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十三、山寨(1 / 2)

加入书签

,最快更新五代兴唐最新章节!

在回到晋阳后,李岌第一项颁布的敕令便是宣布取消各地军镇节度使的官员任命权力,只是负责统管辖区内的军事事务,不再兼管民政。各地常备军所需粮饷、开支由户部和兵部统一调拨。

唐代节度使集一地军、民、财三项权力于一身,全权掌握辖区内地方官员任命,财赋税收及所辖部队调动和作战,不需朝廷令旨兵符。把本来属于朝廷主要权力的地方官员任命、调派大权掌握在了手中,于是各地方民政、财政官员就成为了节度军镇的属官。

有人有枪,还有钱粮供应,这才是形成中唐以后军阀割据的主要原因。

节度使只掌握军权并不可怕,本来设立军镇节度的目的就是统领大军镇守边防的,关键是他们还控制着辖区内的民政和财政,这才是各地军镇节度能够拥兵自重的主要原因。

李岌在继位之初,所采取的是用各种灵活的政策来削弱各地节度使的财政大权,先是用将各地屯田军独立于地方之外,由朝廷统一管理的方式,先分割各地军镇的民政权,其后是在各地设立防御使和转运使,防御使统领一州兵权和作战,而转运使则负责后勤供应。

其后,便将各地官员的任命权收归了朝廷。

这平定了中原,他只不过是照例重申了一遍而已。

现在唯有两川、定难、甘沙这五处军镇的地方官员任命和财政大权还在各地节度使的手里,但在河西的甘、肃、瓜、沙四州,朝廷已经开始沿着祁连山麓的河流推行军垦屯田,这些屯田区的控制权直隶朝廷,并不归地方管理。

这和当初李岌在山北所实行的政策是一样的。

至于定难军,李岌所采取的是分化和限制的政策,党项七部拓跋李氏现在所能控制的只有辖区内的四族人口和兵马,其余散布在河套、朔方和大陇山(六盘山)一带的诸羌部族已经渐渐被所控制了。

李岌的声威渐盛,各地方节度使虽然因为利益受损,底下怨言不少,可是在表面上自然是不敢触这霉头。况且朝廷所采取的集权手段相对平和,在收回削弱各地军镇节度权力的同时,又提高了其俸禄和待遇。

消藩是大势所趋,人生在世所图无非就是功名富贵,这种事情若是想通了,便也没有什么不平衡了。

……

从汉中入蜀的道路有三条,最近一条道路是走剑阁,其间有数百里栈道,道路两侧山势险峻,所谓的蜀道难,指的就是这条道路。另外一条是指走嘉陵江的水路,实际上大部分蜀地与北方的货物运输就是指望这条水路,嘉陵江两岸依靠为上行船只拉纤而讨生活的纤夫多达两、三万人。

而另一条道路,是走米仓山的米仓道。这条道路相对而言要好走一些,车马可行,只不过要上前往成都府,路途要比走剑阁远了将近一倍。

董光俨沿着吊桥进了崩塌了一半的山寨大门,瞅了瞅里面遍地的死尸,歪着脑袋就进了山寨的聚义厅。

浑身是血,还被砍断了一条胳膊的刘老大被押了进来,被身后的军卒照着膝盖一脚就跪在了了他的面前。

刘老大抬走正在流血的脑袋看着董光俨那刚长出绒须的脸,艰难地问了一句:“山高水长,江湖上是有什么不能商量的,你就非要这样斩尽杀绝?!”

董光俨先是坐到了座位上,然后才慢慢说了一句:“你们在抢劫商队之前就没打听清楚,看清旗号么?你们不知道胆敢抢劫皇家商号的下场?!看来晋阳骁骑卫的名号还是不够响亮,震慑不住你们这些蜀中的巨寇!”

说罢他就挥了挥手,只过了一会儿,刘老大的人头就被摆到了他的桌子上。

刘老大满是血污的脸上表情狰狞,董光俨凑近了仔细瞅了瞅不禁叹了一口气:“你这副模样老子也不好交差,不容易辨认出来。”说罢,就拿起竹筷夹了一团棉球,又醮了点清水,仔细为刘老大清洗起了脸上的血污来。

站在边上的兴元军偏将武元义和张零两人看着董光俨在清理人头时的从容神态,不由得感觉后背发凉,从心里对董光俨升起了一种恐惧感。

特么的,这密谍司出来的人都这么变态么?!

董光俨一边继续清理着那人头,一边淡淡地说道:“邻水铜锣山还有一处铜锣寨,首领号称十八罗汉,嚣张得不行,这回你们也前去剿灭了吧。骁骑卫会有一个百人队与你们一起行动,到时候听人家指挥。”

武元义和张零两人听了后也是有些郁闷,他们好歹也是统帅一军,手下有两千五百兵马的偏将,却要听从人家一名百人队长的命令。

但是没有办法,这骁骑卫是天子亲卫之一,里面就是一名普通的士卒在外派后都是营指挥使这一级别,他们这偏将的级别,还真不一定比那百人队长高。

只是武元义面带难色说道:“董指挥使,这邻水属渠州,是东川节度使董璋的地盘,我们是不是捞过界了?”

“东川军镇那里你们不用管,自会有人协调,你们先在这里等候行动命令就行了。”董光俨说道,他伸出手来将刘老大半张着的嘴捏合在了一起,又退后两步欣赏了一下,“这模样应该就好辨认多了。”

他唤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