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曾家(1 / 2)
“只是,我这样一个出身商贾之家的女子,嫁入这些达官贵人家中,必是不受待见的。”曾家小娘子无奈地说道,似乎对前途有点灰心了。
彩袖急忙说道:“若是来提亲那人相貌不怎样,人品也不好,小娘子你可以退亲的啊?”
曾家小娘子笑了笑,没说话。其实聪慧如她,怎么会不知道她爹爹的心思?便是能退亲,那又如何?接下来的几年内,估摸上门求亲的人,会络绎不绝的。别家小娘子是不愁嫁,但若是她,便说不定了。这世间,又有多少男人容忍得了自己的妻子比自己厉害,比自己聪明的呢?怕是长久以往,自信心也会大受打击吧?要知道,这可是在北宋,而不是后世!就算是后世,也有很多男人没本事,自尊心却强到固执的地步。
聪慧如曾家小娘子,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了。所以,为什么她会对张正书刮目相看?还不是因为张正书有“才华”?
如果张正书知道这事,肯定会哭笑不得。论“才华”,他真的半分都欠奉。懂得种田术,是系统的功劳。知道货币理论,是没把知识还给老师。报纸什么的,更是直接照搬后世的模式。绘画也只是前一世学会的技能,至于抚琴、调香、赏花、观画、弈棋、烹茶、听风、饮酒、观瀑、采菊、诗歌,文章……这些事物,张正书还真的不如那个倒霉蛋。
不过,曾家小娘子的判断是正确的,张正书确实能包容一个比自己厉害的女子。因为从前一世张正书就知道了,只要有机会做事,很多女子都是要比男人强的。要不然,怎么会出现女强人这个词?
现在摆在曾家小娘子面前就一个难题:“要不要答应张小官人,出任那个报纸主编呢?”
她内心是很渴望做点自己想做的事的,办报纸确实给了她一个选择,可以在上面挥洒才华。只是,一想到嫁人生子,曾家小娘子就泄了气。“若我是男儿身,我自当文治国,武安邦,可……”
幽幽地叹息了一声,这时候彩袖说道:“小娘子,到家了!”
曾小娘子缓缓站起身来,却觉得一阵头晕目眩,彩袖连忙扶住她,两人慢慢地往朱门前挪动着。
广福坊的这座宅邸,上面写着“曾家”两个大字。
在宋朝,“府”、“宅”、“家”的称呼,是有严格规定的。有实职的官员和亲王的房子才能称为“府”,像什么寄禄官啊,小吏啊什么的,只能称之为“宅”,而平头百姓就只能称之为“家”。哪怕再有钱都好,也不能逾制。而且宅子的规模,也是有规定的。可惜,有钱者胆肥,屡屡逾制的也大有人在。
当然了,也就汴梁城管得严一点,可是在其他州府,逾制的大有人在。就算是汴梁城外,“大桶张家”不也是逾制了吗?只不过,没有人会多管闲事,毕竟只要门上的匾额写对了,那就没什么大问题。其实,很多规矩流传到北宋这时候,已经不会有人当回事了。表面上看似遵守,但私底下的动作却是不断的。
别说富贾会逾制了,就是当官的,读了一辈子圣贤书,也会逾制。深刻的诠释了什么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比如宋仁宗时的宰相富弼,就建有私家园林。瞧瞧,什么叫做有权好办事!
曾家只能叫做“家”,想来也不是什么官绅之家。张正书很明显就猜错了,不过也不能怪他,谁让曾家小娘子这么厉害,一般的大家闺秀都比不上,这让张正书产生了错觉——这是大家闺秀来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没办法,就算是在宋朝,商贾和达官贵人之间,永远不会产生交集的。就跟晋代时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一样,这道鸿沟太难跨越了。但是,北宋还好,起码商贾没有什么户籍限制。虽然宋初一样禁止商人子弟参加科举,但是随着商业的发展,宋朝统治者也不得不改变了政策。可以说,现在的商贾,是历朝历代中地位最高的了。在宋朝,商人入仕的途径多种多样,比如科举考试、贿赂买官、联姻等等。但如果没有入仕,那对不起,你就是一商人,登不了大雅之堂。想和书香门第,官绅之家联姻?几乎等于痴人说梦。除非是嫁女儿,还是为妾的那种。至于商贾之子想去大家闺秀?醒醒吧,还在做梦?
曾家小娘子刚刚进门,一个身穿着绫罗绸缎的中年男子便匆匆而来:“吾儿,怎生吃酒了?”
“嗯,遇到一个聊得来的人,喝了几杯。爹爹,我先去歇息了……”
当曾家小娘子进入香闺后,彩袖服侍她宽衣入睡后,才退出来,顺带关上了房门。
这时候,早就候在一旁的曾员外,急切地问道:“彩袖,你赶紧说说,姝儿她遇见谁了,怎么会喝成这个样子?”
可是彩袖不敢说,毕竟张小官人的声名有些猛了。不是在青楼争风吃醋,就是打架,甚至还被传闻出被章衙内揍成了傻子。这样的风评,你叫彩袖如何说得出口?难道说,小娘子很欣赏张正书吗?那估计曾员外要发飙了,彩袖可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官人,你问小娘子罢,婢子也不知道那人是谁……”彩袖低声说道。
曾员外气得直跺脚:“哎呀,怎么会这样的?你怎么会不知道?我那老友不日就要登门,若是姝儿她与那人传出点什么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