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 章(2 / 3)

加入书签

唯有谢昭华,能够轻易左右燕淮。

燕淮对谢昭华的爱从不遮掩,也从不隐瞒,捧出一颗真心让谢昭华看得清清楚楚。

可没想到,最后竟变成了这样的结果。

谢昭华迟迟没有上前,倒让青禾有些干着急。

“娘娘,您去同殿下说句话啊。”

谢昭华抿抿唇,面色有些发白。

这时,一道陌生的女声从身后传来,“呦,太子妃居然来了。”

这句话带着几分不屑,谢昭华转过身,却见是一个有些眼熟的女子。

但隔着三年,又是十几岁面容最容易变化的时候,谢昭华想认出谁,都得反应一下。

女子见谢昭华没理她,便自顾自地走过来。

她披着一件大红色绣花暗纹裙,头戴双蝶鎏金发簪,面容娇俏,神色妩媚。

“娘娘方才是要去与太子殿下说话吗?”

她说着,面上露出几分看笑话的讥讽。

看着她的这副神情,谢昭华才恍然想起这人。

礼部尚书之女苏思莹。

多年前,谢昭华曾看见苏思莹当众责打奴才。

寒冬腊月,侍女在大街上被扒光衣服,打得皮开肉绽。

谢昭华看不过去,便出言制止,这事后来传到朝堂上,连累的苏思莹的父亲在朝堂上被斥责。

两个人的梁子就此结下。

彼时谢昭华是准太子妃,家族也蒸蒸日上,她自然不敢妄动。

可如今,苏思莹的父亲官位不低,又嫁给了赵候次子,丈夫年纪轻轻已成了正五品将军。

反观谢昭华,地位不稳,朝中又传出“废太子妃”的流言,父亲更是被贬为五品官。

处境惨淡,她可不是要奚落一番。

思索间,谢昭华没有出声。

苏思莹看着谢昭华没说话,便以为这位常在宫中幽闭的太子妃露了怯,言语间开始放肆起来。

“虽说娘娘是太子妃,应当上前与太子殿下说说话,但娘娘与太子一直感情不睦,这会儿去岂不是惹太子殿下生气吗?”

她脸上笑盈盈的,说出的话却比刀子还要锋利,几乎算是当面羞辱了。

“放肆!”一道威严的女声传来,犹如庄重的古钟。

苏思莹回头一看,发现竟是一个穿着一等宫女服饰的女子。

她走上前,看着苏思莹训斥道:“你怎么敢跟太子妃如此说话!”

谢昭华闻言,眼神暗了下来,这是掌事姑姑慧月,因原身前些日子行事不妥,被幽闭在太后宫中,每日抄写《女戒》。

此次她能来迎接,还是特意求了太后的恩典,但太后怕她行事不端,还是派了慧月跟着。

今日傍晚,她还得回到太后宫中去。

苏思莹知道谢昭华这些年被囚到宫里时,太后总会派贴身侍女照管。

她立刻意识到自己这是得罪了太后身边的人。

寒意瞬间从背后涌出,苏思莹连忙向慧月姑姑赔不是,哪还有方才嚣张挑衅的嘴脸。

看着苏思莹慌张的样子,谢昭华忽然有些想笑。

见她势弱,便来将她踩在地上,见到太后身边的人,就立刻卑躬屈膝。

踩底拜高,也就这样了。

这边的场景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慧月暗自皱起眉头,这种场合是不易生事的,况且太子殿下今日还是太子归来的大喜日子,若是责罚……倒也不好处置。

想到这儿,她抬头看向谢昭华。

谢昭华如何不知慧月的想法。

其实不只是这个原因。

苏思莹的丈夫是燕淮手下的将领,此次战役同燕淮一起归来,就在燕淮身后的队伍里。

无论如何,谢昭华都不该在此时处置苏思莹。

短短的时间内,已经引起了不小的动静,周围的女眷们将谢昭华和苏思莹围成一个半圆。

再过一会儿,恐怕会引起将士们的注意。

谢昭华本就风评不好,要是闹大了,说不定会认为谢昭华是在太子回来当天故意搞事。

这绝不是谢昭华想要的。

她微微蹙眉,开口道:“罢了,这次就饶过你。”

苏思莹有些意外,毕竟这位主可是从不看太子颜面的,她还以为谢昭华抓住机会,会狠狠教训自己一顿。

但仔细一想,她自己的夫君也是在太子的手下做事,谢昭华就算行事再离谱,今日也动不得她。

想到这里,苏思莹微微勾起嘴角,还没来得及得意。

冰冷的话语,随即在耳边响起。

“本宫今日虽不与你计较,但若有下次,一并重罚。”

“你记住,虽然本宫势弱,但本宫仍旧是太子妃,你,好自为之。”

谢昭华虽长相娇憨,眉头一敛,竟陡然生出几分气势,令人不敢轻视。

苏思莹瞳孔一缩,面上露出几分不可思议。

这两年谢昭华干了许多蠢事,让她以为谢昭华是个如假包换的蠢货。

倒是没想到,谢昭华竟有这样的气势。

谢昭华也不愿停在原地,像是故意同苏思莹作对一样,她鼓起勇气,径直朝燕淮的方向走去。

燕淮被一圈又一圈地围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