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局(1 / 2)
前方脚步声响起,婉儿抬眸,见太平公主带着丫鬟仆从已经到了跟前,忙拱手做礼。
自太平嫁于薛绍,搬入公主府以来,她还是首次登门拜访,却注定是一场不愉快的拜访。
太平立于石阶之上,自上而下冷眼注视着婉儿,道:“上官婉儿,你到底什么意思?”
婉儿自然知晓太平公主的怒意因何而起,只恭敬道:“回公主,奴婢只是奉旨办差。调查所有那日可能参与行刺的人,是奴婢的职责所在,还请公主给予支持!”
水陆法会上的那场刺杀事件之后,婉儿执意从武则天那里讨来了调查刺杀真相的差事。这半年里,她事事亲力亲为,搜查线索,一心埋头破案。
太平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语气愈发咄咄逼人,道:“可能参与行刺的人?你的意思,驸马也是可疑之人吗?”
“是!”婉儿并不示弱。
那日婉儿被武三思于危境中送上岸,慌乱之下撞入薛绍怀里,当时并未觉察有何不妥,事后忆起,方才意识到薛绍彼时出现在彼处,怕并非巧合那么简单。
太平见婉儿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不由冷笑,道:“驸马救了你,你却要恩将仇报,是何道理!”
婉儿凝眸,道:“公主息怒,只是调查,如若驸马果真与刺杀无关,奴婢正可帮驸马洗脱嫌疑,若公主执意维护,纵使能拦得住婉儿,又如何能拦得住天下悠悠众口?”
婉儿的话如千斤般落在太平胸口,她强压住内心的烦躁不安,沉声指责道:“上官婉儿,你不过是陛下跟前的一个奴才,本宫可是她的亲生女儿,只要有本宫在,你休想动驸马一丝一毫!本宫这便进宫去,定要向陛下问个明白!”
婉儿仍不动声色,道:“公主,奴婢此来,便是得了陛下的口谕,陛下的意思,刺客今日可以刺杀武三思,明日便有可能刺杀皇帝!”
太平脸色一白,怔在原地,婉儿的话,封死了她的进言之路。她怎会不明白,立嗣的流言一经传出,朝堂各方势力便蠢蠢欲动,此时武三思遇刺,绝非偶然,必是朝争已经酝酿在平静的水面之下。武皇本就猜忌心极重,自然不会放过任何可能危及皇权的因素,在亲情和权势面前,她选择的永远是后者。
怔忡片刻,太平轻轻合上眼,扬手遣散随行奴婢,再看婉儿时,语气已不似方才那般凌厉,道:“婉儿,看在你我相交多年的份上,请你不要把驸马牵涉到这场朝廷的争斗之中!”
婉儿眉心微蹙,叹道:“公主,不是奴婢要拉驸马下水,而是驸马可能早已身在局中,你如此抗拒奴婢,难道不是从心底里也在怀疑他吗?”
似是被拆穿了心底埋藏最深的隐忧,太平一瞬间有些茫然无助。
是啊,她与薛绍成亲多年,在外人看来,他们夫唱妇随、琴瑟和鸣,但她很清楚,薛绍心中始终有一处她不曾企及之地,她一直害怕,怕她了解的薛绍,未必是真实的薛绍。
“婉儿,我只问你一句,倘若正如你所疑,驸马参与其中,你待若何?”
太平紧紧盯着婉儿的眼睛,她在赌,赌薛绍在婉儿心中是否仍有一席之地。
婉儿沉默了,她一心查究真相,却从未停下来思考过这个问题。良久,终是叹了一口气,道:“公主,奴婢只盼自己误会了驸马!”
太平的问题,她没有答案。
一阵秋风吹过,落叶漱漱而下。
婉儿转眸,见薛绍素衣轻衫,缓缓走近,不由有些惊讶和慌乱:也不知他来了多久,听到了多少——
薛绍神色从容地揽住太平的肩膀,目光温柔道:“公主,上官大人既然要调查,绍自当配合,你且回房休息,我很快回来!”
太平欲要开口,却被薛绍笃定的眼神劝退,她点点头,复看一眼婉儿,转身离开。
隔着一地的落叶,婉儿与薛绍皆默然无语。
良久,薛绍率先打破沉默,道:“绍既然来了,上官大人又不问,却是为何?”
疏离的语气,淡漠的神色,让婉儿的心底莫名涌动起一丝惆怅,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开口,迟疑再三,才道:“奴婢若问了,驸马可会如实相告?”
薛绍冷道:“大人既然怀疑绍,便请拿出证据,如果没有,就请离开驸马府!”
婉儿见薛绍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情知再问不出什么,此番前来,也是她料定的结果,但她不能不来,因为刺杀的事情,绝不能重演。
她识趣地拱手告辞,道:“无论如何,奴婢希望驸马好自为之,倘若武三思死了,朝廷必然陷入一场空前的混乱,没有人能从这场混乱中获益!”
婉儿的言外之意,其一,武三思不能死,其二,薛绍不能成为阶下之囚。
可惜薛绍一叶障目,显然只固执地领悟到了第一点,他凝眸看着婉儿,陌生而疏离,显然没有打算回应。
婉儿转身欲走,却听到薛绍淡淡的讥讽从身后传来:“上官大人,你曾说过此生再不为任何人动情,希望你谨记!”
婉儿足下一滞,只是片刻,便又毅然向前而去。
*
刚入府门,便见南风正在水塘边练剑,于是停下观望。
南风敏捷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