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49、年关(二更)(1 / 2)

加入书签

第一百四十九章、年关

王大人的灵柩往江南祖籍而去, 过了好几日,京中的留言也未曾散开。

好些京城今次十月里有连着两妆喜事, 一件事广安侯家二爷迎娶新妇,再有一件就是安伯公家的幼子尚公主。

广安侯家的侯爷和大爷都因为战事北上而去,圣上为了表示嘉奖,又对老臣的照顾,是以赏赐了不少物件。

至于那一位在皇帝跟前还算排得上号的怡和公主,圣上这个做父亲的,自然也没有亏待了。

这么两件喜事办下来, 早前京中又是抄家又是拿人,还有大臣血溅大殿的事情似乎都被抛诸脑后。

京城, 又是一片繁华安宁的景象,随着冬日渐渐来临, 天一日日变冷,好些人都开始了猫冬,一座城似是真的安宁了。

十二月里, 林家已是开始预备年事, 安哥已经会说好些话, 连带着也背了好些诗词, 比早前腿脚更灵便, 个子小小的,想钻哪里,逮都逮不出来,丫鬟们追着他跑了好一会儿才将他捉了回来做衣裳。

林家给这两位小爷做了一模一样的红夹袄,挑出白色狐狸风毛,两孩子放在一处,就像是两个年画娃娃。

唯一不妥的, 就是这兄弟二人好不了多时,就要打架。

天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雪的样子,家中也不得不点了灯,黛玉正和嫂嫂一道做针线,每人手上各自拿着一个虎头帽认真缝着,安哥儿总算安静下来,乖乖坐在一边,看着黛玉这个姑姑一针针往老虎头上盘金线。

年纪还小的小弟又睡着了,安哥看着看着也打了个哈欠,一倒头就也跟着睡着了。

贾敏一进来,就见了这温馨的景象,见两个孩子都睡着了,便不忍打扰,压低了声音,对二人说到。

“今日天光不好,仔细伤了眼睛,才从南边来了消息,王家那位大爷在回去的路上受了寒,还没到姑苏,一病就去了,你芸娘婶婶瞧着怕也好不了。”

黛玉听了,也将手中的活计停了下来,她是未曾想到宝钗竟是年纪轻轻,就要守寡。但是想到早前还在自己跟前说过宁愿守寡的怡和公主,又觉宝钗如此,未必不是一件坏事。

只是这样的想法,黛玉尚不敢再母亲和嫂嫂跟前表露,一时也不知说什么,便只能沉默以对。

“王家好歹还有个后人,她日后……也算有个仪仗。”苏妙伊把做了一半的帽子放进篮子里,又把睡着的两个儿子并排放着,给他们盖了小被子。

不管那孩子是不是王家的血脉,曾经被薛宝钗抱着给王大人的灵柩引过灵,就算不是,也必须得是了。

薛宝钗这做法,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要趁机自己上位,反正王家没什么宗族,她又是朝堂给了诰命的夫人,旁人也奈何不了她。

至于王简是不是受凉,当下既然已经一命呜呼,便也不重要了。况且早有传言这位爷某些事情上根本不节制,及其暴虐,且不说平头百姓,就是古时这样举止的帝王,又有几个长命的?

整个京中最是悄无声息的,当属元妃娘娘的丧事。元春与王良这个一品大员,是差不多时候治丧,若是照着旧例而,宫里的妃位的娘娘没了,命妇都是要入宫拜祭,为娘娘送灵。

但是元妃娘娘死于非命,又因自己不查,还害的皇家折损了一个皇孙,圣上不曾怪罪便是恩典,所以整个丧仪一切从简,只有贾府和王家几个夫人拜祭。

正如王子腾所言,当下荣国府也好,王家也罢,已是无心元妃娘娘的丧事够不够叫人脸上有光,只要此事不要牵累家族。

元妃娘娘如何下葬的,又有什么要紧?

想来在宫中熬了这么久的贾元春也想不到,纵使身居高位,到了改抛弃之时,宗族之间,是半点不会手软的。

就说宁国府,虽然这一段时日安分了吗,但对同样姓贾的荣国府却更加生分了,毕竟贾元春是荣国府的大姑娘。因为都是贾家,倒是连着宁国府一道受累。

不过人心都是见风使舵,过不了几日,宁国府却又开始与荣国府一道,与有荣焉了。

王良没了性命,圣上又陆陆续续贬谪了一些大臣,朝中空出来的官职不少,好些大臣都得了擢升。王子腾也在其列。

这次王子腾升的官可是不小,与前世外任的还不一样,圣上的恩典,要他做的是京官!

王大人依旧是王大人,只是从王良,变成了王子腾!

四大家族那叫一个欢欣雀跃,前一两月,一个是元妃娘娘暴毙,再有就是与史家连过宗的史祥被抄家砍了脑袋,几家人惶惶过了好几日,哪里料到竟是如此的峰回路转!

“果然是遇到了好事,今年的年礼竟是比往常厚了几分。”黛玉瞧了瞧贾府里的礼单,顺手就给了丫鬟。“酌情备一份差不多的,还回去就是。”

“我瞧着来送礼的妈妈都是趾高气昂的,精神头可好得很。”苏妙伊给虎头帽收了针,总算是在年前将两顶都弄好了,又将帽子带在儿子脑袋上试了试。

随即又调黛玉道,“这几日难得敬王府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