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章:没有选择(1 / 2)

加入书签

韩遂尽管已经决定退军了,但是他在退军的过程之中依然还是保持了相当好的阵势,这可能也是他的一种良好的军事素养的表现吧,当然这一次留下来殿后的并不是韩遂自己了。  对于边章被生擒这事,韩遂其实心中还挺开心的,因为一方面边章的个人水平实在是太有限,特别是带兵打战的能力很差,然而他却还占据了一个重要的职位,现在可好,连着输给项羽几次,然后被抓了,于是韩遂压根就不想去提边章被抓的事情,完全就当它没有发生过,至于你边章的死活他是一点都不关心的。  当然边章可能知道一些叛军内部的军事情报,但是现在也顾不了那么许多了,而且实际上很多最为核心的事情,边章也并不知道,最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韩遂都是这支叛军的实际最高领导者了,而在他看来身边真正能够信得过的人其实并不多。  不管是羌人也好,还是汉人也好,在韩遂看来都只不过是自己手中所掌握的棋子罢了,以前没有造反的时候,他也是曾经想过要当个好官,做出一番利国利民的大事情的,奈何命运莫测难猜,既然没机会做东汉的大忠臣,那么便好好做个东汉的大叛军,人这短短的一生里,终究是要做出点事情来的,才不枉生得七尺男儿之身,特别是当机会到来的时候,那是必须要好好把握住的。  所以即使说韩遂一开始在被羌人北宫伯玉逼迫反叛的时候,是非常不情愿的,但当时北宫伯玉跟他坐下来谈了一夜的心,有的时候最了解自己的未必是自己的父母或者是朋友,反而有可能是你最大的敌人和对手,韩遂在西凉边境地区其实早有些名声,而北宫伯玉领导并发起的这次羌人叛乱,也并非是完全没有任何的准备。  北宫伯玉甚至对于韩遂在洛阳时的一些事情都了如指掌,这不但让韩遂感到惊讶,更是颇为感叹,感叹北宫伯玉为了招募他,也算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随后北宫伯玉耐心的跟韩遂分析时局利弊,说东汉王朝已经是腐朽至极,皇帝昏庸无能,重用宦官,以至于朝局极其混乱,忠义之臣受到迫害,没有机会为国效力,而奸佞小人却活得异常滋润,天下大乱是迟早的事情,尽管之前的黄巾起义失败了,但接下来的起义将会络绎不绝的出现。  与其为这样腐朽衰败的东汉王朝效力,还不如加入他们的叛军,然后凭借着他韩遂的真才实学以及在西凉地区的影响力,与他们羌人一起做一番大事业,不说能够称霸天下吧,至少也能够雄踞一方,若是时机成熟,还真有机会去逐鹿中原。  北宫伯玉尽管口才并不算特别的好,但是奈何他说的话都是很有道理的,基本上都是说到了韩遂的心坎之上,以至于韩遂根本找不到反驳的理由,虽然当时并没有立刻答应北宫伯玉,但是在经过一番心理斗争之后,还是做出了选择,最终加入了羌人叛军,并且还凭借着自己原本在西凉地区的影响力,为这支叛军带去了不少人。  后来边章见到韩遂已经答应加入叛军,北宫伯玉又给边章许诺了许多让他难以拒绝的诱人条件,边章也没有坚持多久就也加入了叛军之中。  本来北宫伯玉和羌人叛军推举韩遂跟边章成为叛军领袖,主要是为了将他们俩当作是傀儡,借助他们的政治影响力来更好的策反西凉地区的汉人,但是最后韩遂所表现出来的政治与军事才能,使得他在统帅的位置上越坐越稳,倒是北宫伯玉自己显得有些被边缘化了。  而且伴随着整个叛军的势力壮大,羌人叛军的数量在其中占比也越来越小,这些都导致了北宫伯玉以及许多羌人叛军都感到不满,北宫伯玉甚至是有些后悔推举韩遂成为叛军统领了。  但是现在木已成舟,北宫伯玉已经拿韩遂没有任何办法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暗地里没有谋划着某些阴谋,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他的这些小动作并没有瞒过韩遂的眼睛。  韩遂知道北宫伯玉以及羌人部众对自己始终存在着一些不满,毕竟有句话说得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很多时候一个民族内部甚至是一个家庭内部的人都会各怀鬼胎,更何况是他们现在这种情况,但韩遂也知道还不是直接跟北宫伯玉翻脸的时候,他现在还需要借助和利用北宫伯玉在羌人之中的影响力,毕竟他才是羌人叛军的最初领导者。  但是韩遂已经开始进行谋划,准备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寻找机会彻底的干掉北宫伯玉,并且完全瓦解掉他背后的羌人势力,最好的办法是同时扶持一些新的羌人代言人,而他现在正是在寻找更加合适的人选。  封锁大散关的部队是最后撤去的,某天夜里这支部队就悄悄的离开了,等到第二天一大早的时候,孙坚再次登上城墙去远眺关外的情况时,却发现对面的情况有些不太对劲。  孙坚立马派出人马出关去看个究竟,发现韩遂的军队已经退去,只留下那些修得还挺不错的防御工事的,很快孙坚就亲自率军出关而来,在看到那些依仗着地形而建的防御工事时,孙坚不禁感叹,幸亏自己没有冲动之下贸然的出关冲阵,否则的话以这样的防御工事强度,自己不知道会付出多大的伤亡代价。  但与此同时,孙坚也感到十分的奇怪,韩遂军为何会突然一夜之间就撤退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很快孙坚就推测可能是张温与董卓的大部队终于支援过来了,逼迫韩遂只得放弃对大散关的围堵,率全军向西凉方向撤退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