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六十一章 小技巧蕴含大智慧(1 / 2)

加入书签

童远和张既对如何安置百姓、保证生产发展和四海商帮对新形势的应对都细致商量以后,看看窗外,已经是黎明破晓,一已然就此过去。

疲劳肯定有,但人生这样充实才会有趣吧。

童远最后问道:“德容,你的家乡高陵那边,有没有什么问题啊?”

张既笑了笑:“千余亩地肯定还是要料理的,不过商业上的事情,除了部分站点和转入商帮以外,大部分早就转移到了夏阳、颌阳。相信不久后很多人都会往这个方向来吧。”

……

十日后,一批批难民从战场地域的池阳、安陵、阳陵等县逃了出来,甚至稍远的长安、高陵、万年等地都有上千规模的居民不得不背井离乡。

历史上,他们首选的是相对较近,也比较繁荣的荆州和汉中,其次是遥远的扬州和巴蜀,最后也有人反着迁往西域。以至于几十年后,长安到凉州武威这一段胡人比例,反高于武威至敦煌那段更遥远的区域。

不过现在,士族们首选的虽然是荆州不变,但一些困苦的难民却优先朝着据有赞誉的夏阳等三县,以及河东郡而来。

前前后后一共五万人涌入,后续估计还有数万人陆续到来。

在童远的主导,张既的具体安排下,将两年前给他们帮过忙的壮丁和他们的家属,一共五千余人有序的安排进三县的民屯。

这些人已经沦为难民,入了民屯就不再是原来地方的人。配给上也直接是壮劳力每月一石,老弱妇孺只要能参与劳动的,百斤到两百斤。这也是对他们当年提供帮助的回报。

其余的四万多人,有一半背井离乡,自身的土地早已被西凉军或者士族们“买”走,自身又太过羸弱,在军阀、士族、豪强的层层筛选之下,惨遭遗弃。

他们实在是无法在故土生存。这些人全都自愿留下,有近万难民乞求董白、童远给他们一条生路,哪怕去给大户做奴仆也心甘情愿。

童远让军屯对他们进行一轮筛选,其中各家有壮劳力,或是有亲属在三县及河东的,挑选出来,准备派遣到河东诸县,由那边的民屯吸纳。

经过此前初步计算,河东诸县地广人稀,有的县才刚刚超过千人,如果填充屯民,估计可以吸纳三万有余。

可是,这些难民实在遭受太多是困苦与折磨,再稍微严格的标准下,一共只有九千余人达到童远安排到河东民屯的条件,其余三万人真的是饿到皮包骨头,沦落到饥寒落魄的地步。

张既作为并州治中,对此也有预案。他派军屯吏员屯户,在难民中广泛宣传,如果愿意跟随新西凉军收复并州,以后以北边的上郡地域为家,那也能留下,并给予饮食土地。

如果只是暂时在此避难,不愿加入屯田,那问题也不大,就暂时在军屯的管理之下,于洛水南岸暂时安顿。

粮食会以往年夏季的价格出售,春季按夏季卖,肯定是比较黑心了。不过这年头,本来也是由有粮的来定价。

童远对于这个安排也是略有点忐忑,不知道三县有无足够的粮食贩卖。

张既却是胸有成竹,在他安排之下,洛水北岸瞬间成立了三个巨大的临时市场。夏阳、合阳、衙县三地的百姓经过军屯审核,就可以进入专门的市场,以不高于规定的最高价格贩卖。

而洛水南岸的难民就可以有序过河购买,然后在黑之前,在屯田军的监视之下返回南岸的难民区。

如果实在没钱过不下去了,也可以加入到光复并州的大军之中,那样就接往合阳北部的梁山下,暂时安顿屯种。

那有没有足够的粮食出售呢?当然有,而且比预想得要简单得多。

原来童远这一年多以来,一直给屯民发放充足的粮食配给。虽极少数家里不能参与劳动的老人、孩童有一点多,肯定还会紧巴巴的,但多数人已吃饱饭了。

一些民屯百姓不像军屯那样承担协助作战、工程建设等任务,过惯了苦日子的他们会有所控制,不会一个月真的吃两百多斤粮草。

他们会把一些易于保存的粟米、麦子保存下来,以防有一遭遇灾变故。现在,他们正好可以大卖一笔,赚些余财。

可是有些农实在没有办法,一边忙于春耕,一边跑到洛水边上贩卖。自家所囤积的百斤粮食,实在不值当耽误这个重要生产时节。

所以,夏阳过来的多是士族、豪强和大户,农要是来人,也是家里老人中,能背得动粮食的过来,到了以后在夏阳那边的市场也竞争不过那些大户。

而屯田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民屯在张既的管理之下,发动基层吏员的积极性,以屯、队为单位,组织人手到市场里售卖,避免了春耕受到影响。

一队是二十户人,一屯有足足百户,各单位自发的按照各家意愿,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有的是各队轮流去卖钱,还有的直接换过来牲畜和工具。

多数屯民都大赚了一笔,连最胆谨慎的人都通过这次赚了几个月的钱。毕竟渭阳君和合阳侯下个月还继续给他们分那高标准的配给呢。

比如,有一屯一开始号召众人拿出一些粮食,由屯里去卖。各家不敢冒险,只各出了二三十斤左右。屯里去卖立刻赚了一大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