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9章 花城(1 / 2)

加入书签

这个年代,“花城火车站”还是这个城市标杆性的现代化建筑。

落成仅七年的火车站主楼面积达2.6万多平米,广场上挂着一枚巨型电钟,面积达4万多平米。

虽说终究还是比不得京城火车站规模大,可有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是连京城也比不了的。

像这里最时髦的东西,就有当时除了“沪海”之外,全国“唯二”的自动扶梯。

这先进的玩意可没几个人见过,就跟旅游“景点”似的,引得不少外地旅客纷纷驻足留影。

另外,由于“广九直通车”已开通两年,这里出入的还有不少西装革履、衣着时髦的港客。

所以公众设施的服务性能也相对完好。

像车站小卖部就配备了桌椅,供旅客休息。

站内还到处可见供应的免费热水。

至于出了站之后呢,在火车站正面的大广场上,不仅设有“的士”、旅行车、机动车的出租站,还设有各种食品店等。

而且还别看“花城火车站”位于环市西路,彼时仍属郊区,但周边同一时期建成的还有流花宾馆、友谊剧院、东方宾馆。

隔着宽阔的马路,这一栋栋“苏式”建筑在尚未开垦的土地中显得时尚又巍峨。

绿荫掩映的大厦顶上,广告灯箱,一个字能有自家半间房大。

一旦入夜,光怪陆离,烛照云天。

这在当时可是落了个“东方小巴黎”的名头,商业气氛确实远比京城要显眼、繁盛多了。

也让洪衍武这帮从未出过远门的手下,连带“刺儿梅”,这出站的一路上是看得目不转睛,啧啧称叹。

只不过广场上尽管人群熙熙攘攘,笑语声喧,各种车辆穿梭来往,好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但不好的地方是语言上不通。

除了洪衍武好一点,其余人被叽叽喳喳的方言包围,连半句都听不懂。

而且这个城市的治安上和首都一比,也是一个天一个地。

这里心怀叵测的人,一点不比“新乡”那段路上少,好像到处都是捞偏门的。

刚一出站,洪衍武他们就连着赶走了俩贼,还有几个给旅馆拉客的“托儿”。

可就是这样,身后还围着几个贼眉鼠眼、动机不明的人呢。

这些人一个劲地打量他们的行装,那心怀叵测的揍性,让人从心里头恼得慌,烦不胜烦。

恐怕只有洪衍武心知肚明,其实这已经算是不错了。

如今确实还没有到全国盛行“东西南北中,发财来广东”这句顺口溜的时候呢,也没有到务工大潮铺天盖地的年景。

否则,光天化日之下,就能到有人胆敢扑过来明抢的地步!

不用多说,下面该干的事儿就是赶紧找个地儿安营扎寨了。

这不但是因为一路上旅途劳顿,因为身上钱财太多要为安全考虑,也因为天气的缘故。

这里太他妈热了!

洪衍武他们从京城出发的时候,京城已经到了零度了,可花城的白天却还保持在二十度上下。

尽管他们已经把能脱的都给脱了,可里面的绒衣、秋衣总不能扒了吧?

还是热的人直冒汗。

于是乎也甭废话了,旁边食品店里买了几杯速冻橘子水凉快了一下。

洪衍武就带头,领着一行人直扑火车广场对面,耸立在十几棵椰子树后面的“流花宾馆”。

他们兜里不差钱,这使得他们不像大部分人对大宾馆望而却步,还得费力去四处转悠,找便宜旅馆。

进去一问价,拿出介绍信来,直接要了一个十二块的单人间,一个十五块的双人间,还有两个二十块的三人间,就和港客们做邻居去了。

当然,富丽堂皇的大厅,宾客川流不息,服务员殷勤礼貌,也必然让几个没见过市面的小子们又好一阵地犯晕。

很显然,这里的服务行业,已经有点习惯以顾客至上为宗旨了。

而京城却还在想办法怎么才能遏制服务人员和顾客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的问题。

这就形成了一种强烈且巨大的反差对比。

回房之后,大家伙儿先各自洗了个澡,有的人还饶有兴致地尝了尝房间里为港客们放置的“金奖白兰地”。

然后也没吃东西,就各自拉上窗帘,扑在床上闷头补觉了。

这没辙,谁让这几天跟熬鹰似的,大家伙把眼睛都熬蓝了,骨头架子也熬散了,“睡”是第一位的。

这么着,等到集体再醒来之后,已经差不多快下午七点了。

不过“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他们可不是自然醒,几乎全都是饿醒的。

得,找地儿吃饭又成了当务之急。

可谁也没想到,明明宾馆里就有餐厅,洪衍武还偏不去,非让大家扛上两箱酒水跟他离开宾馆去外面吃饭。

而且还特麻烦,由洪衍武亲自火车站广场去交涉,连叫了三辆红色本田出租车,凑齐了一起出发。

跟着在遍地是“五羊自行车”,四处是“骑楼”的城市里七拐八绕了好长的路,最后也只来到了一家外表普普通通,仅能摆下十几张桌子的餐厅。

要说蹊跷就蹊跷在这儿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