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县试(1 / 2)

加入书签

童试是科举之路的敲门砖,如果连这一关都闯不过,那就不要对科举抱太大的期望。

本朝规定凡参加县试的童生,在本县礼房报名,须填写内容包括籍贯、姓名、年龄、三代履历、身貌等项表格。

并以同考五人互结,再由本县廪生出结作保,保其确系本县之籍贯、且出身清白,非倡、优、皂隶之子孙,并无居父母之丧者,方准报名应考。

他们甲班四人,再加上赵先生牵头的一人,就正好是五人,可以互结。

还有就是禀生了,禀生是指院考中排名位于第一梯队的考生。

赵先生是举人,认识的禀生多,这不担心。

唯一需要付出的是价值二两银子的礼物。

锦瑟突然想到方县只有两个禀生。

如果每年的考生有一半想要他出结作保的话,那每年他收的礼物该有多少啊?

第一场是县试,县试就在方县考。由县令主持,考诗赋、墨义、明经。

到了考试这一天,天色还黑漆漆的,大家就要起床了,因为黎明就要开始进场。

把要准备的东西都放进书箱里,一天只考一场,可提前交卷。

所以可带食物也可不带,答题快的话很快就可以出来,但为了以防万一,锦瑟还是准备了卤蛋和发糕,还带有清水。

此时天色未明,礼房外竖起了高高的火把,现场已经有几十号人在等待了,旁边还有衙役捕快在维持秩序。

两人信心满满地迈进考场,锦瑟、云帆、王氏、晓梦姐和孙叔叔在外面帮他们加油打气!

大伯和大伯母忙着秋收,之前抽空来了一趟,今天没来。

不经意间,锦瑟看到一个一同进考场的书生,突然回头看了他们一眼。

这一眼,让她顿时有毛骨悚然的感觉。

孙叔叔好似也有所察觉,朝那里看了一眼。

锦瑟留了个心眼,然后就看着乘风和阿平正在被搜身,检查携带物品。

第一天考试内容是墨义。

所谓墨义,简单的说就是现代的填空题和默写题,出题者从四书五经中随便抽出一页,摘其中一行印在试卷上。

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一般来说,只要记忆力好点的都可全部答出。

要等县试府试成绩出来后,成为童生了才能参考院试。

第一天两人考完出来,锦瑟让他们吃了东西直接去睡觉,也不要讨论题。

养足精神后应付下一场,等第二场考完再说。

第二天考的是明经。

所谓明经,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也就是用四书五经中的句子让应试者应答。

或者要求对答这个句子的含义,或要求对答下一句,或要求对答注疏,类似今天的名字解释或简答题。这对记忆的考核就更加明显了。

第三天是帖经和墨义一起考,但出题的范围会变宽,难度也会变深。

同时还会考诗赋,但是这算是文才,在任何一场中都不算重点,只是点缀而已,能工整押韵就可,虽然出色者可加分。

“怎么样?”

从考场出来,几人坐在马车上,这马车是孙叔叔买的,就为了方便他俩休息。

此时几人正坐在车厢里,乘风和阿平正在吃着点心零食。

锦瑟见他们这样,连忙低了一壶水过去。

“不是给你们带吃的了吗?怎么饿成这样?不好吃?”

知道没办法吃热食,锦瑟特意用八角、茴香等香料卤了鸡蛋。

又准备了一些发糕,肯定没有在家吃舒服,但怎么也不会饿成这样啊?

乘风咽下点心,咕咚咕咚地喝了口水,这才舒服地叹了口气。

“三妹,你不知道!他们为了防止作弊,检查得可仔细了!那卤蛋也要掰碎了看,碎得看起来就没胃口。”

“还有那发糕,带去的时候是白的!可是等他们检查完,上面全是黑印子!我实在吃不下去!”

就连阿平也在吐槽恶心。

呃——这就没办法了!

锦瑟也知道,不管准备什么,都会被弄碎。

那些士兵刚检查笔墨纸砚,手上全是墨,肯定会沾在吃食上。

“他们检查仔细也是负责,就上一场,你们进去后,我们就看见有个书生在烙饼里夹带了纸条,最后被拖走了!”

“所以你们要习惯才好,我听说以后考举人进士,那是连续几天不能出来。都是自己在考场里准备吃食。”

“那不怕!”

乘风和阿平都会做饭,虽然不是好手艺,起码能入口。

“那要是你们的位置正好在茅房旁边呢?”

“哕——”

两人想象了一下,差点没把刚吃点心全吐出来!

“三妹,不会那么糟吧?我觉得我的运气不会这么差!说不定阿平会,阿平运气不好!”

乘风用手肘碰了碰阿平,调侃他。

阿平白了他一眼,不理他,对锦瑟说道。

“我答得还不错。题都做完了,刚刚翻书看觉得答案基本答对了,现在就看县官怎么改卷了。”

乘风也说回正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