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一章(1 / 2)

加入书签

白昭第一次觉得白商那么愚蠢。

或许人在爱里应该是个傻子。

带着情感的东西,好的时候可以救人,坏的时候也能杀人。

沈瑞叶已经是死过无数次的人了。

四年前白商为了救他也算是舍命,其后的很多次都是他在暗营中自救。

暗营是什么地方?那是钰妃的秘密组织,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有人曾经这么告诉白昭:“那地方就算是老虎进去了,都得被剥了皮才能出来。”

何况钰妃有意针对沈瑞叶,四年间酷刑不断,他经历了什么又是怎么熬出来还能站在众人眼前的,白昭十分敬佩,也根本就不敢想。

那一股心气,归根结底都落在了那两个字——白商。

白昭站得有些麻痹,定定地望着手上那一支灵动的钗。

他也不敢想,也不愿想,要是这一支钗交到了沈瑞叶手上会发生什么。

外头的风雪呼啸声越来越大,逐渐掩盖了炉中炭烧的声音。

再抬眼时,白商早已离开了庆华宫。

但此一夜,应当是一个无声的平安夜。

*

风雪沸盈天,劈头盖脸的打在白商的脸上、发上,但她当下却感受不到一点儿冷,反而因为心绪复杂而感到浑身暖热。

她未曾撑伞,走得也慢,借着这一会儿工夫细细思索着当下的处境。

处在宁国十二年的大宁,如今看似国泰民安,实则已经外强中干。地方官员该贪的贪

杜相在朝堂之上拥护者众多,且手握兵权。向白帝进荐的那些妖僧邪道们整日进献谗言,白帝已经多次将地方实干官员的折子视若无睹。

凛冬已至,雪灾四起。百姓民不聊生,白帝整日服着僧人们按照杜相吩咐而制成的丹药,享受着眼前虚假的平静。

外头乱成什么样了?

白商也不清楚,只记得初遇见奇戎遗党的那一年,京城来了很多的灾民,老人孩子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站在城门口一眼望去就像一条乌黑流动的河。

那时白昭望着他们,胸中一口气咽不下去也叹不出来,最后只能眼含热泪给他们一碗一碗地盛粥。

事后,白昭站在墙角处,眼泪一点一点落下来,他怕人看见用袖子小心的擦拭。

白商看见了,且一眼看出他在哭。

“哥哥,那些灾民是从哪里来的?”

白昭胡乱揉了两下脸,眼眶还冒着红。

“从西北来的吧,那些地方寒冷。定州这个时候,雪下得该到膝盖了。”

他说着摸了摸鼻子。

白商沉思了半会儿,“我从来没去过那些地方。”

白昭吸了一口气,“地方是好地方,只是呆在那地方的人却要受这样的天灾人祸。”

“人祸?”

“商商,你从未去过那些地方,也上不了朝堂不知道许多事情。”

他叹了一口气,“今年夏季各处多水灾,光是梦海和妄城这两个地方,就费去了户部两百万两,但仍不够。到了如今雪灾,户部更是掏出了明年预备去赈灾,但那些地方官……”

他忽然握紧了拳头,“他们就像填不饱的饿狼啊。”

那时候白商很想问一句:“父皇不管吗?”但最终没能问下去,后来也十分庆幸没有问下去。

她那时候远没有现在看得清楚明白,心中难过,却不似白昭那种看透了事情却无力去改变的无奈。

白商想了很多次,或许逼着白昭和她走上这一条“大逆不道”的路的,并非只有四年前白帝的不仁不义,还有四年之间大宁的逐渐倾颓之势。

朝中大臣实干者少,又多有杜相这样的奸佞,结党营私与内宫勾结还不惜舍弃自己的儿子,来成就自己。

陛下若是能辨别那些僧道的谗言还好,若是听信了,那么大宁便会宛如风雨中的残楼,岌岌可危。

太沉重了,一个国家,无数黎庶。

太沉重了。

白商在风雪里微微闭上了眼眸,双眼一阵酸涩。

“殿下!”

白商闻言睁开眼,原已经到了公主府门前,素萍从门里撑开伞跑了下来,将暖手炉递到她手里。

“您怎么现在才回来。”

素萍眉眼焦急得不行,白商问道:“怎么了?”

素萍拍了拍她身上的雪,“刚才前头有小宫人来传话说,陛下召了一支军队进宫,奴婢吓坏了。”

“没事就好。”

“奴婢也以为没什么事,但方才又传来,说陛下在玉清宫突感头风发作,却口吐鲜血,此刻整个太医院都被召了去。”

她说完这句话,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白商听完,猛然出了一身的汗,双手扶上素萍的胳膊才支撑住自己。

“你好像不怕。”

素萍用力把住了她的手,“殿下不怕,奴婢自然不怕。”

白商淡淡笑了一下。

“不进去了,我们直接去玉清宫外候着吧。”

“殿下换身衣裳吧,今天太冷了。”

是啊,太冷了,白商疲惫地闭了闭眼,“去迟了,该被人诟病了。眼下整个时候,不能出岔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