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杀青(2 / 3)

加入书签

一个个片段逐步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情节,就像看一个精彩的魔术。剪辑是对电影的二次加工,素材和视频的不同排列组合,会给电影带来不同的诗意。

而且凡妮莎发现,作为一个创作者,只需要展示出来必要的情节,观众能够在观看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完成的理解,而不需要将所有的细节都展现在观众面前。看到素材变成剪辑的体验,在潜移默化中让她学习到了如何去讲一个完整而清晰的故事,也明白了电影的制作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样的经验虽然简单,但极其珍贵,只能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的领会到,再多的语言和理论也都是浅薄的。

不同的剪辑会产生不同的故事。如果换种剪辑方式,这个电影的风格或许会完全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剪辑,能够赋予电影以新的生命。

**号街车的配乐也是一个大师,他深刻的攫取住了《**号街车》这部电影的本质,它是关于熄灭和破败的彻底悲剧,而且像一个森冷的寓言故事,场景精炼的浓缩在一个简陋而破败的弄堂,揭示出人生的本质。他的配乐风格极其前卫,大量刺耳的噪音令人倍感压抑。这是带有实验性质的配乐,但在剪辑的配合下,与剧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粗剪出来后,凡妮莎和导演以及制作人聚集在一起,完整地看了一遍。她第一次坐在屏幕前看这个故事,深深的投入其中。她感觉到极为深刻而寒冷的悲哀,这个悲剧的故事甚至让她觉得手脚发冷、她完全的被布兰奇的角色所吸引而共情于她,看到她如何走向毁灭,这样的剧情,这样的悲剧,令观众感到深刻的绝望。

但是粗剪只能提供一个大体的走向,具体的细节还需要完善和修复。这个版本的电影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剧情的不衔接,或者节奏的错乱,以及粗剪并不会对画面进行修缮,因此电影还需要进一步的剪辑和加工,需要不断的让电影变得更细腻而精炼,这就是二剪和精剪。

在《**号街车》后期制作的过程,卡赞开始筹拍自己的下一部电影,叫做《萨巴达万岁》,这是一个典型的命运悲剧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农民,因为不堪忍受□□的压迫奋起反抗,但最终死于朋友的背叛。这个故事有真实的人物原型。

卡赞找到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来做编剧。约翰是美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在1962年的时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来又获得过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普利策文学奖。他有极高的文学造诣,而且他同时有非常成熟的写作技巧,他的文风辛辣讽刺,展现出人世间一个个寒凉的悲剧,他最擅长展现人性的弱点和人性的阴暗面,他的笔冷漠而峻利,就像一把尖利的刀。

他和卡赞的风格极其相似,虽然一个是作家,一个是导演,但两人都喜欢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

约翰虽然出身于中产家庭,父亲曾经是一个面粉厂的厂长,但美国三十年代的那场经济大危机让的父亲破产,全家从此生活得非常艰辛和贫穷。但他凭借出色的天赋和优异的成绩被斯坦福大学录取,在学校期间他一边打工一边完成学业。

但是,这个作家最为人钦佩的是,他后来走入战场,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在取得那样顶级的成就后,他本来可以一辈子躺在功劳本上,靠版税就足以过上富足的生活。但是他拒绝平庸的人生。

对他来说,他必须始终在工作,始终在挑战。

最后,他在1968年的时候死在了越南战争的战场上,死后被葬在越南,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异乡人。尽管付出生命的代价,但他从来不曾为自己的选择后悔过。死在战场,是一名战地记者最好的归宿。作为一个想要上前线为世人揭露战争残酷和悲惨的勇士,他在出发前就已经做好了死亡的觉悟。为了心中的正义而献身,他从来都不后悔。甚至他认为,如果人生重来,他依然会选择这样的结局。②

凡妮莎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女孩,因为她不仅得到了嘉宝的友情,还得到了这样一位大师的友谊。约翰知道凡妮莎的过往经历后,对她极为另眼相看。美国和苏联的关系十分糟糕,但作为一个美国人,却愿意走上苏联的前线,抛弃国别和种族,为人类的正义而呐喊,这种精神令他动容。

当然,他最后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约翰作为美国的记者,却勇敢的揭露了这场战争的罪恶。罪恶的源头直指美国的政府,最后他因为心脏病突发终结在那片陌生的土地。

卡赞和约翰一拍即合。卡赞说出自己的意图和电影的主题,再由约翰把它发展成一个完整的成熟的故事。同时,**号街车还在继续剪辑,卡赞忙的每日都沉浸在工作中,顾不上吃饭和喝水,但精神却异常亢奋,似乎电影变成了他的食物。故事成为他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

他的妻子和孩子有时会来探班,但是卡赞却没有陪伴他们的时间。卡赞夫人是个典型的传统女人,以自己的丈夫和家庭为重,全心全意支持丈夫的工作。

这时,《萨巴达万岁》的下一部电影也提上了日程。卡赞希望在拍完《萨巴达万岁》后马上拍摄关于毕加索的纪录片。根据他的设想,他想要聚焦于毕加索的隐秘的人生痛苦,卡赞的风格比较固定,他的偏好就是拍摄人性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