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昔日肖家(1 / 2)

加入书签

在爷爷的示意下,三人拿起玉佩,仔细端详。锦瑟还掏出胸口挂着的玉佩进行对比,三人虽不懂玉佩,但就这质地,这手感。明显肖家的这块玉佩更好。

当然,这不是说她戴的那块就差,而是说看起来比不上肖家这块而已。

这玉佩通体泛着血红,圆形镂空花雕,一面刻着“肖”字,一面画着一朵花,但又认不出这是什么花。

这玉佩,不简单!

锦瑟又拿起牛皮布包,轻轻打开,本以为是一本书,却发现是一叠纸,不,准确说来,应该是一封信。

信纸有些泛黄,大概写了四五张,担心弄坏,锦瑟小心翼翼看完,又传给两人。

三人看完,脸色沉重,谁能想到,如此偏僻荒远的南溪村肖家,竟然还有如此来历?

这信,算是曾爷爷的遗言,里面交代了肖家的来历,和他的遗愿。

上面写着,曾爷爷本是京城五代世袭伯府世子,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他还是伯爷独子。

按理应该继承伯爷之位,却不想在他十五岁那年,全家出京郊游,突遇贼寇,夺财害命,父母毫无防备,忠仆侍卫尽亡,父母也惨死,而曾爷爷重伤濒死,被贴身侍卫拼死一护,带着逃跑。

十天后,曾爷爷死里逃生,好不容易清醒过来。

这才知道,贴身侍卫见他重伤昏迷,血流不止,不易移动。正好逃到他家附近,就把曾爷爷留在他家里,掏出所有金创药给他止血,又让他妹妹照顾,这妹妹,就是后来的曾奶奶。

而侍卫自己,则告诉曾奶奶,他回京城报信,再找大夫来救曾爷爷,哪知一去不回。

曾奶奶久等曾爷爷不醒,她大哥也没回来,就跑去京城找大夫和大哥,但刚进京,就听百姓议论,说伯府侍卫勾结贼人残杀伯府一家,贼人没抓到,侍卫被关在地牢。

她想起兄长临走前吩咐过,如果他有什么不测,一定不能冲动,要照顾好世子,如果不是他亲自来接,绝不能让其他人发现世子。

见状她也不敢请大夫,只在药店抓了些外伤药,匆忙返回。

好在曾爷爷只是失血过多,在曾奶奶的精心照顾下,终于醒过来。又养了一个月,将将能下地。

这期间,也有人来搜过村庄,好在曾爷爷一直躺在密室,没人知道曾奶奶家里藏了人,这密室还是为了曾奶奶安全,侍卫特意建的,正好躲过。

曾爷爷听曾奶奶说了事情经过,猜测侍卫肯定是发现了什么,才这样安排,私下琢磨许久。

曾后来奶奶又进了一次城,私下四处打听,才知道伯府伯爷换成了曾爷爷二叔,世子之位也被他堂弟夺取。仍是对外声称原伯府一家三口,已遭侍卫勾结贼人夺财害命,死无全尸,且侍卫与贼人皆已伏诛。

又几经波折找到她哥留给她的信,才知道事情经过。

侍卫在护着曾爷爷躲藏时,发现贼寇中多了一人,那人他认识,是曾爷爷二叔的老奴。他觉得有问题,不敢直接带曾爷爷回去,这才绕道他家,把曾爷爷托付给曾奶奶。

而他独自一人跑回城内,本想悄悄进伯府找帮手,谁知整个伯府大门人来人往,步履匆匆。

一打听,才知道主子遇害的消息早已传过来,二叔似乎早有准备,直接派人去找,很快就抬了三具尸首,对外声称是曾爷爷一家三口,的确已经遇难。

没多久,又连夜上书,请皇上让他能够继承伯爷和立他嫡长子为世子。

侍卫打算去阻止,替主击鼓鸣冤,又突然想起,二叔家大女儿是受宠的妃子。担心事情不成功,就提前写了这封信,放在他和妹妹都知道的地方。

果然,皇帝已然听信肖妃,及二叔之言,立马拍板同意,而击鼓鸣冤的侍卫,则被光明正大带进了地牢,日日饱受折磨,只为套出曾爷爷的下落,没几日,侍卫宁死不屈,受辱而亡。

这些,是曾爷爷后来打听出来的,只可惜曾爷爷自从醒过来以后,发现身体孱弱,不是长命之相。

而他手中握有家主信物——血佩,二叔肯定不会放弃搜寻他的下落。

这侍卫曾是游侠,他无意中救过其性命,但肖家人不知其身世,更不知他有个妹妹,否则早就找来。

但发现他们也是迟早的事,在征求曾奶奶的意见后,两人变卖了所有家当,带着银票一路北上,他本想去北疆,外祖一家在北疆驻守边疆,他要去外祖家寻求帮助。

却在路上听说匈奴突袭,外祖一家战死城破,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遇到躲战流民,辗转两年,两人迷迷糊糊跟到了南方。最后来到南溪村,他的身体实在扛不住了,只能找当时的村长买一处空房定居下来。

那段时日,北疆战事频发,朝廷焦头难额。他知道,他已经错过了最佳时间,不说他的身体已经不能再长途跋涉,就算可以,眼下朝廷也没功夫搭理他的事,更别说平冤。

这一路走来,如果不是曾奶奶不离不弃,悉心照顾,他早就熬不下去了。两人在村民的见证下成亲生子,靠着留下的积蓄,再加上曾奶奶的刺绣,两人安稳过了四年,直到爷爷三岁时,曾爷爷的身体再也熬不住,留下这封遗书就病逝了。

按曾爷爷的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