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资料(1 / 3)

加入书签

正收回手,李迷闻言望向她的脸。

“你看看吧。”王晨晨似乎并不觉得气氛如何怪异,执拗道:“看看吧。”

眯了一下眼睛,李迷对上她似乎殷切的眼神解释道:“晨晨,这既然是证据,我是没有资格看的。”

频频摆头观察金鹏辉,以及拿着那本书的方呈祥,王晨晨急道,“是我让你看的,这就还不算证据。”

“看吧,求你……”

凝视着李迷不知道是在发呆还是大脑在运转,方策等了会,才见她蹙眉。

恳求的字眼一出,哪怕反应再迟钝的金鹏辉也很快就察觉不对劲,“你,你这是什么意思啊,请字都出来了?”

不在乎他说什么,王晨晨眼神此刻牢牢锁定在李迷脸上,“看看吧。”

没等回复她,李迷眼前已经出现那本粉色封面,顺着手望去,方呈祥维持着给的动作,“看?还是不看?你自己想,我请示过了。”

一个呼吸的时间,李迷便接了过来,“…看。”

桌边围上了三个人,方策有眼色地离远了点,旁观了会,靠近柜子,回头瞧了瞧,费力打开柜子,将医药箱取出来,缓缓再关上。

李迷翻开了封面,过半,直到后半部分,才陆陆续续出现不属于小说的内容,上面有一个清晰的表格对比,标题加粗加重,写着-"2016年两项目建筑材料”。

五年前的项目…

表格是2016年两个同时进行的项目建筑结构材料的对比,并没有明细项目名称,只用A项目和B项目代替,从规模来看,A项目明显比B项目大的多,材料的需求量更大……

眉心紧缩,李迷再往下翻几页,陷入眼帘,用红字标注着“实际”两个大字,金鹏辉和方呈祥对视一眼。

原本A项目的所需材料已经比原计划的要超出标准很多,B项目则维持原样,但是每种材料的后面都有红色的问号,于是李迷继续往下翻,就在下一页,B项目实际用于施工却与计划的相差甚远,甚至材料都被动了手脚。

比如混凝土,钢筋上方写了几行小字-“过期,劣质,减少”。

看来王晨晨的舅舅是统计材料的时候,发现了实际造假的情况,且数量不少,从对比来看,简直是太大胆,也太决绝了,想必两个项目背后地位悬殊差距也很大,“2016年……”李迷喃喃……2016年她还在明市。

凑近脑袋,金鹏辉瞪着眼,侧头没忍住朝着方呈祥惊呼一声,“艹,差这么多,还能顺利作假啊。”

“都这样难道没出事吗?之前也都没有报道过吗?”边上突然响起方策的声音。

似乎想到什么,李迷收回思绪继续翻,翻了几页都没有,但在倒数第二页,有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俨然一片废墟。

摩擦着封面,再次往下翻。

有报道吗?很快这个想法就被证实,但是报道是被特地剪裁过的,仅剩白纸黑字一行大字“施工途中工地倒塌,三名工人受伤,现场无人死亡”,往下附带几段对现场的报道,重要的是在“现场无人死亡” 的上边又用红笔标了几个问号。

看到这的三人一齐沉默。

方策靠近桌边,询问着便拿起照片,仔细观察,嘴唇微动,说着:“这照片感觉像是他自己偷拍的,角度过低,应该是藏在包里或者口袋里,类似隐蔽的位置拍的,距离不近有些虚,放大了,还没有对上焦,感觉上很焦急。”又默默走开。

李迷若有所思,“给你。”

将它递给方呈祥,后者接过留下一句“快收拾”便走远了。

怔怔目送他的背影,金鹏辉一时无言,只好将目光投向坐在床边始终边没再开口的王晨晨,走到她面前,不也顾她的冷漠,左一句右一句长篇大论。

“李迷。”

回过神,才发觉方策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旁边,而他手上提着的是她那刮痕严重的小型医药箱,不由严肃起来,问道,“你哪受伤了?”

好奇她怎么突然变了脸色,失笑摇了摇头,方策有些无奈,“不是我。”

“算了,过来。”将椅子拉到桌边,边说着,“抱歉我擅自拿了你的东西。”

“没事。”愣愣地走到桌边僵直坐到椅子上,便见方策将棉签和碘酒取出搁在桌子上。

“你的手,左手,如果不想被他们催促的话。”方策右手捏着沾了碘酒的棉签,朝她伸出手心。

行动比嘴快,李迷反应过来,手收着重量,已经虚放在他手心上了,猛地心跳失衡,“哦,好谢谢。”

左手暴露在面前,李迷五只稍微蜷缩了一下,和他相比,着实有点上不得台面。

凝视着,感觉手心里微弱的粗糙,一言不发,方策的动作格外轻柔,每抹一下便会抬眸观察她的反应,只是她没多大反应这一点让他很复杂,“不疼?”

手指因为他的话恰逢时宜一缩,也不知道是因为疼了,还是因为那句疼不疼的关切,“还行…”

“以后还是抠衣服吧,我也试了试挺疼的。”梨涡轻点,方策突然扯了嘴角。

“你-”李迷略微张大眼,作势探头查看他的手指。

几乎听不清的一声轻笑,方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