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瘟疫4(1 / 3)

加入书签

另一个安置点里,医官留下了两个人,也有熬着汤药。老人和妇女孩子们在一排简易的窝棚里聊天休息。小米戴着面巾去一一看查,没有发现面色赤红、神色昏颓的症状。一对应是夫妻的老头和老太接近她,没有说话。

“大娘,咋了?”她问去。

“我儿在那边呢,”大娘对她说,“姑娘,我和他爹想去瞧瞧。”

“大娘,现在不行,再等等。”小米说。

“可是……还没醒啊?”她便急了。

“正在治呢。还有其他病患,且这个病又容易染,所以你们不能过去。”

“可要请大夫帮他好好看看呀,我儿才二十四岁!”

“会的,你们就在这儿等着,不要着急。”

“好!”

她办了事儿后又去见了村长。老头正带着汉子们在建造窝棚、修道引水呢。这里总体还算平稳,照此下去问题不大;马上去就是三伏天儿,只要保证水源的干净和周边的预防就没问题。

“米大夫,那我派几个人去那边帮你们。”末了村长说。

“不用。”小米说。“村长,那边的事儿我们能做的,细刀哥也在,你们这儿不要乱跑就行了。”

“……好,我知道了。”

眨眼三个月就过去了,那些病患没有恶化,但也没好,齐大夫那儿也记录了厚厚一本子。村长那里还算顺遂,没有出现新的病患,但马上进入寒季,接着过年,风餐露宿的人们便有些吃不消了,纷纷吵着要回家去。村长看着大家也康健,娃儿们又吵闹,便也想着应可以回去了。

他一边等着衙门的公文一边去征求齐大夫的意见。“……村长,”那人迟疑地说,“我说了只怕乡亲们骂我呢。”

“你就说吧,我是村长。”

“最好不要回去了,因为鼠疫是从那儿发生的,粮食什么的已经染了,而大家回去又什么都要接触,就有风险。”齐大夫便说。

“那你的意思是连村儿都不要了?”村长惊诧。

“可以空置,但别住人。好在你们村儿不大,也就百十来号外面箍得住,你看这几月咱不也这样过来了。”

“但时间长了乡亲们熬不住啊,且也舍不得。”村长说。“非要这样么?”

“……是的。”

“那我另想法子。”

“暂时也不复杂,如此便好,只是以后得重新筹划建一个新村子。”齐大夫说。

“那倒不难。”村长便和一众汉子商量去了。

鼠疫,地球上最恐怖的瘟疫之一,传染性极强。气候异常会引发鼠疫,如洪灾、大旱、粮食紧缺等。老鼠本身也会发生变异,如自身疾病、和同类打架后尸体的腐烂。一只老鼠得了疫病到处乱跑,而它们又爱偷吃人类的食物,便将病菌沾到了空气、食物和物体上,人类接触了自然也就遭殃。还有,老鼠身上的跳蚤也带有病菌,它们沾到其他破口皮肤上一样会染。

更要命的是,这种病菌被人类染上后不但相互传染,还会变异。

那时候这病叫“疙瘩症”,染了的人最先出现的症状是淋巴肿了——人体的淋巴分布在面部、耳后、脖子、腋下和私密地带——然后机体发烧但又感觉异常寒冷,接着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皮肤出现红疹,最后混沌死亡。

这是染了就很难活下去的病症,也从古到今都有,包括现在。我国东汉时期的中医医圣张仲景为此病钻研了一个药方,为后世提供了良好的治疗基础。

那这病当如何治疗和预防呢?治当然是吃药了,预防就是消灭老鼠。无论这个病如何变异,它的始作俑者都是老鼠为多,因为它们无处不在。当然,兔子獭类也会。现代叫它们“啮齿类”动物,也可理解为用四颗门牙吃东西的动物。

那时没有现代厉害的鼠药,人们也不可能一只一只追着老鼠跑,故而就有守护水源、收起粮食、见窝烧杀的措施。在环境卫生方面,那时用的是石灰。

热天儿里齐大夫久观察了患者的病情:没再恶化,只身体衰弱,他便想着也只能这样了。只要不再有起病的症状,后慢慢调理,他们还是会痊愈的,如此这次瘟疫便也算是控制下来了。他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齐大夫,那就在这附近起窝棚,让他们分开来?”细刀问他。

“是的。你爹那儿咋样?”

“您说村儿不要了,他们便重新去找了地方。放心,这个咱们会儿做。”

“那就好。细刀,那这儿就先交给你一下,我跟小米去过去瞧瞧。”

“好。英腾,你跟他们去吧,事不多了。”细刀又对英腾言去。

“好。”

齐大夫心情好了些,便一路对小米说:“小米啊,我儿要是能娶到你这么一个媳妇可就好了!”

小米听着笑了。英腾看他:“咋的,老齐头,要跟我抢?”

“我儿才八岁呢你急啥?我这不是遗憾么。”齐大夫应去。

“是吗?哈哈,”那二人也笑。英腾又说:“齐大夫,不过你可以考虑做我亲家呀,多来些聘礼就是。”

“那也好啊。”齐大夫说。“小米,可是家里已有孩子了?”

“还没呢,他逗你的。”小米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