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2 I Go Oh No(2 / 2)

加入书签

国大陆的铁路,在犹他州普瑞蒙特瑞竣工。这条铁路的竣工,代表着美国的东西向交通,从以往几个月的危险路程,现在可以在一周内完成,给这个四分五裂的国家经济带来了一场革命。  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和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领导人,齐聚一堂,庆祝铁路的接通。  史丹佛大学创办人利兰史丹佛将一根仪式性的金道钌敲入枕木,将铁轨连了起来。但是在仪式上,及以后的一百多年历史中,从没有人提过修建太平洋铁路一万五千华工的身影。他们占铁路劳工人数90%,在工作时受到公然的歧视,贬低,不许成婚,不许接家眷来美国。而在铁路完成后,遭到公然的遗忘。  想想看,美国历史为印第安人叹息,为黑白不平等探讨,为犹太人翻案,却从来没有一言一语,提到华工当年的辛酸。他们为美国打开了经济繁荣的两洋大门,却被埋骨天涯,连影子都不见了。  除了这些历史,真正让肖恩痛心疾首的就是“I Go Town”和“Oh No Town”的故事。  铁路完工后,这些华工失业,无人理会,他们无家可归,总要想办法活下去。便趁着西部拓荒的挖金热,开始了自己冒险的旅程。不同于西部牛仔的流浪晃荡,华工孜孜矻矻,只想找寻一个安身立命的机会,存下每一分金钱,然后早点返乡娶妻生子。  怎知牛仔们闻讯而来,骑在马上,向空射击,要这些华工滚出他们自己辛苦建起的家园。如果不遵守立即撤离的要求,就地格杀。可怜这些华工,毫无反抗的余地,为了保命,奔逃唯恐不及,怕稍微迟缓,给了牛仔开枪的借口,所以一边往外跑,一边喊着:“I Go! I Go!”这个市镇,就留下了这个名字“I Go Town”。  流离逃亡的这些华工,年岁渐长,在异乡言语不通,拚命工作,只求一分温饱,只想着找到回家乡的路。但是只要辛苦存下一点活命钱,牛仔总是一队一队的闻风而至。一个一个I Go I Go的故事发生后,终于在某一个年月,他们觉得不行,不想再跑了。将口中的“I Go”反抗成“Oh No”的那一霎那,枪声响起,大屠杀血染的小镇,成了“Oh No Town”。没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Oh No Town”,因为全镇的人都被杀光了,一个不留。  “故事听起来很感人,肖恩,可是……”简霍克有点搞不清楚,这和她平时看的电影故事一点都不一样。  “政治正确,简。”肖恩只能祭出自己的忽悠大法。  “仙人掌默默无闻,我们既没有品牌,也没有口碑。即使我们挥舞着大把的钞票,或许有那么一两个大公司遗漏的能吸引大牌导演和明星的大制作,可是,谁又能保证我们的投资就能收的回来?或者损失很少?”  “「搏击俱乐部」,大卫·芬奇加上布拉德皮特,6300万投资,听说还不到 3000万票房,亏得两个制片公司都倒闭了。”  “我并不是不能撑得起一两部电影的失败,可是,简,口碑,口碑很重要。如果仙人掌有了一个赔钱货的名声……”他摊了摊手。  “而这部电影则不同,它即使是一部票房失败的电影,但它有自己的艺术口碑。”  其实,肖恩还有自己的打算,随着华夏入世以及和美利坚贸易协定的签署。从明年开始,每年就会引入不少于 12部好莱坞电影。如果这个华人的电影能顺利在大华夏区域上映,其实票房还是可以保证的。  原本,著名导演胡金铨就已经有了拍摄一部「华工血泪史」这样一部电影的打算。原本他就是拍摄这样一部发生在美利坚西部的华人电影的最好人选。可是,天不遂人愿,1997年,胡金铨在血管手术的手术台上去世,年仅65岁。  后来,吴宇森似乎还接手过这个项目,好像还确定了周润发作为男主角。但是,肖恩看过后来的「太平轮」和「赤壁」,他觉得吴宇森更适合香港那种中西混合的风格,可能会把自己想要表现的华人族群的血泪变成西部牛仔的黑帮枪战。  所以,他想要张一谋,而对于故事本身,芦苇加上「为奴十二年」的编剧约翰·里德利,没有什么保证不了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