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二章(1 / 2)

加入书签

李如鸢的伤早已好了,小国舅的意图明显,然李氏不知为何接受了这门亲事。李世安安定了远州,递回来一封书信,讲述前方战事,以及自己对这门亲事并无异议,白帝便下了旨意为二人赐婚。

白商困于公主府中已然大半个月,无人想起她这个公主,便只有白昭还时常来她这里坐坐。

日头高悬,后院的桂树枝叶葳蕤,就生出一处阴凉,白商坐在秋千上,缓缓地荡着。素萍拿着一把薄纱扇子悠悠地扇着,几个丫鬟端着各色水果点心,不远处的石桌上摆着一盘茶,被“囚禁”的这些日子,无聊些,却也少了很多事,每日的晨省昏定也免了,白商只觉还算好事。

素萍见她一副悠闲模样,不由得叹了一口气,道:“殿下不着急吗?”

白商咽下一口糕点,笑道:“急什么?有人叫我在这里享福,这不好得很吗?”

素萍摇摇头,白商便看见她的影子也动了一动。

“素娘摇头做什么?”

“无事。”素萍垂下眼眸,看着她的头顶,忽而想起那日她跪在延福宫大殿之前,足足跪了两个时辰,跪得浑身无力,腿上和膝盖上皆是青肿一片,日头那样毒辣,将她晒得满头大汗,面色苍白,失了血色,已是中了暑气的迹象,却不曾求饶,不曾低头。

想了半晌,似是想入神了,不知为何,素萍道:“殿下,下回不妨跟娘娘服个软,您到底是她的亲生女儿,哪里有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怎么着也会念着几分情意吧,也不必受这样的苦了。”

白商一时间也是愣住了,方举到唇边的茶也无心再喝,唇边扯出一抹淡淡的讥笑,问道:“说完了?”

素萍还未来得及答话,便听见“啪嚓”一声,就看见地上的一堆碎瓷片,连着茶水,在太阳底下明晃晃地发亮。

她才回过神来,登时往地上“噗通”一跪,道:“奴婢失言,奴婢……有死而已。”

白商方才使力的手还因气血翻涌而不住的发抖,她下了秋千,往秋千正对着那堵墙走过去,那里原是一扇门,四年前那一场祸事之后,便被人砌了起来。

此刻听了那样的言语,又看着眼前的场景,过往的回忆便如决堤泄洪一般翻涌而来,她只觉得隐隐喘不上来气,七年前她便是在这里,认识的沈瑞叶。

她扶上那堵墙,摩挲着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回想着四年前于延福宫长跪的那一日,不由得闭上眼睛,颤抖道:“服软的话,本宫早说尽了。素娘……我没想到,竟是你来劝我,你劝我服软?你忘了李嬷嬷?”顿了一顿,又屏退了众人,才续道:“你忘了李嬷嬷是怎么从延福宫门槛里拖出来的?怎么扔到乱葬岗的了?”

素萍伏在地上咬着唇,眼泪夺眶而出,她从未忘过,从不敢忘,生怕有一天忘了,便会淡了恨意。然今日不知是怎么么竟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一时间心中满是悔意。

思想间,她已经伏在地上,泣不成声。

白商望着这一幕,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只道:“素娘,莫要再说这些话,再生这样的心思。一如你所言,我是她所出的公主,若服软有用,我就不会落到如此地步。心不定,则事不成。”

她将素萍拉起来,又掏出绢帕给她擦了擦眼泪,道:“我虽非哥哥是个男子,可以上朝,与臣子走动,却也有自己的方法。”

素萍止住了抽噎,情绪也逐渐收敛,恰在这时一个宫婢过来道:“殿下,李公公前来宣旨。”

白商一笑,便带着素萍往前头去了。

李公公拿着圣旨站在殿前,见她来了,才方宣旨:“……六公主恭谨自持,贤淑知礼,封为怀安公主,为国公府掌婚人。”

白商接了旨,照常打点了之后,李公公才满面笑容道:“臣恭贺殿下了。”随即才离去。

素萍才知道她说的办法是如此,却又不知道她如何算到的这一步。

白商看出她的疑惑,便解惑道:“李如鸢在宫中唯一认识的人是我,凌衍亦是国舅,宫中尚未出阁的公主只我一个,又是个闲人,想来落不到别人头上了。”

素萍略一思想,觉得正是这样,却又觉得哪里不对,又问道:“宫中亦有二殿下与四殿下……他们便不想趁此机会与李氏和国公府交好么?”

想啊,但有些事并非想就能成的。

白商答道:“这里又如你所言了,我是钰妃所出,如今她在后宫权重,位同副后。是以,陛下以此叫人知道他看重李氏罢了。至于国公府……”

“我很期待,后面会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动静。”

说着她看着素萍笑了起来,素萍看着这样的笑容,只觉得眼熟,却还未来得及细想,便听见她提到了另一桩事体。

白商问道:“听说围猎那件事有动静了?”

素萍低声回道:“是。”顿了顿又道:“正如殿下猜想的那般,二殿下设下陷阱让韵王殿下钻,不曾想误伤了李姑娘……二殿下如今真是越发不肯收敛野心了,天子眼皮子底下都敢动作。”

白商抿嘴笑道:“是啊,那为何这件事没有闹得沸沸扬扬呢?”静默一会儿,又叹道:“天心在何处,何处自然便有放肆的家底。”

素萍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