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南巡(2 / 3)

加入书签

我饿了……”莫渝捂着饥肠辘辘的肚子望向檀蕊。

檀蕊笑道:“昭容早起还什么都没吃呢,还好孙厨娘让奴婢准备了点心。昭容先用些填填肚子,等会儿再让小夏子去传膳。”

难得出宫游玩的机会,莫渝还是把夏守义给叫上了,但墨丸是被留在了宫中,让茗露和富康他们去照顾。

为了照顾皇帝与宫妃,除了宫女内侍以外,随船还带着厨娘杂役等人,再加上护卫与船工,南巡船队林林总总大概有一千余人,这还已经是特地缩减过规模的。

他们这一路基本上就是以游山玩水为主,也就李怀璟偶尔还会找那几个随行的大臣来商讨修缮水道发展漕运的正事。

水道两岸有城镇村居之处,皆有百姓跪伏瞻仰天子圣颜,无奈相隔甚远,就只能看到船队中一片明黄的旌旗而已。

两个月后,李怀璟等人途径十八站水路到达霖州,乘坐当地官员备下的轿舆,转旱路去鲍国忠事先命人安排妥当的府邸。

六月的江南恰逢梅雨时节,大多数时候都是阴沉沉的,他们到的这日亦是下着绵绵细雨,丝毫不给人间的皇帝一点面子。

坐了太久的船,莫渝就觉得踩着的地是软绵绵的,摇摇晃晃地站不稳,过了好一会儿才重新适应这种脚踏实地的感觉。

下船的时候,她看见大皇子李秉坤的脸色不好,闷声不响地跟着赵皇后上了另一辆马车。

大部分人被留在了船上,只有皇上与皇后、淑妃以及莫渝自己被请入鲍家府中下榻。

暂且安顿完之后,莫渝按规矩去给皇上请安。

到了李怀璟住的和畅院,她看见这次也跟着随侍的汪华站在书房门外,笑问道:“汪公公,皇上在屋里吗?”

“皇后娘娘与淑妃娘娘刚才来过,现在就留着两位皇子和公主在里头陪着皇上呢。”汪华笑呵呵地给她行了一礼,“奴婢这就给昭容娘娘通报去。”

“有劳汪公公了。”莫渝见他转身入内传报,没过多久就回来请她。

进了书房,就看见李怀璟抱着庆宁公主,坐在一旁靠窗的文椅上,两位皇子则端坐在书桌前写字。

“妾身给皇上请安。”莫渝略略屈膝行礼。

李怀璟见到她后嘴角笑意更甚,对她招了招手:“来朕身边坐。”

莫渝也不跟他客气,在他身边的另一张文椅落座。

又听庆宁公主怯生生地给她问安:“庆宁给昭容娘娘请安。”

两位皇子也一齐搁下毛笔,过来行礼,顺便把写好的东西交给李怀璟。

莫渝好奇地侧身看去,问道:“皇上这是在让他们写什么?”

“回昭容娘娘,父皇在考校儿臣和皇兄的功课呢。”李秉墉先开口回答了。

李怀璟将几张纸放到与莫渝之间的茶几上,笑道:“你也看看。”

莫渝和他一起看去,见开头一句皆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便知两位皇子默写的是《礼记》中的《中庸》一篇。

两位皇子也才八岁,这么小的年纪就得背下一整篇的《中庸》?

莫渝暗暗咋舌。

她八岁那会儿,好像才刚上小学一年级……

不过比对这两位皇子所写的,显然二皇子李秉墉的楷字更干净利落。而李秉坤的字迹则有些拖泥带水,中间有好几句不对,也没能全部默写完。

“儿臣……儿臣已熟读整篇了,只是还不能背诵……”李秉坤就怕李怀璟生气,小声解释道。

莫渝见他此时的脸色比刚下船那会儿更差了,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别的什么缘故,煞白一片。

“熟读之后才能成诵呢。”莫渝朝李秉坤柔声笑道,“我看你脸色不好,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她往李怀璟瞥去一眼,似乎在责怪他不关心他的这个儿子。

莫渝说是没办法将李怀璟的其他孩子视如己出,但这两位皇子和庆宁公主是她所写的书中的角色,又都是乖巧懂事的好孩子,本来就很讨人喜欢。

况且这些孩子又没做错什么。

“坤儿身体不舒服?”李怀璟刚才还真没发现,听莫渝说后着急起来,“怎么不与父皇说呢?”

他其实挺关心他这位皇长子的。

李秉坤就和他小时候一样体弱多病,虽说这两年健康许多,甚至还能习武了,但偶尔得病就要不少时日才能好。

“回父皇,儿臣没有生病,只是有些晕船。”李秉坤急急地摇头道,“儿臣用过药,已经不难受了。”

若是生病,肯定又会派人把他先遣回京城去,好不容易才能跟着父皇母后出宫,他才不想这么快就回去。

“父皇喜欢墉儿和喜欢坤儿是一样的。”李怀璟放下心来,揉了揉李秉坤头,笑道,“你们如今虽然还没有什么大学问,但已能诵读儒经,这很好。父皇是对你们抱有期望,才对你们如此严厉。”

李怀璟虽然算是武将出身的皇帝,但向来勤政好学,对读书教育这方面挺重视。宫中也一直设有经筵,任翰林学士为讲官,每月有三日轮流入侍,在御前讲经论史,不曾荒废。

“儿臣明白,定会好好读书。”两位皇子纷纷应道。

“唉,好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