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二、陇西(1 / 2)

加入书签

,最快更新五代兴唐最新章节!

三千六百名禁军骑兵被调往陇西秦州,这其中包括李继?他们在内刚从晋阳书院毕业的二百名学生亲军。

李岌对于陇西地方的拓展寄予厚望,从这两年派往陇西、汉中的学生军数量就能够明显看得出来。

古人对于向草原上的渗透和扩张还处于很幼稚的初级阶段,大汉是野蛮管理,而到了唐朝又成了放纵。儒家们嘴上喊着教化和王道,却从来没有认真研究和正视过这个问题。恩威并重,软硬兼施,这方面后世的英语帝国做的很成功,而联盟帝国的分崩离析又提供了相反的教训。

过了陈仓谷,景色与北地已经是截然不同,山地间郁郁葱葱,长满了林木植被,气候也温润潮湿,与北地的苍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支骑兵队伍并没有走宝鸡以西穿越陇山的山路,而是绕道凤州,经由两当的官道前往秦州。宝鸡以西沿着渭河的山道狭窄难行,此时正在重新进行大的整修和拓宽。

秦州现在的镇帅是药彦稠,不过他的头衔却不是秦州天雄军节度使,而是治所在关中耀州的义胜节度使。还好朝廷授予他的实职是秦州防御使,也就是说这各镇节度使慢慢被朝廷变成了虚衔,也就是说他拿着正三品节度使的俸禄,干的是正五品州防御使的活。

陇右这地方很神奇,以渭河为分界,渭河以北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河南面是郁郁葱葱的山地。土蕃强盛的时候,秦州成纪曾短暂陷于土蕃之手,不过这一带总归汉民众多,自土蕃最后一任赞普达玛乌冬因“灭佛”被僧人刺杀,土蕃帝国逐渐分崩离析,秦州又重归唐土。在土蕃首领尚恐热死后,据有河湟地区的“下部”土蕃部族就陷于各自为战的混乱状态,势力逐渐衰退。

如今的陇右,在秦州以北和南面的洮河流域,反倒是羌部的势力占据了优势。

药彦稠为晋王亲将出身,虽然现在身居节度使之位,但是在见到李继?后,却必须给足礼数。李继?虽然还没有封王,但在先帝时就被册封为检校司徒,那也是从二品的头衔,与宰相的级别相若。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天子这次命李继?到陇西,就是要开疆拓土,为他的兄弟封王而作准备。

李继?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药彦稠的拜见后,先开口说道:“这次来陇西前,皇兄特意嘱咐过某家,某就是领着人过来开荒种地的,至于军务方面的事情,还是由镇帅全权负责,药将军不必多想。”

药彦稠看了看李继?,然后笑道:“皇子负责陇西屯田事务,天子和朝廷之前已经有旨意过来。这陇西秦州一带羌部较多,而到了河湟地方就是土蕃人的地盘。虽然现在土蕃式微,但是大的部族还是有万余帐人口,需要谨慎从事。”

“朝廷有在山北和北地草原上的屯田经验,完全可以照搬过来。”李继?说道,“对于臣服的部落,朝廷给予授官,依然约束其部,至于有些不听话的,则有赖将军之力了。”

药彦稠道:“这样做留下的隐患实际不小,不过朝廷这样安排,药某自当遵命行事。”

李继?道:“土蕃与前朝并立,幸好其现在也是内乱不休,如今已不足为惧。不过吐蕃部族仍在,河湟地区吐蕃人占了绝对多数,就连原来陷于河湟的大唐百姓,现在也都忘记了汉家话,变成了土蕃人。”

“听皇子的意思,朝廷有意收复河湟?”药彦稠问道。

李继?道:“这是自然。不过,武力只是辅助手段,天子的意思是以军屯为基础,逐渐向河湟地方渗透延伸。另外就是将土蕃、诸羌也招募到军户当中,依附着给粮饷养之用之,对于那些不肯归顺又仗势作乱者,以平匪患的名义征剿平定。朝廷在北地草原就是这么做的,现在看来,效果明显。招募扶助那些弱小的部族,不仅可以削弱那些强横的部落,又可以夷制夷,可谓一举两得。”

药彦稠听了皱了皱眉头,然后说道:“陇右这地方,沟壑纵横,要施行屯田可不容易。”

李继?笑道:“晋阳的方式,就是利用山势修坝筑堤,反而是到了平原地区,显示不出多少优势出来。河谷地一般土壤肥沃,只要修好水利灌溉设施,开垦出来就是良田。反倒是从内地招募移民和安定收服蕃羌部落是最麻烦的事情。”

药彦稠道:“这有何麻烦,大军威服便可。”

李继?道:“武力压制乃是下策,搞不好有机会就会反叛,长久之计是威迫利诱,双管齐下。对于蕃羌部族首领,地方官员要主动和他们结交,做朋友,朝廷方面也会朝廷册封,赏赐。另外保持商业渠道通畅,让地方上农牧形成互相依赖互存,大家利益相同,才能形成长期的安定局面。”

秦州的西部边界就在离成纪城以西一百余里的永宁寨,周边全是蕃羌部族所据。临行前李岌已经嘱咐他们,先沿着渭河向西逐步筑堡推进,建立军屯卫所。另外就是从渭州瓦亭山开始沿瓦亭河修建屯堡,开通第二条通往陇西的大道。

泾河和瓦亭河都发源于渭州的瓦亭山,一条在关中,一条在陇右,沿着河谷开辟道路,相对要容易一些。

“根据上面的安排,屯田将以秦州为根基,先向西、北两个方向展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