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章 郁金香公爵的故事(1 / 2)

加入书签

二王子因为当初为了得到教廷的支持和他们做了交易,而这个交易意味着他一旦登上王位就会显得王权向神权低头,于是二王子决定自己终身都不会成为国王,只会当一个摄政王。政变之后大王子死了,而老国王被拘禁了起来作为傀儡国王。  后来还有一段剧情讲的是老国王虐待宫女反而被羞愤欲绝的宫女反杀,主角不得不和摄政王一起先安排了一个裁缝来假扮老国王。可怜的裁缝在结束扮演后原本必死无疑,但主角最终想办法救下了他,这种仁慈给我的印象比较深。  后来老国王的死被宣布了,继任国王的是摄政王的儿子。这个摄政王的儿子以主角在后期说的一句话来评价,长相和摄政王有八成像,但智慧却没有摄政王的八分之一。他后来在婚礼上被毒死,而后他优秀的妹妹在主角的辅佐下做了女王。  顺带提一下,主角在摄政王的提议下当过摄政王这一对分别做上过王位的子女的老师。另外,这部小说的后传中有提到,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女王最后和身为郁金香公爵的主角结婚了。  摄政王掌权后,封主角为郁金香大公爵,一时之间风头无量,封地都可以任意选择。然而主角为了能保住原有的家族,选择了一块位于帝国西北的非常黄陂的徒弟作为封地。郁金香公爵的故事从这里正式开始了。  这一时期的故事情节有很多,大多数细节我都记不太清处了,只能挑选印象较深的地方回忆一下。  主角到了领地之后用魔法建造起了一座新城,名为‘楼兰城’。他以穿越者的思维做了许多事,发展齐了很大的势力。与此同时他还借助穿越者见识上的优势发明和发扬光大了许多物品,包括许多魔法用品,比如飞天扫帚和火药等等。  作为郁金香公爵,他还用了计谋和军力解决掉了草原人带来的隐患,还跑到了一个叫大雪山的地方,也就是草原人的信仰之地,和当时的巫王成为了好朋友。这个巫王的实力强大得不可思议,也有伏笔,和主角身上的伯爵夫人老奶奶对应。  在这一点上真的要佩服作者,这么多条线都为最终之战埋下了伏笔。单从这一点看,就已经超过了很多网文作品了。作为一本将近15年前的文,很多地方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是优质的。  这位巫王在当时应该算是一个人气角色了。他说过一句很酷的话,‘上来领死’,是对着追杀着主角的实力强横的精灵王说的,这算是这本书里的经典剧情之一了。这个梗后续还被作者在别的作品中提到过几次,估计作者本人也很喜欢。  后来冰原的北方的很多被称为罪民的种族,包括兽人,精灵,矮人等等,在第一强者精灵王的带领之下击败了驻守冰原的龙族并使用龙血腐蚀掉了冰原上隔绝人类和罪民的魔法阵,从而得以挥师南下入侵人类的领地。这些罪民和帝国开展了大战。  经历了一些剧情之后主角就成了抗击罪民的总指挥,然后慢慢地接触到了神之间的战争,还有罪民和人类之间的万年积怨。  在抗击草原,对抗罪民这些剧情期间,还有一些其他的剧情线,比如对于南洋土著的安排和身处帝都的权利争斗。剧情的整体丰富度很高。  在这个过程里主角也在时不时地接触到另一个穿越的自己留下的后手。主角的上一次穿越留下的后手在很多地方都有体现,比如在恶魔的仆人那里留了颗心脏;还留下了功法,名为星辰魔法和星空斗气;留下了神器,主要是一把弓和一件铠甲;留下了预言;还在南洋留下了一个信仰,那里的土著把主角上一次穿越的身份当成了神;除此之外,通往被封印了的神的空间以及魔神的宝藏的空间的入口处都有主角上一次穿越时留下的只有主角知道的口令。  另外这本小说最终的结局就是和神战息息相关的。神战是很久以前发生的,大概一万年前左右。在那个时候魔族是最厉害的,其他的几个种族里,人族和兽人活得最凄惨,被魔族当做奴隶,而精灵和矮人也不好过。另外几族的神决定去联手把魔神击败,但是他们打不过魔神,于是决定使用一个计谋。  计谋类似于美人计,安排人类的女神去做魔神的妻子来骗取的魔神的信任,在骗取了魔神的信任之后找到机会把他头上的角砍掉。角是魔族的弱点,砍掉角之后魔神就会变得虚弱,在这个时候再由人类的神拿着一柄其他神联合打造的神器把这个魔神击杀。  计划算是成功,但基本上只有人类得到了好处,因为人类的女神还安排了别的行动,把其他几族都坑了。  魔神被击败了却没有死,人类的女神把魔神和人类的男神一起封印在了一个地方,其他的精灵神和兽人神我不太记得具体是怎么处理的了,但他们最终没能有足够的力量守护好自己的族群。  大战之后发生的事情对于大陆上除了人类之外的这几族都是灾难性的。魔族遭到了大量的屠杀之后最终灭族了。在这个过程里被杀掉的魔族数量巨大,十年间天上下的雪都是红色的。一些没有被第一时间杀死的魔族自己砍掉了头上的角之后假扮成人类和人类混血了,混血了之后人类慢慢的吸收了魔族的血脉,从很弱的一个种族变得强大起来并有了魔法和斗气的天赋。  兽人,矮人,和精灵族因为他们的神灵无法与人类的女神抗衡,只好被人类驱赶,于是只能前往大陆北部冰原,并继续往北前进,直至进入另一篇荒芜而又贫瘠的大陆艰难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