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谁去挖铁矿?(2 / 3)

加入书签

彻底摆脱奴隶的身份,对他们肯定有极大的诱惑。

三十个人不足以跑出去单过形成聚落,再在里面掺点沙子,找些想着逃走的,想拼命给孩子挣条出路的,都混在挖矿的奴隶里,只要心不齐就好把控,连监工都不要派,铁矿石就能源源不断运回来。

打定主意后,陶夏召集齐陶姓部族的奴隶,向众人宣布:

“我需要二十七个男人,三个女人,去挖石头背石头。挖六十个月,你们就可以不用再当奴隶了。可以和城外的那些村子一样,有自己的土地,成为野民。”

陶夏原本以为,大家会挤破头争抢挖矿的名额,没想到,奴隶们一个个麻木地站着,好像自己刚刚什么话也没说一样。

陶夏又说了一遍,奴隶们仍然茫然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没有一个出声的。

陶夏心想,自己部族分到的奴隶,都是些呆子吗!

也许在原使社会,呆子才是常态吧。毕竟这时候的文明发展,都是以千年为单位的。

没办法,只得通过议事会召集了所有六百多个奴隶。

陶夏慷慨激昂地又画了一遍大饼,这次人群中有一个女人站出来问道:“你说的是真的吗?那你能刻在陶泥板上吗?”

女人刚说完这句话,就被狠狠地抽了一鞭子。

几个女奴隶想要挡在女人的身前,被连踢加踹的推开了。

陶夏看了一眼这个女人,就是那个给自己孩子争取看病机会的女人。

“你的承诺能刻在陶泥板上吗?”那女人挣扎着站起来,眼神坚定地看着陶夏,又问了一遍。她希望自己能给族人和孩子争取到一个承诺,哪怕被石斧当场砸死,她也要抓住这个机会。

陶夏看着眼前的女人,并没有因为她的无礼而生气,点点头示意可以。

“三十个人交给我,我领着他们给你背五年石头。”

“我凭什么信你?”

“我把孩子和妈妈交给你。”

“你还想让我给你养这些没用的人?”陶夏本来还觉得她是个聪明人,没想到竟然当着这么多奴隶的面跟自己谈条件,有些恼火,不再理会女人,转而大声向奴隶喊话:“这个承诺,我会刻在陶泥版上。你们想加入的就站起来。”

女人见陶夏不再理会自己,茫然地站着,一个族人上前把她按倒跪回地上,她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

女人只想着为族人争取利益,却忘了做这些的后果会消弱陶夏的权威,奴隶们会觉得这个成为野民的机会是女人帮他们争取来的,而不是陶夏的恩赐。

陶夏当然不能让她如愿,随便挑了一些愿意挖矿的健壮奴隶,又从人群中挑了些不想去挖矿的奴隶,组建了背矿石的队伍。

二十七个男人开矿,三个女人做饭取水,又拨给他们四头角鹿,可以用草爬犁运送矿石头和物资,冬天上冻后将更为便捷,食盐陶罐骨针石刀等生活用品也由城邑供给。

三十个人很快上路了。

陶夏的承诺被画在陶泥板上烧了出来,悬挂在奴隶聚居区。

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对奴隶的劳动积极性起着很强的正向鼓励作用。

越来越多的奴隶,反应过来陶泥板上刻的承诺意味着什么,干起活来更加卖力听话,他们开始奋力做个合格的好奴隶了。

春夏之交是一年中第一波收获的季节,各色早熟的果子结在枝头等着被动物们采撷。

族人们热火朝天忙碌着,成筐的果子被运送到城邑中,有的被挑选出来送进地窖,有的被晒成果干,有的被清洗后加入酵母菌酿酒酿醋。

房河边人工挖出来的鱼塘里,阳光轻抚着水面,鱼儿时不时跃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莲花的花苞蠢蠢欲动,塘底的淤泥中,莲的根拼命地向前向上延伸,等到秋风刮起的时候,美味可口的莲藕便成熟了。

莲藕排骨是陶夏在冬天最爱吃的一道菜,此刻她站在池塘边看着含苞待放的荷花,不停地咽口水。

白马不知道为什么她会盯着这些娇艳的花朵咽口水,难道这花很好吃?也没见有人将这些触手可及的花摘下来做成吃的啊?

“这花好吃?”

“没吃过,不知道。”

“那你为什么咽口水?”

“好吃的在地底下呢!”

白马托着下巴摩挲:“那在新城里,也种些这个。”

白马跟着陶夏转了几天,看到了不少,也学到了不少,对陶夏越来越心悦诚服。眼看着春麦抽穗,归乡心切了,便提出可以商讨正事,然后便打算回白山去了。

陶夏把六位族长的意见统一后,作为城邑代表跟白马商谈。一百匹马和一千斤麦子换了肥皂、蜡烛、麻布回去,甚至还有二十把石影刚试验成功的门锁。

除此之外,双方还商谈了盟约,一共六条。

第一条,两族自此结为姐妹之盟,如有一方想要退盟,需要提前一年通知对方,如不提前通知则自动顺延。

第二条,两族首领不论年龄、资历、血脉,族人必须要向尊重自己首领一样尊重对方首领,但对方首领没有指挥另一方族人的权利。

第三条,两族中任何一方受到其他部族攻击、侵犯时,另一方自动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