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外贸局的副处长(1 / 2)
杨烬然很反对,
“我的生产线才走上正轨。刚从外地拉过来本周生产三百套秋季制服的单子,你说延迟就延迟?
还让我凑够五百套连衣裙?
外贸没选上怎么办?剩下的卖不出去怎么办?
两个嘴皮一碰就指望我支持你,滚蛋。”
许涟急了,外贸的机会千载难逢。她摆脱这倒霉的对照组女配命运,全靠外贸系统。杨老板若是不准,她的全部准备可就前功尽弃!
她直接坐在杨烬然对面,摆开架势,要和他据理力争。
杨烬然挠挠脑袋,不耐烦,
“我就初中毕业。别拿你那个听讲座的破本子给我讲,听不懂。”
车间的王主任,你认识吧?
中专念会计的,有点搞外销的脑子。
你画个图啊表啊,写的明明白白的,拿给她。
她要是同意了,你再回来找我!
许涟一听,撒丫子就跑,风风火火出去了。
杨烬然转了下笔,若有所思。
他作为能白手起家的狠人,商业触角自然是一等一的敏感。
只是知识有限,多的他搞不懂。如果轻易就放了出去,只怕吃亏上当,把好不容易的厂子弄黄。
因此,他琢磨了一会儿,掏出大哥大打了个电话给表弟蒋乐。
“喂,阿乐。
你有个四眼朋友在市里工业大学读夜大是不是?
你找他,给我打听下经济系主任蒋莫森的来头。
越快越好。”
上午十一点,江市工业大学广阔的校园里春风明媚,阳光照拂。
来来往往的学生穿着朴素的棉衬衫,骑着自行车,欢声笑语地赶向食堂。
到处都是一片勃勃生机。
六楼的经济系系主任办公室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穿着白色的麻布上衣,西裤皮鞋,头顶微凸,架着副小眼镜四处打量。
气喘吁吁间,终于到了目的地。
连门都没敲,手一推,就进了蒋莫森的私人办公室。
红木桌子上摆着个大茶壶,里面是滚水。旁边两只德化小茶杯,还有一小撮红茶叶,香味扑鼻。
蒋莫森正要沏茶,听到声音回身一看,格外诧异。
来人正是,座谈会提到的蒋教授多年好友,市外贸处的副处长,王磊。
王磊喘匀了气,并不客气,一屁股就坐到了蒋莫森书桌对岸的沙发上,抻起了自己的老胳膊老腿抱怨道,
“我们市的商业环境,实在太差。
我已经派了科里的几个小伙子,去街道到处张贴收商品广告。
城中心和我们有联系的私有工厂,也联系了一茬又一茬。
个个儿比兔子胆还小,没一个肯干的。
隔着一条江,人家隔壁市的五金零件,钢材都卖到非洲去了。
我们市是轻工业重镇啊,按照常理比他们更好卖。
怎么就没人动地方呢?”
蒋莫森也奇了,吹了下热气腾腾的茶,抿进嘴里道,
“我前几日,在市里和下属几个镇都做了外贸座谈会宣讲。反响很好啊,我还以为他们对外贸到来的大势有所准备。
怎么能到的了一个厂子都没送样品的结果?
上头怎么说?”
王磊从茶几上抓了把瓜子,慢慢扒开道,呸了一口,
“能怎么说?
催我赶紧下基层,找商品!
不能把咱们市改革开放的新风败在我手里吧!”
蒋莫森含着茶水,微微一笑。
安慰他道,
“倒也莫急。”
他忽然想到什么似的,又惊又喜,靠近王磊道,
“前几天有个服装厂的小姑娘,好像是打算做外贸。
还要了我的联系方式。
只是,那厂子规模估计很小,赶工困难。要不然,你让下面的文员去问问?
如果有这个意图,先验货,定下商单了再要求他们厂赶工。
这些小工厂本钱小,最怕挤压亏损,咱们也得为人家想想。”
为了打动王主任,许涟一心啃账本。掉进了财务处的办公室,就没再出来过。连中午饭都不吃。
陈灵钰被她的上进心所惊讶。
这个年代,国企都是到点下班,压力小。
私企上班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陈灵钰自问,拿着一样的死工资,她可没有奉献精神贡献自己的剩余价值。
问了许涟要不要带饭,被拒绝后,她就自己一个人跑去了食堂。
中午有红烧肉,不能错过。
杨烬然和客户聊完,溜溜哒哒下楼梯,路过财务室门口,就看到了埋头苦干的许涟。
他心头一动,还挺满意的。
许涟和他,性格到学历都截然不同。他自己是个混社会,拉客户的好苗子,许涟却一看就是老实读书的乖乖女。蒋乐也打听过,她成绩很不错,高中硬是被后爸逼得不许念了。
这样的人,难道会是池中物?
她绝对不会像,他在这个小镇看到的大多数一样,过普通平凡的一辈子。
下楼中途接了蒋乐的一个电话,蒋乐说他朋友打听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