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山洞(1 / 2)
一连数日的大联欢对体力消耗很大,很快到散伙的时候了。
临行前,老祖母送给另外九个部族,每个部族十个陶罐。并让陶夏教会了他们使用渔网和弓箭。
当他们毫不遮掩提出,想要知道如何制作出陶罐时,陶夏毫不犹豫地一口回绝:“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陶罐的制作不能教给大家,但是大家不够用了,或者不小心摔碎了,可以再来找我们交换。”
“交换?”众人不懂这个词的含义。
“五颜六色的石头,以前从没见过的植物、不论能不能吃,能养活的动物的幼崽,这些都能拿来换陶罐。”
“一块石头换一个陶罐?”有人提出疑问。
“怎么换由我说了算。”陶夏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回答。
十个陶罐用不了多久就会碎光,现在跟他们有商有量,以后拿不出新技术就不好拿捏了。
众人沉思片刻,石头、植物、动物都是山林里有的,除了时间不用花什么成本。现在有了渔网和弓箭,寻找食物的时间可以大幅缩减,那么就有时间去寻找陶夏需要的东西,用来换陶罐了,对自己部族并没有什么损失。
于是众人纷纷点头同意了这种不平等的“交换”。
想要发展出交易和商品的概念,必须要有足够的生产力和剩余物资,这也正是陶夏毫无保留地教会了另外九个部族使用渔网和弓箭的原因。吃饭都成问题的情况,发展商品交易就是天方夜谭。
“你们的部族在西边,我们都没去过,怎么找你们换陶罐?”又有人提出疑问。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正好跟大家宣布:今后我们部族将搬到河边居住。”
“河边怎么住人?”
“不怕被老虎、老熊吃掉吗?”众人立刻发出质疑。
“我们会盖房子居住,房子外面围上一圈栅栏,人住在房子里,老人和孩子可以在栅栏中活动。老虎、老熊吃不到人。”
房子、栅栏是什么?众人仍旧听不懂。他们只希望陶夏的部族别真的被野兽吃掉,这样的话,自己就换不到陶罐了。
“有部族愿意跟我们一起在河边定居吗?我可以教大家盖房子、打栅栏。”
众人一下子安静下来,渔网和弓箭对他们来说已经需要练习了,对生活质量已经是极大的提升,他们并不想在河边冒险。
有的人看看手,有的人看着洞外的天空和远山,就是不去回应陶夏发出的邀请。
老祖母见状也不鼓动大家,只是清了清嗓子,大声对众人道:“那我们就下次再见面了,大家一路走好。”
人群渐渐散去,老祖母挽住陶夏的手臂,拉起她的手,放在手心拍拍,示意她急不来。
每年只聚会一次,只集中在融雪的时候生孩子,这样人口繁衍的速度太慢了。只有每天杂居在一起,才能随时繁衍,人口增长速度才能上来。这些部族都是自己的基本盘,将来建立城邑、国家,这些人都是自己国家的国人。
陶夏早就选中了一处安家的地方。
背靠悬崖作为屏障,前面是一块平整的土地,整个村庄都坐落在一个小山丘上,距离河边大约五百米。这个地理位置地势高不怕小规模的涨水,又离河边不远,生活用水不受影响。
陶夏领着老祖母和族人们来到这里,先用一天时间建好栅栏,确保孩子们不会被野兽叼走,再开始后面的建造。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大事之前得把准备工作先做好。盖房子,不是玩泥巴,是一项工序繁多的浩大工程。
那种下面是猪圈,上面住人的高难度建筑,陶夏不会盖。
她只能尝试去盖,像圆形小帽子一样的半地下结构的土墙草房子。
当然这种房子已经够用了,将来更实用更舒适的房子,就让族人中最会盖房子那个人去琢磨改进吧。
首先要让尽量多的人脱离捕猎、采摘、做饭,加入到生产队伍中。族人们已经习惯了新的分工方式,不再是按照年龄性别的习惯,而是由陶夏来统一安排。
现在部族有一百零七个人,这是已经加上桃花族人的数量。
太少了,陶夏心里感叹,她得把人力调配好好排布一下。
老人和孩子有三十五人,青壮有六十人,其他是生病或者残疾的族人。
陶夏让春大哥带十个青壮男女族人组成后勤小队,除了老人和病人,剩余所有人都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连孩子都被陶夏发动起来,去地里挖还未羽化的昆虫幼虫。这些幼虫又肥又大,放在油锅里炸一下,那外酥里嫩的焦咸口感,搭配上油脂在嘴里逐渐浸润的滋味,让所有族人都欲罢不能。
后勤小队由春统一指挥,众人共同肩负打猎、捕鱼、采果、做饭的任务。因为吃饭的嘴多,所以这并不是个容易的活儿。
陶夏盘算过,春是部族中射箭技术最好的,他和另外两个表哥小半天时间就能射下二三十只肥硕鸟儿,以及零星一些獐子、狍子。再加上地笼捕到的鱼虾蟹贝类和女人们挖到块茎、采集到的果子叶子,十个人负责一百个人的后勤,是可以实现的。
为了减轻后勤组的工作量,陶夏早已在前几天就带领女性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