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地主与百姓的矛盾(1 / 2)
愤怒到极点的老朱,此时的脸上颤动着,他如同一头噬人的老龙,用冷到极点的眼神,死死的盯着张之庆。 身后的官员,一看这情形,腿打着颤着站了起来。 “陛…陛下!”。 朱元璋一转头扫了他们一眼,纯粹无比的杀意,让他们感觉自身掉入冰窟一样。 这时朱标站了起来,“父皇!”。 归功于朱标的这声惊呼,老朱的眼神中恢复了一些润光,他看了看一旁迷茫的朱雄英,心情也许好了一些。 冷冷的瞪了一眼张之庆,便冷哼一声,推门而出了。 刚才那一刹那,让张之庆有了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在诸多红袍异样的眼神中,他走出了国子监,下班回到了府邸。 一回到府邸直接躺在床上,他来两年多了,都没今天这么累,还是在河套好啊,南京真不是人能待的地儿。 不多一会儿,老朱传旨的太监就来到了他的府邸。 “张大人请吧!陛下让咱家传您入宫”。 “有劳朴公公了”,说罢,张之庆从袖筒里掏出一沓一贯的宝钞,大约有20张左右,然后不动声色的给朴狗儿递了过去。 “小小意思,不足挂齿”。 “哎哟哟!张大人这我可不敢收啊,陛下的旨意,咱家已经传到了,咱家就先走了”。 经历过上次黄狗儿的事情,现在宫中的太监们,出去办差手脚都放的很干净,尤其是朴狗儿。 张之庆感觉眼前的太监有点意思,在他的印象中,太监就没有不贪的,毕竟生理缺陷导致他们心理有些扭曲,就喜欢金银,还有那些闪闪发亮的东西。 张之庆收拾了一下,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就入宫觐见了。 乾清宫暖阁,老朱一看到张之庆,就开门见山的问道。 “张之庆你说,如何解决土地兼并?”。 老朱此时沉着脸,沉声问道。 张之庆深知此时不能怂,只能硬着头皮应答。 “陛下!臣斗胆问一句,您心向哪边?”。 “废话!当然是百姓,咱也是穷苦出身,咱知道那种流民般的乞讨日子不好过”。 “那么好,既然陛下站在百姓的立场,解决土地兼并,那就好办了,敢问陛下您敢不敢将地主从大明今后的历史里抹掉?”。 老朱嘶的一声,倒吸了一口凉气。 看张之庆的眼神都变了,他这句话说的轻巧,如果真要是将地主从历史上抹掉的话,那将有百万人头落地。 原本无比暴怒的老朱,此时也恢复了冷静。 张之庆也深知,土地兼并不光是地主一家的事情,其中还有皇亲国戚,士族世家,以及世袭勋贵,还有一些军中的军官将领,但是就一个地主,几乎就碰到了老朱的底线 更不要说其他的了,这种事情不是着急的事儿,需要长时间的布局谋划。 所以张之庆就拿最弱的开刀,地主,后世有过整治地主的案例,从中吸取经验,然后经过长时间摸索,用于实战。 虽然说古代最大的地主是皇帝,但是老朱与其他的不一样,他是贫苦出身啊,毕竟端着个破碗灵活就业的的日子不好过,老朱虽然是个暴君,但是他杀的最多的人仍然是官员。 另外老朱在百姓心中的威望是无人能匹敌的,自从明朝灭亡之后,人们反清复明的举动就能看得出来,康熙需要祭祀朱元璋才能稳住汉人的民心。 “抹掉?怎么抹,把地主抓起来全杀了?”。 “陛下臣说的抹掉,并非这种含义,而是通过挑起百姓与地主之间的矛盾,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地主与百姓之间的矛盾千百年来,早已固化于心了,只不过统治者心向地主,百姓们敢怒不敢言而已,如果出现一位心向百姓的皇帝,那么地主与百姓之间的矛盾,只需要一根导火索,就如同飞溅在干柴上的火星一样,彼时引起熊熊大火”。 老朱听后不由的点点头,靠在卧榻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届时社会上讨伐地主的声音越来越多,民间自发组建诉苦大会,让那些贫农雇农佃户,用社会舆论来批判这些地主,诉说他们的遭遇以及地主对他们的压迫,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些都是证据,这时朝廷只需要按照律法,根据这地主犯过什么事儿判什么罪,让这些地主明白这是时代在淘汰他们,时代已经不需要地主了,而不是朝廷在针对他们,另外借助这一次,朝廷可以将民众对朝廷的矛盾,彻底转移在地主身上!”。 老朱摸了摸胡子,点点头脸色也好了很多,“这是个好法子,咱们利用百姓的力量,彻底撬动地主的根基,不错!”。 张之庆看到老朱心情好了些,乘胜追击,“陛下这些地主拥有大量的田地不用交税,那还留他们干什么?土地兼并的问题解决不是一朝一夕,但绝不能留给后代,必须需要强人去解决,您作为开国皇帝,权威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如果留给后代,那么解决起来需要付出几代人,甚至更多的付出!”。 老朱的思想是老农思想,在他的想法里把一切最好的都留给后人,从朱标那里就能看出来,他要的是老朱家能够长久的延续下去,并且家族枝繁叶茂,别的皇帝都忌惮太子夺权,而他恨不得太子能够起兵造他的反。 老朱不怕吃苦,哪怕一代人将后面好几代人的事儿都干完,在所不惜。 被张之庆这么一说,老朱也拿出了魄力,眼神中散发着狼一样犀利的凶狠,“好!咱决定了,就这么干!”。 看来老朱终于决定了,张之庆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张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