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3)
得死寂。
一个身穿绿色衣裳的男子慌忙来到公主府,叫人通报。
素萍心中纳闷,合宫上下都知晓公主府前些日子发生了件大事,死了人。这个节骨眼又有谁会来招这一身晦气?
走到门口她才瞧见那人衣衫模样,诧异道:“青染?”
青染转过身来行礼:“素萍姑姑,韵王殿下有请。”
素萍脸色当即沉了下去,眼中满是犹疑,然为宫婢,身处下贱,不得不受令。
青染引她至庆华宫门前,便让她自己进去。
素萍迟疑的往前走着,刚要踏进宫门,一阵风吹过将远处飞檐底下的青铜铃铛吹得叮铃作响,原是悦耳的天籁,但她内心忐忑,不由得被吓出一身冷汗。
走到庭院里头,就看见一道洁白而颀长的人影站在那里,素萍低头走过去,低声道:“韵王殿下。”
“免礼。”
白昭转过身来,一如宫中都知道的那样面容如玉。
他一身白衣,手执一把白玉骨折扇,上题“风月”二字,是本人手笔,墨色在日光下闪着光亮,似也给他添了些许温度。
“素萍姑姑不必害怕,我让人寻你来,无非是关乎前几日那桩案子。”
“是。”
“你可是亲眼看见那个宫女进了延福宫?”
“奴婢不曾看到。而是别的宫里的丫鬟瞧见她。逼问之下,她也承认了。”
白昭摇晃着手中扇子,道:“将那晚的发生的事,都告诉我,务必细致。”
“是。”素萍回道,紧接着开口:“那日乍暖还寒,晚上更是寒凉。奴婢便叫胭儿去取一床厚褥子,却喊不见她。公主殿下虽对她放心,为奴为婢的却不免多长些心眼。那时出去寻她,正看见她出了公主府,一路往西边走去,跟一个太监聚首。正是在延福宫跟前。”
“是么……”白昭收起扇子,轻轻露出一抹笑来。
素萍极少见他笑,宫中亦流传他的冷面事迹,只是他这样一笑,原本如玉的面孔便好像抹上了光辉,变得通透莹润起来。
*
日头高挂,时不时一缕微风吹过庆华宫门外的细竹,和屋檐上的青铜铃,铃声和着竹叶簌簌的声音一同作响,格外动人。
青染仍站在门口,素萍出来时向他示意,便径自回府。只是青染隔着几步距离,看见她眼下赤红一片,感到奇怪。
公主府暖阁之内,白商已然醒了,素萍忙将她扶起,又将锦棉被子盖得严实,啰嗦道:“雪化之际,殿下要当心保暖。”
白商又昏睡至此,只觉得浑身乏力,口干舌燥,伸手指向桌上的白玉杯盏,素萍会意,方为她斟了一杯热茶。
见她今日面容不似前两日苍白,隐隐透着红润,素萍放心许多,笑道:“殿下今日精神头尚好,奴婢把张太医请来为您把脉。”
说完走去太医院,寻得太医张致,引入公主府暖阁之中,隔着一道帘子,腕上覆上帕子,太医张致将手虚搭在上头。
不过片刻,张致道:“殿下脉象平稳了许多,蛇毒应已全清了,只待好生休养,方恢复如初。”
“有劳张太医。”
声音隔着帘子传来听起来仍有些虚弱无力,张致收起药箱道:“微臣再为殿下开些补气血的药,才能好得快些。”
素萍跟在张致身后,将他送了出去,又不免一番感谢。
入阁后看见白商已经将帘子拉开,面上的乏意也全消了。
“今日可有什么消息?”
“韵王殿下不曾传来什么消息,仍在查案吧。”
白商不置可否,望向外头大好的日光,闻得几只鸟儿在庭院中那棵长楸古柏之上叽叽喳喳叫唤,鸟儿展翅一飞,便有零碎雪末从枝头抖落进阳光里,不曾落地便已经融化了。
这样的日头连续出现了几日,将皇城内外的积雪融化得一干二净,消磨了最后一点肃杀,赐予了这座皇城一丝浅淡的温意。
一日夜中,白商睡得极不安稳,身子仿若钉在床上,然头脑之中却是一幕又一幕的噩梦,一重重叠加起来,将她束缚在梦魇之中,无法醒来。
先是丞相之子杜孟秋于御花园那般羞赧的“表白”,再是钰妃的冷声呵斥,白帝的冷眼旁观,又是之前从前沈府的落败景象,又逐渐游移至延福宫外的长跪,冷宫之中的冰天雪地。
一幕幕影像如此繁复交杂在一块照映在胭儿身上,她浑身□□,满身血污,身上挂着的还有那日的毒蛇,紧紧咬在她的要害。
然而梦中的胭儿未曾那样死去。
眼见她蓦地睁开眼朝自己爬来,白商瞬间惊醒,额上果然出了层层冷汗,四肢麻木不能动弹,这样躺了半晌,方坐了起来,才发觉外头已经大亮了。
又朝门外喊素萍,喊了数声仍不见回应,只打门外走进一个年轻的小宫婢,刚进了屋子便停下脚步,不敢再靠近一步。
白商问道:“素娘去了何处?”
宫婢见白商面色苍白,连忙回道:“回殿下,叫韵王殿下传唤去了。”
“何时的事情,可说了是为何?”
宫婢道:“约莫韵王殿下那时方下了早朝,不曾说是为何。”
白商见自己问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