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0章 利用机会展示(1 / 2)

加入书签

利用机会展示

这一次的初赛分成了上下两部分来播放,两部分各有几个亮点,晚篱所在的那部分是下集,要第二天才会播放。

但是上集所呈现出来的节目效果已经足以让人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有多么强大了。

也不是没有其他学校的学生找外援,但是效果并不十分让人满意,甚至有两个选手做出来的效果还起了反作用,成了“笑果”一般的存在。

京美的四个学生也在上集里,一个是画油画的大二学妹,因为出身不错,自身的气质修养比其他人要显得更优秀一些。

另一个就是晚篱他们组的小胖子曹源。

别看曹源长得很一般,但是认真的男人有种很独特的魅力,加上曹源所学习的版画本就比较小众,而他自小接受祖辈的熏陶,人家小时候玩泥巴,他小时候玩的是墨斗铅锤。从木料的选择到成品的完成,整个

过程他不假人手,每一处细节都精益求精。特别是晚篱建议的让他父亲和爷爷也出镜,不需要说话,只严格的审视他的作品,从表情和眼神中透露出传统艺术家们对艺术的严苛就行。

那一段祖孙三代同镜头的一分钟短片,让很多人都在感叹老一辈艺术家们的吹毛求疵,也同时赞扬了小胖子曹源不断超越自我的坚韧品性。

基本上可以断定曹源是绝对能够进入决赛的了。而跟他一起的另一个女孩子就弱了很多,估计是太紧张的缘故,上镜之后除了服装妆容让人赞叹了一声,她的表情和眼神都显示出她没有自信。

另外就是雕塑系的一位师兄,不知道是不是太跳脱了,虽然很个性,但是明显有悖于大众普遍的审美观,过于标新立异的结果就是让人觉得他很哗众取宠。

最后那位是书法系的大四学长,人如青竹,一手狂草很吸人眼球,但是学长不善言辞的木讷也让观众有点不喜,觉得他是不是太恃才傲物了些。其实不然,这位学长是单纯的情商比较差,觉得说再多都不如作

品来得实际。

“我最喜欢小胖子,还有那个油画系的小姑娘也很不错。这位师兄字写得我看不懂就算了,一脸的你们都是凡人的表情让我看了就想揍他。”

休息室里看电视的人不少,大部分跟她的看法相差不多,有个别也觉得书法系的那位其实作品是很不错,但是这毕竟是电视节目,不是单纯的书法比赛,没有一点娱乐性的话,恐怕买账的人不多。

这次的艺术比赛并不是那么单纯,既然是在电视上以短片的形式播出,还有参赛者的自我评价,那么肯定要带着点话题性才行,而且这一次的比赛其实也展露了上面想要宣传传统文化的一个思路。接下来的文化工作,肯定是偏向这一方向的。

如何要让普通群众接受传统文化,电视媒体是一个很重要的渠道,而在电视媒体上展现这些文化就十分的重要了。古人除了修行之外,还要修心,修品,他们的作品也体现出了作者的素养,所以晚篱才觉得像小胖这样的,才是上面的人想要看到的。

第二天节目继续,亮点在隔壁燕大雕塑系的学长和华中大学一位擅长行书的学姐以及晚篱的身上。

跟前两者相比,晚篱让人觉得眼前一亮的重点不在于她的画作。她的画是好,但是就像魏洋说的那样,只能称为上品而不能称为精品,因为她缺乏最重要的一点灵气。但是这次比赛晚篱另辟蹊径,她采用了绣画相结合的方法制作了一扇桌面四折小屏风。画的飘逸轻灵跟绣线呈现出的立体相结合,再配合了手工制作的木制的屏风架,显得古色古香的同时又兼具了现代的明快色调。两者相得益彰,一点都不违和。

晚篱参赛的项目其实有点取巧了,她报的是美术,但是结合了刺绣,就显得不那么纯粹,当时参赛的时候,评审组的老师也有点犹豫让不让她通过初赛,最后还是老师们请示了组委会之后才让她通过初赛的。至于能不能进入决赛,说实话,没人有底。

晚篱自己的目的也不在于能得奖,她去参赛就是想要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大众,想要借这个机会看看有没有可能继续研究下去。

这不比得十几二十年后的社会,包容性还不够强,各种传统文化也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更不用说让传统文化结合现代技术进行再次创作了,能做到她这样的,已经是挑战了普罗大众对于刺绣和国画的认知。

晚篱还夹带了私货,在她的短片中,她前后更换了两套衣服,加上她接受一分钟采访时穿的旗袍,整整展示了三套服装。从她最喜欢的齐胸襦裙到制作屏风架时穿的西南民族风格的套裙以及最后的旗袍,三套不同的衣服也呈现了三种不同的气质。

“你还真不愧是学服装设计的,难怪魏洋同意你转去服装系,我看你在这方面的天赋比你画画要强。”

魏云也是看着晚篱长大的,对这个女孩子多变的气质跟灵巧的心思了解最深,但是平时生活中可能是习惯了也不觉得有多特立独行,但是这么一播放出来才发觉,这个出身自农村的乡下小丫头心里的世界,怕是她无论如何都看不尽的广阔。

“老师一直就知道我喜欢的是什么。”晚篱笑眯眯

,她觉得她这辈子最幸运的就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