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5、第一百六十五章我不忽悠人(1 / 3)

加入书签

不爱忽悠人的顾立春走进了会场。

总场会议室里, 谈场长、史书记、方副场长他们正在小声讨论着问题,看样子他们刚开完会,估计是顺便叫他们来问问。

邓场和朱书记一前一后进去, 有人跟他们打招呼, 领着他们找位置坐下。

至于顾立春和谢宣, 两人年纪最小,职位最低, 那自然是坐在末位。

谈场长和气地对两人笑道:“小顾,小谢, 我们刚开完会, 看到你们送上来的计划书,觉得有些意思, 你们年轻人就是敢想啊, 这不, 就顺便叫你们过来谈一谈,都不要紧张, 放松些。”

史书记也尽力显得和蔼可亲:“老谈说得对, 今天咱们随便聊聊。”

话是这么说, 但谢宣还是不可避免地紧张起来,脊背挺得直直的, 全身僵硬。

而顾立春实际上一点都不紧张, 可是他想让谢宣更紧张,于是表面上就假装很紧张, 坐得比谢宣还直, 手足无措,谢宣果然被他感染得更紧张了。

各位领导各说了几句场面话,开始步入正题。

谈场长先就谢宣的计划书提出了几个疑问:“小谢, 你的计划书写得不错,看得出来下了真功夫,有些问题很有见地。”

史书记看谈场长对谢宣大为夸赞,不由得眉毛一耸,略有些意外。

谢宣更是意外加惊喜,他稳稳心神,故作平静地回答道:“多谢谈场长的鼓励。这份计划,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谈场长和蔼地一笑:“你果然是个谦虚的好同志,你这份计划书,优点很多,不足之处也有不少。比如说,你上面写的要扩建500间猪舍,要进行机械化养猪,你显然没考虑到咱们红河农场的实际情况啊。扩大500间猪舍,需要多少物力、财力和人力?你具体算过吗?机械化养猪不是不行,那又得需要多少财力?咱们的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都不高,养猪却来个机械化,不合常理啊。当然啦,年轻人敢想敢提建议,是好事。”

史书记:“……”他说谈场长怎么夸起他的人了,原来还有个坑在这等着呢。

他心生不悦,清清嗓子说道:“老谈,我倒觉得小谢的计划书没有错,咱们要扩大养猪场,就必须要扩建猪舍,猪舍扩大了,人手就得增加。增加饲养员人数或是实行机械化养殖,必须得选一个。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谈场长笑吟吟地问道:“老史,难道你没看到小顾的计划书?那里面有一个办法,不用扩建猪舍。”

史书记眼风一扫顾立春,淡淡地说道:“小顾这个办法恐怕有路线方面的问题,我持保留意见。”

谈场长将目光转向顾立春:“小顾啊,你的觉悟一向很高,对路线问题和政策问题吃得很透,我觉得你不至于会犯这种错误吧?你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顾立春站了起来,语气诚恳地说道:“各位领导,我写这份计划书,翻阅了不少报纸资料,甚至连以前的很多旧报纸也翻阅了。其中,我找到一份朱领导在1958年3月的讲话,他说,农场除主业外,要进行多种经营,养猪要大力发展,猪身上的猪鬃、肠衣、皮等都可以加工,那时全国各大国营农场刚开始兴建,都贯彻了朱领导的指示,大力发展养猪业。

1959年,上级对国营农场提出了成为出口产品基地的要求。各农场充分领会领导精神,进一步发展畜牧业,此后十来年,畜牧业出口产品大幅增加,而且是以蓄产品和水产品为主。当我接到总场的通知时,我就忍不住一阵激动,原来咱们红河农场的各位领导一直记得上面的指示,也一直没忘记社会主义国营农场的初心和使命。”

谈场长和史书记等人面面相觑。他们能说,他们已经不记得这两个讲话了吗?也不是不记得,仔细想想还是有点印象的。

尤其是史书记,做为农场的党委书记,他怎么能说自己不记得组织的政策,便重重咳了一声,说道:“小顾,你还能找出这么久远的资料认真学习,精神可嘉啊。”

顾立春顺杆往上爬:“我这看书看报的习惯都是进农场后养成的,尤其是朱书记到五场后,我跟着他学习了很多。我们年轻人,没经过战争和革命的洗礼和锤炼,没有前辈们的境界和觉悟,唯有趁着年轻记性好多进行理论学习。”

史书记微微点了下头。

谢宣看着顾立春这滔滔不绝的样子,心里开始急了。可是再急,他也不好抢着发言。

史书记突然话题一转,“小顾,你记得这么多资料,可是怎么还是犯了路线的错误呢?你看看你提出的办法。”

这时候,邓场忍不住插话道:“史书记,我们讨论问题时可以提出疑问,可以争论,最好不要直接说路线这么严重的问题,小顾年纪小,经得事情少,万一吓坏了,以后场里的年轻人谁还提出大胆的想法和建议?”

谈场长也和气地道:“是啊,老史,你不要这么严肃嘛。”

史书记面色更加严肃,不过,他也没有再说什么。倒是黄副书记有些阴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