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七章:永生繁衍的矛盾(10/10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何以解忧?唯有十更】 生灵的进化只有两个方向。 个体的永生和族群的繁衍。 人类显然更加倾向于前者。 比起古代的人类,平均寿命几乎增长一倍还多,青春葆持的时间也相应延长。 灵气复苏后,人类身体素质增强,修炼之后实力也快速提升,人均寿命再次翻倍,在个体永生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更长! 与之相对的,人类繁衍出了大问题,许多国家都面临少子、无子问题。 这个问题在灵气复苏后不但不会好转,反而还会进一步加剧。 习通那篇令男人更男人的功法,给东方许多国家送来了一波婴儿潮。仅凭这一点,习通足以封圣。 凭着高人一等的人口基数,以及这篇妙不可言的功法,东方许多国家在繁衍上虽然小有波折,但总体还是平稳发展。 这也侧面说明,繁衍是人类在追求个体永生时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弱势族群以繁衍为进化方向,保持族群数量,占据足够的生存空间,先站稳脚跟再谋求其他。 这是人类曾经走过的道路,同样也是牲畜禽兽们正在奉行的真理。 天上密密麻麻的飞禽、地上浪潮一样的兽群,无不说明了这一问题。 不要觉得这很夸张! 老鼠、兔子和人类一样,同属于哺乳动物,但是老鼠的妊娠期是20天左右,兔子妊娠期是30天;老鼠3个月性成熟,兔子6个月性成熟。 想想人类自身,多少岁才学会鲁,鲁了几百次才播种? 哦,对不起,请容我重新组织语言——多少岁才学会鲁,鲁了几千次还没播种? 20只兔子,仅用了50年,便在土澳繁衍出100亿族群。 这还是灵气复苏前! 即便如此已经杀之不绝,更何况灵气复苏后。 现在,习通可以给出准确的答案。 3天一波! 或者5天两波! 仅仅5天,野外的动物们便已经繁衍出庞大的族群,并且浩浩荡荡围攻人类城池,挤压人类的生存空间。 习通获得了地球意志的认可,所以,他能感觉到,地球意志对人类并没有多余的好感。 所谓“人乃万物灵长”不过是人类祖先自欺自人的谎言。 习通更相信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地球意志面前,万物都是平等的。 就像炼蛊一样,地球意志只关心最后胜出的那个,无论它是蝎子还是蜈蚣,又或者两者融合的新物种。 习通觉得,如果真有一个物种会取代人类,那么,一定是狼! 狼的孕期约为63天左,一窝可产十多只,小狼一周左右睁眼,五周后断奶,八周后便有资格成为狼群的一员。 这是灵气复苏前! 现在,习通看到土围子外面有许多胎毛还没褪去的幼狼。 它们还没学会走路,却跟着狼群一起出征,即便不能参与搏杀,也要把先辈们的英姿烙在心头。 它们跌倒时,成年狼蹲坐在旁边,等待它们站起来,用鼻子拱着它们继续向前进。 除了狼,还有密密麻麻的兔群、鼠群,以及众多说不上名字的鸟兽。 这是一个狼群发起的联盟。 目的,就是习通他们所在的土围子。 习通深吸一口气,叹道:“无论灵泉还是老四的洒水壶,都对飞禽走兽们拥有致命的吸引力!” “唔,还有叶依若的女娲灵珠。如果有空间储物道具就好了!” 飞禽走兽们一定是察觉到了什么,所以才会发起这次总攻。 在飞禽走兽们看来,敌人的实力不算强大,族群数量仅仅百人。 收益,则是族群崛起! 高收益、低风险,它们没有理由拒绝! 习通眨了眨眼,西边的事物瞬间拉近,习通看到不止一个人对这里窥视、关注。 不用想,是官府的人。 旧城区这里的动静怎么可能瞒得过他们的耳目。 不过,他们乐于见到有人帮他们分担火力。 无论成败,他们都能从中汲取到经验。 何乐而不为? “战吧!”习通抬起手,“打出我们的风采,给他们看看!” 这是亮剑展示肌肉的时刻! 习通只有让官府认识到自己这边的实力,才能与他们对等谈判。 否则,习通傻乎乎的跑过去说自己要保卫城市、拯救地球,请官府多多配合。 官府就算不把他当傻子看,也会把他当傻子用。 只有土围子这边一次次打退围城,反而城市那边一次次受挫,双方的地位才会逐渐接近,然后对等。 也许这个过程中会有许多不必要的牺牲。 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减少今后更多不必要的牺牲。 “嗷呜!” 头狼发起了命令,还长着胎毛的小狼们也发出嗷嗷甚至汪汪的声音,为长辈们加油助威。 狼群第一个冲锋,然后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越来越多的其他族群紧随着冲锋。 老大三人同时施展蔓藤驭使,令它们飞舞、摇曳,仿佛十几米的长鞭,狠狠抽打在兽群中。 纵横交错的蔓藤抽打下来,仿佛渔网一样,瞬间拍空一大片空隙,一些野兽被荆棘的尖刺穿透,随后高高吊起。 淋漓的血液顺着荆棘浇灌下来,令其生长得更加茁壮,庞大。 然而,兽群最大的优势就是数量! 它们悍不畏死,硬生生用血肉之躯为同族趟出一条河、铺出一条路。 狼群嗷呜低吼着,张嘴咬向荆棘密布的蔓藤,哪怕上颚、下颚被尖刺刺穿再在所不惜。 越来越多的狼群冲上去,咬住荆棘蔓藤拖拽,拉扯,将它们死死地束缚在地上。 老鼠和兔子立刻冲上去,牙齿暴突,咔嚓几下就将蔓藤咬断。 当然,更多的是被蔓藤挣扎抽打时糖葫芦一样串成一串。 “三啊,不行了,荆棘已经损失三分之一了,防御网的密度大大降低,那些野兽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