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2 章(5 / 7)

加入书签

剩下不少,我都给他们。”

“你还有没有多的钱?若是有,多少也给他们些吧,陈师兄实在太可怜了……”

苏辙连忙拽住他,低声道:“六哥,先上马车再说。”

苏轼很是狐疑。

在他心中,他这个弟弟虽小气、抠门、黑心肠……却绝非那等见死不救之人。

苏辙这才道:“六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俩人身上加起来也不过百余文钱而已,顶多能叫陈师兄母子将年过完。”

“可之后了?”

“陈师兄过完元宵节又要来书院念书,他娘该怎么办?”

苏轼不免犯难起来,可他看到苏辙一副镇定自若的模样,不由好奇道:“八郎,你可是有办法?”

苏辙点了点头,轻轻附在他耳畔说了几句。

苏轼是眼前一亮。

他们俩兄弟回去之后就去找了程氏,程氏是知道苏轼要抄书一事,自是乐见其成,如今听说陈太初之事,也知道俩孩子不会无缘无故与自己说这些,便道:“……可是要我做些什么吗?”

苏辙点点头,正色道:“娘,您可真聪明!”

“我听书铺中的厮儿说陈娘子原先是靠纺纱做绣活为生,如今她病的厉害,纺纱却是不行的,但是也能做做绣活。”

“娘,您能帮帮他们吗?”

程氏笑了笑,道:“自然可以。”

说着,她就将常嬷嬷喊来,要她下去安排此事。

虽说陈太初娘亲的病并不影响她做绣活,但时人皆迷信,一个个见她咳嗽的厉害,可不敢收她的绣品,万一她得的是痨病,会传染怎么办?

苏辙更是耐着性子叮嘱起常嬷嬷来:“……嬷嬷,我要是陈师兄,我肯定不愿意叫旁人知道这件事的。”

“您悄悄差人过去行不行?别叫陈师兄起了疑心!”

他可是知道的,这般年纪的孩子可是最好面子的。

很快常嬷嬷就安排了纱縠行中的一个管事寻到陈家去了,说陈娘子绣工极好,想请她帮着做做绣品。

陈太初虽比不上苏轼与苏辙兄弟俩人聪明,但自他父亲去世后,小小年纪的他就尝尽人间冷暖。

锦上添花易。

雪中送炭难。

他脑海中顿时浮起两张胖乎乎的面庞来,偏偏那管事又自作聪明将陈娘子的绣活儿夸了又夸,仿佛上天下地就找不到比陈娘子绣活更好的了。

陈太初愈发笃定定是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人在暗中帮他。

等着管事走后,陈娘子却是高兴不已,一会说苏家真是大善之家,一会又说老天爷开了眼。

陈娘子并未怎么怀疑,毕竟苏家乐善好施在整个眉州是出了名的,如今不光请她做绣活儿,更是提前预支了一贯钱让他们过年。

***

暂且抛开陈家不提,不出一日,苏轼就后悔了。

抄书实在太过于辛苦。

往日做功课时字迹潦草些或纸上滴个墨团儿,也是常有的事儿。

但抄书却讲究字迹工整,但凡有纰漏,轻则扣钱,重则书商不收,辛辛苦苦费了功夫是半点不讨好,谁能咽的下这口气?

更辛苦的是,苏轼坐在书桌前认认真真抄书,苏辙则坐在一旁吃橘子。

用苏辙的话来说,如今他是苏轼的债主,自要盯着苏轼

抄书,若是苏轼不认真抄书,到时候他借出去的钱岂不是就收不回来了?

苏轼虽心不甘情不愿,却也觉得苏辙这话说的好像有点道理。

他更觉得苏辙比起那黑心的书商来,也就稍微好那么一丁点。

苏辙再一次见到苏轼停下来摸鱼,就道:“六哥,你又累了吗?”

“若是我没记错的话,你一刻钟之前可是才歇息过了!”

正玩狼毫笔的苏轼突然被抓包,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可很快,他就正色道:“八郎,谁要你偷偷将《周礼》放进来的?”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最不喜欢学的就是《周礼》了!”

苏辙认真道:“可是六哥,你不喜欢《周礼》难道就不考它了吗?”

“你既口口声声说要考个进士回来,这不喜欢的东西也得认真学才是!”

如今他更是庆幸起来,幸好当时他眼疾手快偷偷《周礼》放了进去。

嘿嘿。

他可真聪明!

很快苏轼便静下心来认真抄书了,雪越下越大,他们兄弟俩个别说去集市上闲逛,甚至冷的连门都不想出。

屋内碳盆子是一盆接一盆,可就算这样,屋内也无多少暖意。

闲暇时候,苏轼便与苏辙闲话道:“……幸好你聪明,陈师兄他们得了一贯银子好过年,要不然这么冷的天,缺吃的喝的过不好年也就算了,说不准还会将人冻死了。”

“我可是听娘说了,眉州已冻死了好些人。”

苏辙也是听说过这件事,微微叹了口气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那些人真是可怜。”

以至于到了正月里,苏辙与苏轼也没机会前去街上玩耍买零嘴,大雪是簌簌不断,似要将天地间一切都湮灭似的。

就连史无奈也只来过苏家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