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品茶(1 / 2)

加入书签

数日后,大理寺卿鲍国忠接到圣旨,即刻准备出发前往陵郡。

鲍府的管家满眼堆笑道:“老爷去陵郡筹粮,倒是件美差啊。”

“你懂什么?”鲍国忠瞪他一眼,“筹粮是件大事,若办砸了,我这颗脑袋也就别想要了。所以,此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对了,陵郡那边都打点好了吗?”

“老爷放心,陵郡刺史崔亮得了消息,都已经先行准备好了。”管家恭声道,“老爷此去一定能带着米粮回京。”

“嗯,事办得不错。替我转告崔亮,就说本官欠他一份人情,日后定有所报。”鲍国忠满意地点点头,“还有,娇娇的婚事准备得如何了?”

管家忙不迭地应道:“三小姐的嫁妆都置办妥当了,等婚礼那天,三小姐一定是风风光光地嫁进国公府。”

“我这三个女儿里,娇娇的年龄最小,也是我最疼爱的那个。”鲍国忠笑着捋了捋颏下蓄着的山羊胡子,“能和梁国府的公子结亲,也是我们鲍家的福气,相信这会是娇娇的好归宿的。”

“老爷说得是。”管家先是赞同,后又迟疑道,“可这梁国公上了岁数,又没什么功劳,不过是蒙受荫庇,承袭了祖宗传下的爵位,日后在朝中恐怕是不能帮老爷什么忙。”

“你可别小看梁国公。他虽没功劳,但到底还是皇上的表舅。”鲍国忠摇头道,“想当年太祖皇帝打江山时,跟在他身边的人多了去了,论功行赏被封爵的还有好几个国公,到了今日,也就剩下梁国府一直子嗣相继、绵延不息。你道这是为何?”

管家哈着腰道:“小的愚笨,实在不知。”

“除了李、周两家互为姻亲之外,还有周家世代的梁国公颇懂得识时务。”鲍国忠看着他,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不然,我怎么会去攀上这门亲事?”

“老爷说得对。”管家反应过来,“当朝这周淑妃便是梁国公之女,听闻颇得皇上宠爱。如今咱们鲍家与周家结为亲家,想来周淑妃也会在皇上耳边,多为老爷美言几句的。”

“光有周淑妃有何用?”鲍国忠嗤笑道,“别忘了,她姓周我姓鲍。更何况,她还有个皇子。”

被他们提及的周淑妃用过晚膳,倚着隐囊在灯烛下看书。

瑞珠从内侍那儿得了消息,过来悄声说道:“娘娘,方才田美人带着补汤去求见皇上,皇上留她在紫宸殿一同用膳了。以前除了娘娘,谁也没在紫宸殿陪皇上用过膳啊。”

周淑妃懒懒的,连眼皮都不曾抬一下,半晌才道:“她失了皇子,皇上心里也过意不去,这点恩惠也算是稍稍弥补一下。再说了,不就是留她用膳么,吃顿饭又不能再为皇上生个皇子。”

“娘娘说得是。”瑞珠闭口不言此事了。

周淑妃放下书,揉了揉额角:“听说今年北方多地干旱,收成不好,永宁、洛安的米价比平时贵了三倍有余,就连京城辉安也受到了影响。皇上命人去陵郡筹集粮食,你有打听到是派谁去吗?”

“听说是大理寺卿鲍国忠。”

“鲍国忠?”周淑妃疑惑道,“怎么派了他去?”

瑞珠道:“这位鲍大人不是和娘娘要成为亲家了吗?皇上派他去,也是信任娘娘。”

“也是,本宫的二弟要娶他的小女儿,两家马上就要成亲家了。”周淑妃蹙了蹙眉,“只是本宫觉得这鲍国忠办事虽是谨慎稳当,但总有些刻意逢迎之感。本宫虽有些不太赞同二弟娶他的女儿,但父亲执意如此,本宫也无话可劝。”

“兴许梁国公是想拉拢他,好稳固娘娘在宫中的地位。”

“本宫贵为淑妃,到底不是皇后。”周淑妃看着灯烛明明灭灭,幽幽地长叹一声,“再怎么得宠,终究也是妃妾身。”

“都怪奴婢笨嘴拙舌,惹娘娘不悦,请娘娘降罪。”瑞珠急匆匆地请罪道。

“这怎么能怪你呢?要怪就怪本宫有命无运,只晚了那么几日,却什么都迟了。”周淑妃剪去多余的烛芯,让灯火燃得更明亮了些。

莫渝在这几日里没被系统分派必须完成的任务,过得甚是滋润,时常带着玉英和檀蕊在猗兰殿的小厨房,变着花样地研究美食做法,小有所成。

而玉英和檀蕊则带着她,差不多将整个皇宫都逛了一圈。

莫渝已经在脑内拟出了好几条逃跑离宫的路线,就等着什么时候实践一下,试试可行性,等到了那天才不会慌乱误事。

李怀璟在那晚之后似乎是忙于处理朝政,连后宫都没进过,更不用说来她这猗兰殿了。

听那忠实履行吃瓜小队队长职务的夏守义说,就只有田美人昨晚带着补汤去紫宸殿求见过,李怀璟许是心疼她新近丧子,留她共进晚膳,关心了几句。

这情况同样有些反常,因为照原本的剧情来看,李怀璟应该会让田美人留宿紫宸殿,说什么盼着她再生一个皇子。

但实际上李怀璟当夜并未临幸田美人。

莫渝想,这可能是因为她穿书对一些事件细节有造成影响,就像那晚李怀璟莫名其妙跑她这里来一样。

不过,李怀璟没再来找莫渝聊天,让她暂时松了口气。

说实话,那晚和李怀璟这么相处下来,虽然什么都没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