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公主(1 / 3)

加入书签

远州处于黄河中下游,历来便为水患多发之地。

州郡长官请罪的奏章飞向京城,天灾对百姓的影响是最大的。正值秋季,对收成更是致命的打击。

“当前的重中之重,就是赈济灾民,安抚人心!”

“历来大水当地的堤坝都会受损,需重修堤坝!”

“需开仓放粮,减免徭役赋税!”

钱钱钱——都要钱!户部尚书恨不得以头抢地,要不你们这些人来算账?一个个张口就要钱能不能考虑下国库?

六月末上报灾情啥事没有,原本还以为今年能平稳度过呢。

永和帝高坐龙椅之上,面沉如水,垂眼瞧着底下的臣子们七嘴八舌地吵作一锅粥,不过人们的意见尽皆一致——要积极赈灾。

等他们吵够了,真正能拍板决定的人张了口,令户部拨出大头,后宫要修的殿宇暂且搁置,再从地方财政里剥一点,统共凑齐了十五万两白银;另让与远州相邻的青州、晋州紧急调运粮食支援。

另外选了户部侍郎汪梁为此次钦差大臣,不日出发。

帝王的权衡之术罢了。

黎蔓心知肚明。

朝廷中的世家凭借代代沿袭的爵位和秦晋之好交错联结,血缘和姻亲共同构成巨大的蛛网,习以为常地盘旋在人们的头顶。甚至曾有某位侯爵笑着戏言,说京城里稍微有头有脸些的,没有不是他家亲家的。

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上次燕北监军的位子没选这位户部侍郎,这次无疑是表达对汪家的几分照拂。

想到那个汪家次子,便能轻易想到他与凌家的姻亲关系。对于这个凌鹏远的姐夫,不论从哪个方向出发黎蔓都没什么好印象。

因此她只默默吃饭,一声不吭。

陆明德不由得连连感慨天灾难料,替远州百姓悲叹几声。

“秋季多雨,前些日子宁州的田庄不还说今年收成会有些影响么?”陆闻砚思忖片刻,“咱们家在远州的田庄,今年便不收粮食了吧。”

陆明德点点头:“这是自然。”

用过晚饭,陆明德和王氏进了里屋,其余的人各回各的院子。陆闻砚正想用茶叶之事试探黎蔓一番,却听得她把陆闻墨叫住。

“三弟,”黎蔓向陆闻墨招招手,示意他走得近些,“嫂嫂给你个东西。”

陆闻墨满脸好奇地走近,左右他在黎蔓面前丢过不少脸,因此也不太注重,探头探脑地张望:“是什么?”

陆闻砚将轮椅停住。

“还记得我生辰那日么?我说过要送你一个袖箭玩玩。” 黎蔓变戏法似的把东西交付到陆闻墨手里,又比划着跟他讲了简单的要点,“这就是个小玩意儿,不过用来防身也不错,你可以拿着在院子里多试试,只留神别误伤了人。”

陆闻墨哪里见过这个,小少年捧着那约有五寸宽的长圆柱,铁打得崭新,他不住地左摸摸右看看。

黎蔓又拿过来上手给他示范两下,只消拨动那花瓣似的铁片,短而利的箭矢便“嗖”地弹射出去。

“我想着你最开始练的时候,准头可能不会太好,所以在这箭头处包了些棉花,这样打着人也不会疼。等你学好了,再把这上面的棉花拆下来就是。”黎蔓复把袖箭递还回去,“好了,你拿去玩儿吧。”

“谢谢二嫂嫂!”陆茵茵昨天得了二嫂嫂送去的玩具跟陆闻墨炫耀了好久,可没把他气晕,不过这下没关系了,现在他有二嫂嫂送的袖箭!

小少年捧着新得的袖箭一溜烟儿地跑回自己的院子里去玩了,只余下陆闻砚和黎蔓站在原地。

像是唯一能激起波澜的石子沉淀下去,湖面自然变得一片死寂。

他们两个的院子挨得近,相伴着走尴尬,特意分开了走又显得突兀,只能一片沉默。

但主子们没有率先说话,小厮婢女又怎么敢开口呢?

“前些日子的事情……”黎蔓开口,斟酌着说话,因为不知道哪一句会触及对方的不爽之处,“是我……”

可让她赔不是也有些勉强,毕竟黎蔓当时只是提了个建议,没说什么过火的话。这一点,陆闻砚也很清楚。

“郡主不必多言。”轮椅上的人轻飘飘的一句话,至少这事明面上便算就此揭过。

他们像行走在冰川上的旅人,脚下的冰层遮掩了视线,小心翼翼、试探着迈出每一步,时不时还会跌上一跤。凭着手掌借力时发现指缝下开裂出细细的条纹,谁也不知道藏于深海的鱼怪是否会突然破冰而出。

就算不是如履薄冰,也可以说是大半未知了。

于是就此无话,直到黎蔓即将走到院门口时,陆闻砚才不疾不徐地开了口。

“郡主上次觉着不错的茶叶,我已经托人打听过了。临近的州县都没有,不过有人告知我说这包茶叶的油纸有些特殊,我瞧着也并非凡品,这才想起这是宫里用的东西。”

黎蔓是知道这茶叶特殊的,对陆闻砚究竟能否查出来其实也不太抱希望。但耳听得对方说了句御用之品才猛地一激灵:“宫里用的?这陆良白……”

她只查到那茶叶是燕北之地才有生长,而一位出身燕北,现在于西南驻扎的将领酷爱此茶叶,没曾想陆闻砚带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