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3 章(2 / 2)

加入书签

柳婉儿鼻头哭的红肿,哑着嗓子说道:

“姑母,是婉儿福薄。

婉儿自幼侍奉在姑母身旁,心里挂念着姑母不愿离去,不曾想落在外人眼里竟就成了贪慕虚荣,反倒连累了姑母和表哥的名声。

婉儿自请回南阳,只愿常伴青灯古佛,日日为姑母表哥祈福。”

“我苦命的孩子,你告诉姑母,到底是谁要害你。

你别怕,有姑母为你撑腰。”

宋夫人跟着抹了把眼泪,提起袖子擦了擦眼角。

柳婉儿面色痛苦,似乎是挣扎了许久,说道:

“许是姜家的大姑娘。

前些日子京都盛传姜姑娘善妒,许是姜姑娘心里不痛快,觉得此事是我所为,所以蓄意报复。”

她以泪掩面,嘴上说着猜测,语气确极为笃定。

宋夫人一愣,旋即怒道:

“好个姜昭,我心里猜着也是她在捣鬼!

她为人善妒本就是事实,前些日子打骂你不成被你表哥揭露了真面目,如今又要来败坏你的名声,可谓是蛇蝎心肠!

这等毒妇,若是我砚儿真将她娶进门,那我宋家永无宁日!”

她拍拍柳婉儿的手说道:

“婉儿你不要多想,凡是都有姑母为你做主。”

“姑母~”柳婉儿声泪俱下,将头埋进宋夫人怀里,两人抱作一团哭了起来。

房里的嬷嬷也是动容,劝道:

“夫人别难过,过会儿还要去姜府做客,哭红了眼睛倒无端惹出旁人猜想。”

不提倒还好,一提起这件事,宋夫人就来气。

她冷笑道:

“难得你提醒,我倒是忘了这回事。

你吩咐人备下马车,我要去姜府好好治治姜昭这个小蹄子的罪!”

......

宋夫人怒气冲冲杀过来的时候,姜夫人还正倒在椅子上指挥下人布置宴客厅,听人禀报后连忙起身前去迎接,殷切的问道:

“宋夫人,您怎么提前来了?都不和我吱一声,您看这院子里头现在还乱着呢。”

宋夫人正在气头上,自是没有什么好脸色,她道:

“我与夫人交情已久,何必做此表面功夫!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平白当我们宋家好欺负!”

胡氏被她当着下人的面没头没脑的听了一顿教训,脸上又臊又恼,她压着性子说道:

“夫人,有什么话咱们进去说。”

到了里屋,胡氏使了个眼色,赵嬷嬷会意立马合上门窗。

胡氏赔着笑脸问道:

“夫人,近来可是出什么事儿了,若是我们姜家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烦请夫人明示。”

宋夫人冷脸道:

“你们姜家在外头散播谣言,造我婉儿的谣,害我宋家丢脸!既然有胆子做,怎么就不敢承认了?”

胡氏一头雾水,这事她是真不知道,这几天为着女儿的亲事,胡氏忙得焦头烂额,哪里还顾得上外头发生了什么。

宋夫人见她确实不像是装的,没好气的把这些天的事情掐头去尾的“粉饰”了一下讲了出来。

听到宋家吃瘪,胡氏心里好不痛快,连着都觉得自己气顺了不少。

平日里宋夫人出门在外仗着宋府的身份,她只能伏低做小,如今宋夫人被外头谣言气的肺疼,她心里头高兴还来不及,只觉得出了口恶气。

她假惺惺的劝道:

“夫人,此事我确实不知情。这几天因着头痛的毛病又犯了,我一连几日都在家里未曾出过门。不知夫人是不是弄错了?”

宋夫人斩钉截铁道;

“不是你,那就是你家那个女儿!你去把她给我叫来,我与她当面对峙!”

她一来便毫不客气的在主座上坐下了,对着姜家发号施令。

胡氏面色不悦,强扯出一抹笑来:

“好,我这就差人将昭丫头叫过来。”

姜昭没想到宋夫人来的那么快,她理了理衣服,磨磨蹭蹭的随着丫环前往胡氏的问菊轩。

叩开屋门一进入室内,姜昭就觉得氛围非常不对——宋夫人作为客人居然高居主座,胡氏坐在她的下首面色很不好看。

姜昭偷偷打量一番,不动声色上前请安:

“母亲、宋夫人安好。”

胡氏点点头不做言语。

宋夫人从姜昭一进门起目光就直勾勾的钉在了她身上,

她对着姜昭从头到脚上下打量,轻蔑笑道:

“许久不见姜姑娘出落得越发楚楚动人了。”

她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道:

“只可怜我那侄女连日来倒在榻上一病不起,整个人都憔悴的不成样子。”

姜昭勾起嘴角假意关心道:

“哦?柳姑娘得的是什么病,不知有没有请过大夫好好瞧瞧。”

宋夫人见她油盐不进也懒得同她打太极,沉下脸呵斥道:

“姜昭,我念你同我家砚儿有婚约,倒也不想为难你。我就问你一句话,我家婉儿的谣言,是不是你散播出去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