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一百六十四:名扬天下(1 / 2)

加入书签

周王心里叫苦,可为了不回去被老爷子削,也为了不回去被骂成无能,用了狠劲最新章节。将那些大商人全都叫过去,不给钱,呆着吧。反正每天只个清水馒头,逼那些大商人拿银钱。要钱还是要命,要钱,慢慢受着吧,我堂堂一位王爷也跟着吃清水馒头,你们也得吃。灾民连清水馒头都没得吃。

沈鹄则利用自己的大才跟在士子中的影响力,深情并茂的把温婉郡主一个10岁的小女孩,卖了全部身家誓要救灾民的忧国忧民,全心为百姓大公无私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江南的文人名士纷纷拜读了他的大作,读了此文章的人都感动得无与伦比。就连闺阁之女也都赞叹誓要效仿温婉郡主,纷纷慷概解囊。

也因为这样,很多学者在自己捐献完以后,听见那些巨商富贾舍不得捐款,纷纷写诗词在那漫骂。你要是一天不捐,我就一天天地写,一天天的骂。那些个商人,谁也不希望自己得个为富不仁的名号。加上周王的蛮横,两个人对着江南富豪上了个文武双全套,那些富商巨贾最后纷纷掏了腰包。有粮食的给粮食,没粮食的给银子。筹集了比他们想象中要多的粮食与银钱,粮食转运到河南去了。银钱,带回京城去。这趟差事,完成得还是比较顺利的。

河南

“王爷,没想到,你一把所查到的秘报给那泰丰行掌柜看。他就吓得屁滚尿流。顺利借到粮食了。现在已经得到消息,救援的粮食十日后就会到,这些粮食节省着用,应该可以撑到朝廷的粮食。王爷你暂时可以松一口气了。”沈涧得了消息。终于缓了口气。

郑王摇头,他是真担心。这得到的粮食也就只能支撑四五日,加上挖的野菜兑着吃,也就只能支撑七八日。如果朝廷能按时将粮食送来还好说。可是朝廷,应该说某些人,哪里会那么容易让他把这趟差事完成啊!

正在这时,外面传了一条让他喜出望外的消息。

“王爷,江南有十万石粮食两日后就可到。”郑王睁大着眼睛,根本就不相信。这怎么可能呢。刚刚还说要十日后才能到。朝廷的办事速度什么时候这么神速了。赶紧出去,问着回信的人。

“王爷吉祥。我是利发商行玉家的伙计。”一个身着青衣的壮汉跪下行礼。看得出来,是个练家子。

“真的有十万担粮食?两日后可到?怎么回事?”郑王可是知道,利发商行里的二老爷嫡女,是赵王的姬妾,还颇为得宠。这些年。没少给老五送银子。老五能这么顺风顺水的,未尝不是跟手头宽裕有巨大关系。谁都知道有银子好办事。

“十万担粮食,千真万确。后日即可到。是我们少东家吩咐,由我们的六少爷亲自送过来。我是得了我们六少爷先行一步给告之王爷,好让王爷做好接收粮食的准备。至于这粮食的来源,是有一番来历。这是贵郡主向我家少东家购买的粮食。捐献给了灾区的。”那伙计口齿伶俐。几句话,就把事情来源去脉说清楚明白。

“啊……究竟是怎么回事。说个清楚明白。”郑王愣了一会。

那伙计把前因后果都说了清楚,郑王再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丫头,不仅把福灵给算计进去了,连这大齐朝最有名的商界奇人都被她算计得到了。好,就该要算计,这几年那孩子真是憋闷坏了。

那伙计躬着窑,恭敬地说着。“我家六少爷正在送粮的船上,如果王爷到时候有什么需要小的东家帮忙的,可与小的六少爷说。”

郑王眼里蹦射出一抹精光,转眼即逝。笑着说道“这份心意本王领了。你告诉他,他的话,本王记住了。”

“是。还有四十万担粮食,会陆续送过来。暂时可缓一时之急。”郑王点头。那伙计下去了。

“王爷,这玉飞扬说这话是要投奔王爷之意了?可是,这是为何?”沈涧有些闹不明白了。玉飞扬可是赵王的死杆啊,要是赵王登基,他们玉家可就出了一位皇妃。

“无非就是赌一个前程了。他把宝押在本王这里了,呵呵,有意思,确实是有意思。那丫头啊,行事还真是让人猜测不透啊。哈哈,用别人的钱,用得怎么就这么舒畅啊。本王还是第一次办了这么一个畅快淋漓的差事。拣了这么大一个便宜的啊!”郑王得知粮食快到,倒也舒缓了很多。

这下,最后的那点担心也没了。因为朝廷的办事速度,有时候,会稍缓和,还有自然阻隔等等。现在有着利发商行的帮助,有了这几十万担粮食,至少也能撑一个来月。他连最后的那点担心都没了。

郑王低下心头,笑着说道“去,张开告示,告诉河南的百姓。温婉郡主捐献全部身家为他们灾民,还把自己的府邸卖了筹集了几十万担粮食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这些粮食后日就可到,让他们不必担心没粮食。让他们知道,朝廷上下众志一诚帮他们度过难关。他们不必担心,过不了这个难关。有着郡主一片慈心跟朝廷,他们不会有事的。”

沈涧错愕,这是要为温婉郡主造势了“可是,京城那里,皇上那边……”

郑王笑着说道“不用担心,这是事实,又不是我胡编乱造的。我这样做,也只是安民心,父皇不会怪罪于我的。至于温婉,父皇疼惜她都来不及,又怎么会怪罪呢。你不用担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