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章 争相请战的帝国将军们(1 / 2)

加入书签

“狼烟!狼烟!”  “快去禀报陛下!”  冲天黑色浓烟突兀的出现在咸阳城北,巨大烟柱好似利剑一般划开咸阳的天空。  咸阳城的人看见狼烟顿时心中一惊,这幅场景许多年未曾见过了。  “来人,备马!”  “老夫要进宫!”  城中文武百官看见这一幕,纷纷催促仆人准备马车,狼烟意味着出大事了!  咸阳宫政务殿,始皇帝正在批阅奏折,这是他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  就在这时,一道急促的脚步声从殿门外响起。  “陛下,不好了!”  “何事如此慌张?”始皇帝皱眉看向门口。  内侍总管商英立马感觉到一道慑人的气势锁定自己,豆大的汗珠瞬间从额头上掉落。  “陛下恕罪,北方出现狼烟!”商英低着头回道。  始皇帝猛地停住,如刀锋般的眼神死死盯着商英。  商英顿时感觉自己被洪水猛兽盯上,稍有不慎立马就会人头落地。  “去看看!”  盯着商英一会,始皇帝收回目光,随即开口说话。  感觉到身上压力顿减,商英赶紧起身去开门,他的背上此时已经被汗水湿透。  走出大殿的始皇帝看着北方数道黑色狼烟,原本平静的脸上此时露出一丝笑容。  “没想到,尔等竟然自己找上门来!”  “商英,传文武百官麒麟殿议事!”  “诺!”商英立马吩咐手下人去传旨。  “把太子也叫来!”始皇帝又加了一句。  两刻钟后,正在骊山大营挑选士兵的扶苏骑着快马返回了皇宫。  等他来到麒麟殿时,大殿之中已经站满文武百官,他们收到消息比扶苏还早。  “儿臣见过父皇!”  “免了!”  始皇帝此刻心中想的都是边境,没有时间在意这些礼节。  “父皇,儿臣见北方狼烟升起,可是边关告急!”扶苏出声询问道。  狼烟告急,大概率就是草原部族来袭。  现如今临近寒冬,草原人都会在此时掠边抢夺粮食,以便更好的度过寒冬。  若是冬季提前到来,或者是草原出现天灾,草原部族南下掠边的时间还会提前。  始皇帝脸上看不出表情,一双眼睛一直注意着殿门外。  “暂且不知,边关还未传来消息。”  狼烟报警比边关急报速度更快,想要知道边关具体情况,还是要等传令兵返回。  “边关急报,匈奴南下!”  “边关急报,匈奴南下!”  宫门外突然响起大喊,众人纷纷转头看向殿外。  不一会,几名骑士飞奔冲入大殿。  “陛下,匈奴大军南下扣边,正在猛攻偏关!”  “什么!”  朝堂众人纷纷大惊失色,匈奴人这会怎么来了。  扶苏来到士兵之前,一把接过战报,随即让内侍们送水给他们。  接过战报,扶苏立马给始皇帝递了过去。  秦始皇打开战报,快速浏览了一番,整个人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  “好一个张良!”  “扶苏,你们都拿去看看!”  扶苏赶紧打开战报查看,脸色顿时一变。  张良竟然说动匈奴南下扣关,他难道不知道草原部族一直是中原人的死敌吗?  “父皇,偏关驻军不过万人,很难抵抗住匈奴大军的攻击。这次他们从偏关进攻,或许不是掠边那么简单。”  按照匈奴人以往的惯例,他们绝不会选择偏关这个靠近东胡人的地方。  扶苏环顾四周,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一来这里距离匈奴本部太过遥远,二来这里属于匈奴与东胡的交界处,很容易引起东胡人的注意。”  “而且张良不惜舍命前往匈奴,说动他们南下,肯定有其他的打算。开拓令的事情,天下皆知,张良肯定也知道。但他还是去了匈奴,若只是为了劫掠一番何必花这么大的力气。”  “殿下说的没错,老臣大胆猜测张良此举是为了挑起大秦与匈奴的战争,让两族陷入战团,方便他趁机发展壮大。”  李斯没了,右相冯去疾便成为了文官之首。他的话顿时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  “陛下,臣以为张良的用意还不止如此。”  “冯爱卿继续说!”始皇帝开口道。  冯去疾走出队伍,来到大殿之中,脸上带着些许担忧。  “陛下,帝国前段时间反贼四起,百姓们人心惶惶,对朝廷已心生不满。虽说朝廷颁布了一些新政,但百姓们还处于将信将疑的状况。  若是帝国与匈奴陷入长时间的战乱,帝国财政吃紧,百姓们没有安全感,恐怕会再起波澜。  张良或许早就与一些开拓者的队伍联盟,趁着两族战乱之际,他们便能更好的发展自身。  长此以往下去,发展起来的开拓者队伍便会对大秦产生巨大的威胁。”  “诸位不要忘了,赵佗率领的百越军团在他的命令下据险防守岭南各关口,如今一副听调不听宣的样子。时间一长,老臣担心赵佗.....”  “不可能!”  “右相可不要胡说!”  冯去疾的话让武将一列众人愤怒不已,赵佗若是自立,这可是狠狠打了武将的脸。  冯去疾盯着武将众人道:“那为何之前赵佗不派兵北上镇压叛乱?”  这!  冯去疾的话顿时让武将们憋红了脸。  天下反秦,赵佗作为秦将却下令“阻绝道路,自守于岭南”,他若是没有其他心思,岂会如此。  后来的他更是成了吃瓜群众,在一旁看着中原大地打来打去,丝毫没有平叛的心思。  “或许他.....”武将们还想解释。  始皇帝见状打断几人的争论,赵佗的事情暂时还不急,至少他还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