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一章第三节(2 / 3)

加入书签

眯成了一条缝,“好乖乖,后勤处不备办镜子。咹,不过,我会转告红梅花,叫她送面镜子给你,不,不,索性允许你到她的卧室里梳洗打扮,那样更顺她的心意。”  机手们前仰后合地笑得更厉害了。  水芙蓉设法扯开话题,转移大家的视线,遮掩史光道的狼狈。她对坐在旁边的胡区民说:“工棚的标准是,像澡堂那么温暖,像医院那么清洁,像姑娘的房间那么舒适。”  “嗯,嗯,”赵耀揉揉酒糟鼻子,未置可否。  “你不要耍滑头,要虚心接受意见。”水芙蓉伸出一根手指头:“要开动脑筋,多想出一些切实有效的办法,让施工人员快快活活地消除一天的疲劳。”  赵耀和胡区民协商,增添了开水保温桶和一些娱乐设施,又发放了一批象棋和扑克,添置了一套管乐和几套弦乐,成立了电影队和文艺队,办起了图书室和阅览室,修建了灯光球场,文化体育和文娱生活大大活跃起来。  在水芙蓉的带动下,层层开展了安全卫生大检查,加强了安全保卫和后勤工作,领导们和行管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感动了“上帝”,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精神焕发,落实到了具体行动上。  水上运输处经过整改以后,船员们心情舒畅,多装快运,提前完成了运输任务。船组和船队克服种种困难,去中转站运货,去工厂、企业、物资公司或者供销社装运直达货物。出发前,第八船队的船长熊进,和第二船队黑瘦黑瘦的船长“海盗”尹少海,像篮球比赛那样带领双方船员互相握握手,激烈争夺战的序幕就此拉开了。  预制加工场的围墙和院门刚刚修好,工作棚的墙身还没有砌完,专业施工队就迫不及待地把工具和设备拖了进去。电工队提前牵好了电线,保管员着手验收送来的预制材料,前前后后的地坪上,水泥包、沙卵石和各种型号的钢材堆成了一座座小山包。  一群年轻力壮的风钻工,挺起胸膛顶着钻机、嗵嗵嗵的震耳声过去以后,排排新炮眼就打出来了,爆破手紧接着抢上去装填炸药、连接电线,伸手一按起爆电钮,轰隆隆一阵巨响,炸出来的泥土和石块,通过传送带和其它运输工具,哗啦啦飞滚到了划定的地点或者洪道岸边。  由装卸码头通向预制构件加工场、机械厂、锯板厂、木工队、变电站和基建工地的轻便铁轨修好了,牵引车拉着斗车哐啷哐啷在轨道上滑行。  锯板机如泣如诉的呜咽声或者阵阵尖叫,日日夜夜不停不息,木材咚咚响,木工们散开在雪亮的灯光下推鉋凿眼、敲敲打打,赶制模板模具。拱形吊车在从尖啸的木材运输车上卸下圆木,装卸车又把木材运送到了锯板机旁边。是啊,一切都在变化。水芙蓉透过胶鞋仍然可以感觉到泥土的温暖与柔软,土地的暖流钻进了她的心窝。  她仰起头,深深地吸了一口带酒香味的空气,胸脯好像被风箱吹胀了一样。工地十分忙碌、紧张,车如流水马如龙,指挥生产,交待工作,只能运用讯号和熟悉的手势——呀呀呀!——直若一架具有超级魔力的大型机器在运转,运转,飞速地运转。起重机挥动“巨臂”,卷扬机如坐春风,哨声嚯嚯,红绿旗轮流飞舞,放炮声、铲碴声、推土机的怒吼声、马达的嗡嗡声、机器的隆隆声、尖利刺耳的电锯声、斗车铿锵铿锵的滚动声、金属撞击声、敲打声、往来车辆的喇叭声、广播宣传声、高亢的号子声、人们的呼唤声和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声浪,响彻云霄,震天撼地。  洞庭湖区的冬天,来得不算早,走的却很快。几阵春风,几番细雨,洗去了冬日的沉重。“冬修”的民工下工地后,过了春节,“春修”的民工又来到了水电建设工地。所谓“秋修”、“冬修”、“春修”,是指民工(当地农民和居民)在秋、冬、春三个农闲季节参加农田基本建设和水电工程建设,农忙便返回农业生产第一线。专业施工队是水利、电力、交通等基建系统专门从事工程建设的队伍,不分春夏秋冬,不管阴晴雨雪,一年四季都在基建工地施工。  水芙蓉几乎把整天的时间都消耗在工地上,她头戴安全帽,身穿劳动服,一股劲地工作,工作,工作——不分白天和黑夜,不分早晨和晚上,即使梦中也没有忘记工作:忽而梦见船队装上了巨大的弹簧,飞也似的跳过了“鲤鱼龙门关”;忽而梦见汽艇像一片贝壳在惊涛中漂浮;忽而梦见电锯厂的八台电锯迸出了冲破屋顶的火花;忽而梦见爆炸的烟云日食般地覆盖了天地;忽而又梦见自己坐在长出了翅膀的预制板上,腾云驾雾巡视工地。  人们经常看见她,看见她在装卸码头操纵起重机,坐进电瓶车踩离合器,站在搅拌机旁边按电钮。她还喜欢去预制场,和人们实验提高混凝土和预制构件结构力的有效措施;场长是一个面带倦容的老头子,他对产品的质量极其讲究,总是挑毛病,严格验收。机修厂也是总指挥爱去的单位,新厂房刚刚断水,四壁还没有粉刷,人们就把各式各样各种型号的机床和工作台安装好了,开始工作起来。爆破依旧是水芙蓉关注的大事,她有时和爆破队一起去准备雷管炸药,有时又一道去打洞装炮。田边菊、魏竟成、汤业兴、史光艳、曾子强和姜岚娥等人的熟练技术和慎重态度,使她已经放心而且满意了。姜岚娥是曾子强的未婚妻,刚从当地农机厂调来的。  韩红梅和史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