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封冻的汴河(1 / 2)
要是追的话,在深山老林中,女真人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能把契丹人打得叫爸爸。不追的话,你出兵讨伐是干嘛的,公费旅游吗,看长白山风景吗?还是来进行友好军事访问的?
想到妙处,王庆忍不住抚掌而叹道:“小官人知微见著,简直天生就是搞情报的……”
“打住!”
张正书没好气地说道,“什么搞情报的,我这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不是一样的么?”王庆奇怪地问道。
“一样吗?”张正书振振有词地反驳道。
“好罢,不一样就不一样罢,关键是官家会信么?万一出了纰漏……”王庆还是有点踌躇不定,没办法,没有人能预料得到未来发生的事,除了张正书。王庆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的,万一契丹人真的不顾一切打了过来,那他岂不是第一个倒霉?
张正书却觉得好笑,说道:“富贵险中求啊,世间哪里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最多只是选择一个利益更大的,风险更小的可能性罢了。说实话,女真人未必真的敢趁火打劫。但契丹人列陈大军在宋朝边境,女真人就真的会在辽国屁股后面搞小动作了。一旦后院起火,契丹人哪里还顾得上大宋和夏国?祸起萧墙,辽国是不会忘记草原上的王朝是怎么坍塌的,他们绝对不会孤注一掷,在冬日进攻险关。”
王庆听了张正书的分析,还是将信将疑。
“那我把你的话呈给官家,留官家判断?”
张正书也是无语,好话说尽,王庆还是前怕狼后怕虎的,那就没办法了。不过张正书自己都有点忐忑,历史上宋朝确实是怂了,不仅和西夏和谈了,还退出了占领的土地,给了西夏喘息的空间。等西夏缓过气来,出手就没有留情了,不仅重新打回了失地,还把折家先祖的祖坟掘尽,要不是西夏的战争潜力太小,恐怕都能和金国一较高下了。
打虎不死,反受其害。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可惜宋朝上下都不明白这个道理,面对强硬的辽国,宋朝软了,怂了,退缩了,那活该被反杀了。北宋灭亡,可不仅仅是金兵入侵那么简单,西夏的趁火打劫也是让北宋雪上加霜的。
“你若是不敢,就说是我的意思吧。反正你们派人去黑水女真那里,许以承诺,让他们出兵骚扰辽国后方就行了。但不要太过相信那些女真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假以时日,黑水女真亦是我大宋强敌!”
王庆却是完全不相信的,如果说契丹人在宋人眼中等同乞丐,那女真人就是连乞丐都不如的。这样的部落,居然会是大宋日后的强敌?王庆就差没有嗤之以鼻了,只是联想到张正书的预判从未出错过,王庆才没有出言相讥的。但他心中,早就把这句好抛之脑后了。
“有小官人你这句话就行了,咱家这就回去复命……”
王庆起身欲走,张正书懒散的声音说道:“王公事不留下吃饭么?”
“不了……”
王庆还没说完,张正书那气死人不偿命的声音继续说道:“不留下也好啊,我省点米……”
哭笑不得的王庆没好气地说道:“你还差那么几两米的钱?”
“可不,我现在用米去西军那里换生铁、换牛羊了,确实挺缺的……”
正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王庆算是明白了,这个小官人怕是早就布好局了,就等西军打这么一场胜仗。如果他不是很有信心,又怎么会提前让人运粮食去西北呢?如果西军没有打胜仗,又哪里会有牛羊、生铁等东西拿来换粮食呢?
牛羊虽然能当粮食吃,可明显是粮食处理起来更方便快捷一些。兵贵神速的道理,谁都清楚,哪里有时间留给军中伙夫杀牛宰羊?能煮好大锅饭,已经很不错了。甚至很多时候,宋军都是啃干粮的。
饶有深意地看了张正书一眼,王庆叹了口气,心道:“这小官人不知道藏了多少本事,他为何就这么笃定西军必然会胜利呢?”百思不得其解的王庆,只能怀揣着一肚子疑问离去了。
王庆前脚刚刚离开,门房又上来告诉张正书,还有一伙人前来求见。
“今天可真是热闹啊……”
想过两天安生日子的张正书,也不得不坐起了身子,疑惑地问道:“是谁啊?”
“估摸是汴河上的船家,前些时日才瞧见的……”门房也不敢怠慢,毕竟张正书早就定下了规矩。
“周碇他们?”张正书想了想,也是,现在河面都封冻了,行不了船,要等到来年清明后才能通航。再加上汴河的水来自黄河,黄河的泥沙含量为当世之最,汴河也因此造成了河道淤塞。因为泥沙含量太高,所以汴河常常淤积而无法行船。于是,宋朝开封府有个惯例,叫做“岁修”。简而言之呢,就是为了保证京城漕运的畅通,汴河每年都要进行疏浚。哪怕年年都要通河道,可工程量越来越大。边境连年战火不断的北宋国力下降,已不堪岁修的重负。但是如果听任汴河淤塞、废弃,将严重影响开封的粮食和物资供应。所以,汴河成了束缚开封发展的罪魁祸首了。
哪怕不断从别的河道引水进来,汴河还是要每年在枯水期疏浚一次河道。再加上数九天时的严寒封冻期,开封一年倒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