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104章(1 / 3)
第104章
于是, 没过几天,才被魏阿姨念叨过的元松,突然回来了。
他穿着松垮破烂的衣服, 半长的头发随意扎着,刚进入柳湖北街就被力哥公司巡逻的保安给拦下了, 神色警惕地围着他, 问他从哪里来的、来这里干吗……
好在在他开口的瞬间, 一直默默关注着这边的力哥听出是他的声音了,连忙上前,这才及时化解了一场乌龙冲突。
回到家,看到他这副样子, 魏阿姨甚至没忍住落了泪。
元松愣了下连忙一阵哄,说自己没吃什么苦,就是一路匆忙, 没时间去买身儿换洗衣裳。
被催着去洗了澡,换了干净衣裳, 然后去家属院看了郑院长和孩子们,顺便理了发, 再回来时,改头换面的元松已经没了落魄可怜的样子。
汤子苓跟他几乎每天都会见面, 根本察觉不到他有什么大变化。
其他人就不一样了,几个月没见,大家都觉得元松像是变了一个人——不仅是外形变得黝黑精瘦这么简单,整个气质也是大变——用小刘的话说,变得更有气势了,元老大脸一板,他是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大家纷纷对小刘的话表示赞同, 汤子苓却如何都感觉不到这一点,只当他们是长久没见元松,生分了。
家里跟单位里发生了什么,汤子苓会事无巨细地跟元松说;元松有时候在海里呆久了觉得不适,还会以魂体之身跟着汤子苓回来散散心。因而大家对元松生分,元松对这边却一点不生疏,很快就像是从未离开过一般,快速回归了正常生活。
元松此行立功不少,除了钱财跟信用点上的奖励,职衔上也是大踏步前进,连跨两级,可谓是春风得意。
表彰大会结束后,元松说请客聚餐庆祝,特意选了郑明父母新开的卤肉饭窗口。
地下廉租房配套食堂的性质跟以前的社区食堂差不多,除了几个拿财政补贴的公益窗口外,其他大部分窗口都外包给了私人,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自然对外开放。而如今敢承包窗口的,多是自信口味上有竞争力的各种前餐馆、食铺老板,说起来,与以前的美食街比也差不了什么。
一个区域的地下廉租房一般设置近十个食堂,有大有小,柳湖北街这边占了三个,郑明父母承包的窗口在3食堂,算是中等面积,还设置了几个用屏风墙围起来的包厢。
元松一行参加完表彰大会,早就过了饭点儿了,正好错过了用餐高峰期,包厢更是全都空着,于是选了个离卤肉饭窗口最近的包厢,走了进去。
大家难得聚一聚,光吃卤肉饭肯定是不行的,元松跟汤子苓借口去卫生间,随后拐到了2食堂,径直走向开在里面的便利店,买了两扎冰镇啤酒。
“好久没喝了,这玩意儿现在都这么贵了?”结账的时候,汤子苓惊讶地问收银员。
“咱这儿不产啤酒,都是老远运过来的,交通运输还限制这些非生活必需品的种类,运输费高着呢,价格肯定就上去了。”收银员估计不是第一次解释,脸上是见怪不怪的神色。
汤子苓庆幸自己不好喝酒这一口,不然就算他工资还可以,也喝不起!
买了啤酒,又去小炒窗口定了几个菜,再加上郑明父母卤肉窗口出的卤肉、卤菜和饭,摆上去也是满满一大桌,还有好久没喝到的冰镇啤酒,大家吃得特别尽兴。
啤酒总共就那么十几听,平均下来一人也喝不了多少,不至于醉人,可大约是大家太久没沾酒了,一个个喝得脖子都红了,看上去醉醺醺的,甚至说起了醉话,忆起了往昔。
“以前我最烦什么酒局、饭局、家族聚餐,现在想想,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好菜随便吃、好酒随便喝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咯!”
“谁能想到这才过了不到两年!千金难买早知道,我要是能囤些酒,现在转手卖了估计能直接发大财吧?”
“当时一门心思拼命往家搬米面,谁有那闲钱买酒啊?真买了,非要被爹妈暴揍不可。”
“哎你们有没有觉得这酒跟以前比,喝着更带劲些?”
“我还以为是因为太久没喝了,味儿确实要重些。是粮食的原因吧?”
自从阳光出了问题,大自然的一切似乎都有了变化,尤其是粮食蔬菜,室外培植的跟室内种植的,味道差别很大,因而现在不管是官方售粮处还是各食堂、餐厅,不同出处的菜价是有差别的。
就像他们现在吃的几个小炒,元松特地点了室外菜,味道就更好一些。
大家吃得香、喝得痛快,聊得也热闹。
最近最热门的话题就是房管局收房的事儿了。新闻媒体上一旦大肆宣传,再想瞒住就很难了,郑明卖房的事儿很快就被家里的老人给察觉到了。好在,老人们活了大半辈子,有时候并不像子女想的那般顽固不化,他们也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觉得政府不会随随便便就出台一个政策,既然看舆论导向是鼓励卖房,为即将到来的植物屏障建设做准备,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