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章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1 / 2)

加入书签

郑老一边说着,一边端着一杯茶,走到徐天的对面坐下,然后面含微笑的对着徐天说道“扳指我看了,是我喜欢的物件,能跟我说说你对这个扳指的看法吗?”徐天,微微一低头,有些不好意思的对郑老说道“郑老不瞒您说,我只能算是半只脚,踏进了古玩圈,我大学学的就是古文物研究。这也算是我的专业,这只玉扳指是我在古玩市场无意间收到的,根据我的这点知识,我无法判断这只扳指的具体出处,但是这种奇怪的造型是我生平仅见,我觉得这不是一般的玩物!因此我才出此下策,冒昧上门来打扰您,希望您给我解个惑。”“哈哈哈,小友说对了,这不是一般的东西,据我所知,这东西应该出自商朝末期!具体年代我还得做一番研究,但是这东西是大开门的真货!而且存世量极少,极具研究价值,不知你是否愿意出手?”“郑老说笑了,小子无才无德,也不配拥有这种稀世的珍品,拿给您,其实骨子里就是希望您能收下他,在我这里确实是浪费了!”郑老哈哈一笑,抬起杯泯了一口茶,接着对徐天说道“东西我收了,如果按现在的市价上秋拍,估计能拍到500万左右,有钱难买心头好,这东西我喜欢,我给你550万!”徐天心中一喜,这价格与前世的一样,又有500多万进账,也算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小友既然是学古文物研究的,那么以后会经常接触文物,如果将来手里有了什么好东西,也不妨与我联系,我喜欢你的性格,但是记住了,做人别想走捷径,该是啥就是啥!”徐天被郑老说的脸色微红,看见郑老又再次的举起了茶杯,他懂得这是要送客的意思,连忙站起身就想往门外走。“小友,别急着走,你把姓名和银行卡号告诉我,我好打钱,以后我们常联系!”徐天连忙伸手入怀,想要掏出自己的卡号告诉郑老,突然他的手指摸到了,在内衣兜里的一样东西。这才想起来,在古玩市场,他不单单是收了这只玉扳指,同时还买了一只他也看不准的鼻烟壶。于是连同银行卡一起拿了出来。“郑老,我在古玩市场,还同时买了一只鼻烟壶,但是这东西我拿不准,请您也帮我长长眼。”郑老的脸上依旧挂着慈祥的笑容,漫不经心的伸手接过了那只鼻炎壶,入手后只是一眼,郑老突然间猛地站起身,走到自己的书桌前,抓起上面的一副老花镜,端详了半天之后,又从旁边拿出了一只放大镜,仔细地研究了起来!好半天,郑老郑重的放下鼻烟壶,又慢慢的拿下了自己的老花镜,他怔怔的瞅着徐天,说道“你对鼻烟壶了解多少,能说说吗?”徐天心中微微一怔,暗道,这难道是在考验自己吗?于是不急不缓的说道“那我就献丑了。据我所知,鼻烟是明万历九年由意大利传入中国的。鼻烟的原料为经晾晒后的富有油分且香味好的干烟叶制成的。由于鼻烟的盛行,导致盛放鼻烟的容器也大行其道,清朝时期达到了鼎盛!清顺治皇帝因为经常用鼻烟来赏赐王公大臣,以示嘉奖,所以让鼻烟壶也在民间达到了极负盛名的程度!”郑老微微一点头说道“果然是专科出身,功底扎实,不错!那么你对这只鼻烟壶有何见解呢?”徐天微微一点头,接着说道“让郑老见笑了,我学的都是学校里的东西,没有太多的实际经验,这只东西一入手,我就感觉到了他的不同,他的材质非玉非琉璃,也并不是玻璃!在我仔细观测之后,我觉得这应该是一支由天然水晶打磨而成的鼻烟壶,他外面的油漆其实是近代人,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涂抹上去的,应该很好除掉的。我的学识也只能判断到这儿,剩下的希望郑老能给我解惑!”..郑老哈哈一笑,点了点头,又坐到椅子上,不住地端详着手里的鼻烟壶,好久才说道“清朝时期,工业体制薄弱,加工手段有限,所以对于水晶的加工难度很大,这正是一支由水晶通体完整打磨而成的烟壶,不管是从哪个方面说,这都是一只难能可贵的稀世珍品!其实终清一朝,王公贵族们即使家财万贯,也很难弄到两种鼻烟壶,它们的稀缺性极高,甚至可以称得上是鼻烟壶中的极品,它们就是“水上漂”与“一汪水”。据史料记载称,在光绪年间,北方有一位蒙古王爷,此人一生没有其他爱好,唯独喜欢把玩鼻烟壶,家中甚至专门腾出一座房间摆放鼻烟壶,然而最令他爱不释手的鼻烟壶,却是一种能够漂浮在水上的玛瑙鼻烟壶。众所周知,玛瑙是一种特殊的矿石,其比重远远大于水,故此入水即沉。可蒙古王爷的鼻烟壶却不同,它虽然拿在手中感觉沉甸甸的,但是却能在水中漂浮。后经专家研究发现,原来是能工巧匠特意将其制作成了口小肚大的形状,其壶壁也薄如纸张,如此一来便增大了本身的排水量,受到的浮力自然而然的会倍增,故此才会被称为“水上漂”,其原理类似于现代的钢铁轮船。虽然我们能弄清“水上漂”鼻烟壶的原理,并利用现代工艺对其进行复制,但另一种鼻烟壶却始终让现代人望尘莫及,它便是“一汪水”。所谓的“一汪水”,是指鼻烟壶内壁中注满了清水,其透明之态显而易见。可我们都知道,此类由水晶雕刻而成的鼻烟壶,不可能会出现内部凝结液体的状态,故此我们能够推测,“一汪水”鼻烟壶内的水都是人工注入的。可令专家们疑惑的是,目前尚未有人发现鼻烟壶壁上的注水孔,其工艺之高超令人叫绝。而我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