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遭踢馆,巧忽悠(1 / 2)

加入书签

秋后天气转凉,雁关的诗社也开了起来。

小姐妹们经常在里面交流一些想法,谁有新作品,就拿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文辞发现她们很多人底蕴真的很深,就像古乐,她从小饱读诗书,很多生僻的典故她都可以信手拈来。

但是她们写诗词题材范围较为狭窄,很少有写出院墙之外的,偶有几篇,也是姐妹出游的。

只有几位从坝上逃难下来的,有几首跟战事有关的诗,写得较为深刻。

至于文辞,因她眼界较为开阔,又拜多位名家为师,因此诗中多了很多其他意象。

她的落笔点,经常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文辞给余怀琬去信,余怀琬还调侃她,说一路风物都被她采来入诗,怕路旁景物都要怕她,对她避之不及了。

因此,文辞被众人一致推举为诗社的社长。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经众人投选,最终诗社定名为“瞻思社”。

瞻思社的活动场所就定在学堂旁边,在文社活动外,这些才女们也自愿帮忙教书。

这种事对她们也简单的很。

之前一直身体不太好的朝阳县主三天两头往她这里跑,本来家里人还担心,但一段时间过去,她身子骨反而好了不少。因这,她家人还特地上门拜谢了,赠了不少金银给她的学堂。

“社长运用各种意象入诗,皆化用和谐,雅俗共赏,可得好好教教我等!”秦欢像个小尾巴似的跟着文辞。

她年纪小,那天被文辞带着飞来飞去后,就总愿意跟在文辞身后面转悠。

文辞笑着点她的头,“诗社各位文学修养都不错,只是相较我来说意象选取较为雅致,反而被局限住了罢了。”

相对来说,秦欢因为年纪小,反而比其她人受到的束缚小些。

如此同时,文辞的强身健体武艺课也开了起来。一开始都不是面对学生,诗社的女子们是第一批学员。

不少人都有舞蹈功底的,教起来倒是不难。

胡天八月即飞雪,第一场冬雪落下来的时候,一些走几步就喘的夫人小姐,体质都或多或少得到了增强。

诗社里也陆续有很多作品传出,有一些诗文朗朗上口,传到军中,代表了家乡的鼓励,很是鼓舞士气。

一时间,瞻思社的作品在朔北很是流行。

与瞻思社的名声一同扬起来的,还有文辞的学堂,就叫做瞻思学堂。

这学堂,可以说是瞻思社所有人共同的心血。

瞻思社成员大多家境殷实,平日里也就管管家,闲时和姐妹们品茶看花。

知道文辞有这么个学堂,又缺老师,一个两个都不要薪水,自愿来上课来。

家里人知道她们都是有才名的女子相交,且教授的都是女孩子为多,也都乐见其成。

文辞也不好意思白叫她们教学,一天两天还好,日日白干活,总有腻的时候,也就按照蒙师的薪水给她们开工资。

幸好当初密室中找到了金砖,现在文辞也就大手一挥,直接在僻静处买下一处院落,休整好之后,改做了学堂。

愿意让女孩们学习知识的,毕竟都是少数殷实家庭,更多的,像是文辞一直挂念着的姑娘,年纪到了就被嫁出去换钱了。

因此,学堂中一开始生源不多。

后来随着瞻思诗社声名鹊起,知道这处学堂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毕竟家境好的人家,女孩们也会教看账什么的,索性就交给这群才女教养,以后也能混进才女圈子里。

因此,雁关的女孩们,都愿意来她们这里上学。

名声更扬的一次,则是因为于宏于扬站稳脚跟之后,来雁关拜会过文辞。

二人父亲毕竟是赴任途中遇害,官府抚恤力度也很大,于宏直接被安排进了郡学。

十旬休假之时,于宏想着反正路途不算远,直接带着于扬来拜会恩人了。

他在书院中也结交了三五好友,经常听他提起自己的恩人,说对方文武双全,如何厉害,对这恩人十分好奇。

这次听说于宏要来,这些无所事事的小少爷们,也想跟着去,顺便当游玩了。

得知他们的想法,家里人自然是训斥了一顿。现在边关战事正焦灼,哪里是出游的好时候?

不过这几个愣头青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愣是自己结伴就想来,好在于宏对之前的事情阴影,好歹劝着带了足够的侍卫,才来到雁关的。

一到地方,先上门拜会文辞。

于宏向她解释了自己为什么带了这么多人来,文辞听罢,也是哭笑不得。

岂料有一贵公子十分不服气,觉得于宏是夸大其实,一进门就对文辞下了战帖。

“素闻今古姑娘文武双全,在下不才,也略通诗书,兼习剑术,不知可否向姑娘讨教?”

对方一袭锦衣,面色傲然,说是讨教讨教,脸上却写满了不服,显然是对文辞很是轻视。

“你这是做什么?”于宏当即有些不悦。

学堂的众老师面面相觑,有人踢馆吗这是?

文辞教了书之后也磨了性子,不像江湖漂泊时一言不合就开打,能不动手也不想动手了,当即应付道:“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