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章 第24章(1 / 4)

加入书签

初心等其他人用过了厨房后,才过去做母女三个人的早饭。

如今家中田地分开,到时候收粮食也是各人管各人的,宋昌永名下的田地虽然不多,但初心是从来没接触过种地的人,让她种地属实是为难她了。

初心打算今天进城看看情况,最好能在镇上或者县里租个门面,以后专职卖吃食,另外也能离原主的几个儿子媳妇远一些,省的以后生出什么矛盾来。

反正原主的手艺就很不错,理由都是现成的。

吃饭的时候,初心让宋昌永待会儿去村里借车,然后送她跟宋红玉去一趟县城医馆,给宋红玉看看身体情况。

“娘,我感觉身上好多了。”

宋红玉怕浪费银钱,本身家里现银就不多,现在分了家,更得省着用了。

初心安慰她,“只是找大夫看看,花不了几个钱,你小小年纪,不用操心那么多,都听娘的。”

宋红玉咬唇踌躇,一旁的宋昌永也跟初心一个态度,“银子没了就再挣,等过两天四哥进趟山里,弄一些陷阱,抓一些野鸡野兔子回来给你补一补。”

宋红玉又感动又愧疚,低下头闷声吃饭。

宋昌永吃好后就出门借车去了。

回来时其他各房的人都下地干活去了。

平时王氏都借口要照顾女儿秀秀,不是农忙时节,她基本都不下地。

以前田地属于公中,她不干,反正也有别人干。

这回田地分到各房头上,地里的出息都是自己这一房的,王氏自然比以往要积极。

毕竟干活的只有她男人,要是给累坏了,最终心疼受累的还不是她自个。

家里没人,初心走的时候就把院门也给关上了。

宋昌永推着独轮车,让宋红玉坐车上去。

宋红玉摇头,小声拒绝,“四哥,我还不累,我先走一阵吧。”

宋昌永怕她身体还没恢复,到时候又给累着了,坚持让她上车。

“你四哥力气大着呢,何况你轻的就跟猫儿似的,还没一袋谷子重,快上来。”

见宋红玉站在那里不动,初心过来说,“算了,先让红玉走一阵儿,等累了再上车。”

宋红玉这身体就是太虚,平时吃的又少,运动运动也好。

三人这才上路,一路从村口出去,顺着官道往县城的方向走。

宋家村隶属于庆云县辖下,两者中间还隔着一个青山镇。

从宋家村到县城的距离有三四十里的路,而去镇上只需要走七八里路。

比起更为繁华热闹的县城,附近的乡亲们更愿意去镇上。

何况自从十年前,镇上开始修建码头以后,来往的客商众多,也让镇上渐渐热闹起来。

虽比不上县城那样繁华,却也吸引着附近各个村子里的乡亲们,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热闹之处。

原主也是靠着在码头支摊卖馄饨,才养大了五个儿女。

初心之所以不选择镇上,一是距离村子太近,容易碰见熟人,二是县城更加繁华发达,做什么也更加方便一些。

宋红玉年纪小,身体又不好,还没走到镇上,人就累得出汗了。

初心就让她上车坐着,宋红玉也没再拒绝了。

尽管车上坐了个人,但宋昌永却没感到有太多的重量,他让初心也坐上去,后面还有好长一截路呢。

初心摇头拒绝,尽管宋昌永看起来人高马大,身体结实,到底还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年,初心可不想压榨一个小孩子。

何况三四十里路,换算成公里也就十几二十公里路,原主又是常劳动干活的人,走这点儿路根本不算什么。

三人到达县城的时候,已经快要到午饭时间。

“先去医馆找个大夫看看,然后咱们再去?????找个吃饭的地方。”

初心跟路人打听,才知道县里只有唯一一家医馆,上百年的老牌子了。

来到医馆门前,宋昌永在外面看着车,只初心和宋红玉母女俩进去了。

医馆里药香浓郁,堂中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精神奕奕的老大夫,正指点身旁碾药的小少年。

看到来人,老大夫才停止指点,看了眼初心跟宋红玉后,让宋红玉坐下让他探脉。

老大夫诊完脉后,就将宋红玉的症状说了个七七八八,初心向老大夫讨诊治的方子。

老大夫摇头说,“药补不如食补,依我看不必吃药,我写个药膳方子与你,每月吃上两三回,平日多多走动,只消三五年的功夫,身子便可恢复康健。”

初心冲老大夫道谢,又说了宋红玉两句,她脸色微红,显然也很高兴。

老大夫很快写好一张药膳方子,其中都是些寻常的药材,价钱也不贵。

初心便在店里抓了些,付了诊金和药费,才离开医馆。

出来后,宋昌永问了诊治的情况,得知宋红玉能够如常人一般康健,不免喜形于色。

“往后我多进几次山,打到的猎物就去跟张屠户换成钱,妹妹可千万别为银钱担忧,身体好了才是最要紧的。”

进山打猎到底危险,不过初心也没说不让宋昌永去的话,反正等她找到合适的门面,就全家搬来县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