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午餐(2 / 3)

加入书签

候很羡慕这群人。

不管是看上去大大咧咧,欢脱折腾的韦添文,还是老实本分,有点学究正经的杨逸纬,亦或是朝夕相伴,极有主意和想法的俞礼,他们都对往后有清晰明确的规划。

或者说,他们从很早以前就知道想要的是什么,朝哪个方向努力。

可姜桃不是。

幼年无忧无虑、也不会为了什么事劳神费心,青年是身不由己的浮萍、费心劳神想要日子好过一点,现下脱离苦海,也该脚踏实地有所追求。

她不想激流勇进后只剩下她在原地踏步。

其实她心中隐约是有遐想的,她也想要能有机会做一名烘焙师,惟独缺少了踏出一步的勇气。

冲锋陷阵说不定没那么难。

她打算勇敢试试。

*

午餐后几个人在校园闲逛消食。

食堂往操场拐的小路上,音乐学院乐团新生代表们捡了块空闲又有人流量的场地。

吹着小号的师兄们站在乐谱架后,吹着长号,圆号和拉小提琴的师兄师姐则位于前排黑色折叠椅,共同演奏欢快的西洋乐迎新曲目。

沉浸在表演氛围里的团队成员们表情专心致志且坚韧笃定。

不同乐器组合有序变换,和谐音色交相共鸣,丰富的表现力和扑面而来的热情让现场的观众们无不悬浮在别具一格的欢庆迎新的气氛之中。

尽管全程未有任何言语的叙述,却又像是讲述了场逻辑清晰别开生面的完整故事,跌宕起伏如身临其境亦难以自拔。

杨逸纬是寝室里唯一的美声唱法方向,更是尤为震撼。

一首乐曲就将顶级传媒学府的音乐水平演绎的淋漓尽致。

简陋和设备、拥挤的场地和喧闹的人群,一分一毫没有影响表演的观感。

这是专属音乐的独特浪漫。

愈发引起了对前路的无限渴盼与希冀。

一个中午过去,报道的新生们还是活力满满,立德楼前的人群经久不息。

这是学校的教学楼之一,更是赫赫有名的打卡景点。

阳光照耀下,银色的五线谱和音符在砖红底的楼上闪闪发亮,印制的是清塘传媒的校歌。

杨逸纬:“我艺考的时候就在这里拍过照,后来照片洗出来每天都枕着睡觉,也算是求了个保佑,我是不是该在这儿还个愿?”

说着面朝曲谱闭上双眼,双手合十,表情庄重严肃。

几人没打断他,不过韦添文还是抻脖向俞礼嘀咕:“你说别人都是拍照比耶,他这求楼保佑还挺不走寻常路哈。”

杨逸纬睁开眼后,韦添文眉毛一扬,想到什么似的愉悦开口:“说不定我以后成为华语乐坛知名流行歌手,母校教学楼上也印个我的歌。你们可好好珍惜未来给母校捐楼的成功校友韦某吧。”

杨逸纬和俞礼对视一眼,不约而同露出了嫌弃的神色。

全然就当没听见。

“加油”,姜桃打破了沉默,“我觉得你们可以的。”

她郑重看向俞礼,“你也是,一定会成为最受欢迎的歌手。”

“哈哈哈哈哈哈。”

俞礼一脸难以言喻的表情,杨逸纬已经捂住肚子笑到不行。

姜桃:“怎么了吗?”

“没事,我会加油的”,俞礼向她耳边偏了偏,“也不能让你失望不是?”

杨逸纬笑得差不多了,“你妹妹还挺可爱。”

姜桃偷偷瞥向俞礼,默默无言。

“nonono,人家这是有眼光”,韦添文又对姜桃笑着说,“以后我开演唱会了给你留票,请俞礼来当我帮唱嘉宾哈。”

杨逸纬:“……?”

您还挺蹬鼻子上脸哈。

俞礼没打破室友天马行空的畅想:“我等着这个机会实现那天,希望不会太久。”

少年嘴上磕磕绊绊,总爱一较高低,却有着对彼此最诚心的祝愿。

“梦想扬帆起航,征途星辰大海。”

鲜艳的红条幅在道路两侧树间迎风飞扬,怀揣大艺术家梦想的莘莘学子在此刻荟萃一堂,饱含理想与热血迈入崭新征程。

兵荒马乱的一天过得漫长且充实。

他们三个也是在下午去立德楼开班会的时候,才发现周骐骏并不是同班同学。

学校是有偶尔哪个专业多出来人,会分到别专业宿舍的情况,不过他们上午签到谁也没注意看班级同学名单,毕竟那会并不知道宿舍的分配安排。

晚饭结束三人回寝后,周骐骏正抱着电脑做音频混缩。

屏幕上音频轨道还没退出,还在测试效果。

见他们来起身相迎,放下手头的东西,主动介绍:“你们好,我是周骐骏,编曲制作系的。”

依次做了自我介绍后,周骐骏视线在俞礼脸上多停留了几秒,像是在确认什么。

“无名酒吧那个,是你么?”

“是”,俞礼稍感惊讶,在学校遇到去过无名的本是意料之外。

别提这人还是他室友。

“你去过?”俞礼问。

“没去过,网上听的,嗓音不错。”

“谢谢”,俞礼回复。

他们这新室友,大概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