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六九、放炮仗(1 / 2)

加入书签

五代兴唐最新章节!

李岌所建的纺织、冶铁和打铁工坊在冬天是不停工的,即便是寒冬腊月,工坊里仍然传出巨大的噪声,人声喧哗,工人们依旧在忙碌着。

这些晋阳的勋贵们在没事的时候,很喜欢往皇家庄园的工坊里钻,进行参观,似乎觉得只要研究透这些机器,就能找到李岌财富的秘密。李岌对此,倒没有鄙帚自珍的想法,反倒是希望把自己庄园的生产方式推广出去,也唯有将这些先进的生产方式加以推广和普及,晋地甚至是国内才会变得更加的富裕。

一个国家,不先富裕起来,是不会强大的。

现在的晋国,表面上看上去虽强,但是依然是靠着盘剥收刮民间而维持着庞大的军队补给,这样的日子是无法长久维持下去的。

冬天应该是在温暖的房子里窝着休眠的日子。

问题是主管军政的枢密使元行钦根本不想让这些手下军将安生下来,秋收过后,就硬拉着李岌,亲自盯着禁军和太原周边各屯驻军的训练。雁门节度使周光辅到了冬天后,本就严重的支气管炎又犯了,自己躲在了龙首山的温泉山庄里休养,却把巡视忻代雁门军训练的任务交给了李岌这位皇帝代为管理。

在为云州和山北的屯田军发放了新式的甲衣和武器后,元行钦认为这些屯田武卒已经有了训练成强军的潜力,在他制订的冬季训练计划里,成倍地提升了原来的训练量。

于是,这些作为屯田主力的军卒们就开始遭罪了。

只不过,李岌有些低估这个年代普通军卒这种赤贫阶级的忍耐力了,只要能提供充足的食物,这些家伙们就任由元任、符彦卿和安审琦之流粗胚们驱使操练,任劳任怨地坚持每天在雪原上进行艰苦的训练。

对于这些情况,李岌也不去管他们,反正自己现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赚钱,心思也不在军中。就由着他们在农闲时使劲操练这些手下,反正只要不惹出乱子来就好。

随着粮食供应充足,加之不时还能补充一些肉食,实际上太原府驻屯军、雁门军、云州军和山北军普通军卒们的身体素质已经改善了不少,体力却要比大部分的老部队里的精锐军卒还要强一些,但是李岌却不认为现在他们就拥有了与南军精锐对抗的能力。

由于在夏天又招募了五千多户河北的流民安置在山北和云州一带,由于新开垦出来的荒地却无法迅速长出庄稼来,巨大的投入让李岌这位大地主家也没有多少余粮……

李岌很忙,要操心工坊的改造,还要为都水监规划明年兴修水利和开荒屯田的地点,另外山北的武州也要兴建一座冶铁工坊。

难得有闲暇,还要到北苑的晋阳书院为那些少年亲自上课。

他走进教室的时候,正好看到那些少年在里面窃窃私语,诺大的教室里如同蜂巢一般嗡嗡作响。看看这些亲卫军少年们激动地神情,就知道自己的到来,让他们非常的兴奋。

李岌准备给这些少年人一个惊喜,所以带来了两包火药。

火药在南北朝时期就被道士们研究出来了,只不过是当作“仙丹”来给人服用的,在配方里面加了许多乱七八糟的中草药。李岌也不知道这种仙丹吃死过多少人,只知道东晋时期出过许多历史上知名的傻子,比如说司马睿……

火药在唐朝已经在军中有了一些应用,但威力太小,只是当作信号炮来使用。

这主要受限于土硝的来源和纯度。

华夏中原地区只有一些小型的硝酸盐矿,火硝的来源主要是川硝、盐硝和土硝,川硝来自于自贡盐井,盐硝主要出自山西的盐池,而土硝的来源也就是用厕所、墙角和野地里泛起的碱土熬制而成的,其纯度不高,所以一直限制着火药的威力提高。

这让李岌十分渴望得到现如今西州回鹘人所盘据的那一大片地盘,要知道哈密-吐鲁番盆地周边地区可是世界上第二大硝酸盐矿资源地。在人工合成铵制造出来之前,硝酸盐矿基本上是人类能够大规模制备工业用硝酸的唯一原料来源。

还好北方的蒙地草原和胜州还有一些小型的硝盐矿,想要弄到硝盐并不算很困难。不过这种有毒的“苦盐”主要成份却是硝酸钠,还需要在草木灰水里将其置换成硝酸钾。

至于黑火药的配方,呵呵……

学生们被带到了操场上列队,石敢带着两名手下从木箱里取出一枚用油纸包裹的竹节,当着一众学生的面,在五十米开外挖了个坑,埋进了土里。

这厮胆子很大,在度过了最初实验时的惊吓后,就对于放炮仗这种危险的活计乐不释手,非要自己动手才过瘾。

只是给学生们面前表演,竹筒里装了两斤的黑火药,威力并不算太大。

石敢在将爆竹埋进了土坑里后,将火焾扯了出来,又从手下的手里接过了一只已经点着的艾草,只等李岌一声令下,就准备点火。

那两名军卒已经开始往回跑了,李岌看他们跑出了二十多米,就举起右手示意了一下。

石敢用嘴在艾草上吹了两口,然后才把火红的火头对准了火焾,眼看着火焾在冒着火花,这厮居然还在不紧不慢地往回走,气得李岌直想冲过去给他一脚。

眼看着冒着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