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信收村名字的由来(1 / 2)
“在下陈丰年,是这信收村的村长。”
陈丰年对着李盛安行了一礼,然后继续说道:
“今天上午我们已经收到了官府的通知,以后您就是咱们信收村的新主子,不知道少爷您现在有什么吩咐或者安排吗?”
“哦,原来是陈村长啊。”
李盛安对着陈丰年笑了笑。
“你先带着我们在这村子里转转吧,顺便和我介绍一下咱们信收村的一些具体信息。”
“好的少爷,请随我来,另外您千万别叫我陈村长,叫我老陈就行。”
陈丰年有些受宠若惊的点了点头,然后连忙带着李盛安一行人,走进了信收村。
村庄的占地面积很大,这一点有点超出了李盛安的预料,毕竟按照他之前在材料里看到的信息,信收村只有一百多户村民,五百多口人,但是整座村庄的实际占地面积,按照老陈的介绍,应该至少在三百亩左右。
当然,这三百亩的土地里,也只有二百亩左右,是属于村民们的,所以走在信收村之中,经常能看到大片大片空闲着的土地。
“对了,盛安兄,之前还有一件事情忘了和你说。”
走在李盛安身旁的李承乾,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连忙开口说道:
“皇上除了把这座信收村送给了你以外,这周围的千亩土地也都一并送给了你,也就是说除去那些村民们拥有的二百亩土地,剩下八百亩左右的土地,完全都是属于你的。”
“啥,上千亩的土地?”
听到李承乾的话,李盛安先是被吓了一跳,可紧接着,一股如同海啸般的狂喜便涌上了他的心头。
上千亩土地,那可是上千亩土地啊,哪个现代人能想得到,自己有一天也可以拥有上千亩的土地,虽然其中有二百亩是属于村民们的,但他也能收税不是。
要知道在主世界的现代社会,李盛安的老爸老妈奋斗了半辈子,几乎把李家的商场开遍了H省的每一座城市,但他们家,也只不过是在省城的旁边,买了一座勉强上千平米的别墅而已。
一个是1000平方米,一个是1000亩。
虽然唐朝时的一亩只有现在的0.81亩大约540平方米,但这也是足足的翻了500多倍呀。
李盛安现在突然可以理解,那些花几块钱买彩票,结果一下中了上亿元头奖的暴发户,在得知自己中奖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了。
简单来说,就是他在走路的时候,都会觉得地球对他的引力少了一大半,只要脚下稍稍用力,那自己随时都能飘得起来。
跟着老陈在信收村里转了十多分钟,飘飘欲仙的李大少爷,终于慢慢清醒了过来。
此时他才注意到,虽然庄子中的家户很多,青壮年也很多,但是大多数村民的房子,看起来却十分破旧,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好像普遍都不怎么好。
“老陈啊,咱们现在已经转了大半个村庄,但是为什么我没有看到几栋新房子呢?
几乎每家每户的房子都是如此的破旧,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好像也并不是很好?”
李盛安有些疑惑地问道,他的眉头也缓缓皱了起来。
“我看咱们信收村应该既不缺乏青壮年劳动力,也不缺乏可以耕种的土地,那为何大家的生活条件却如此之差,难道这庄子里的青壮年,多数都是游手好闲之辈不成?”
“唉,少爷您这可就误会我们了,别的不敢说,但我老陈可以保证,咱们信收村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少,绝对没有任何一个是游手好闲,混吃等死之人。”
看到李盛安的表情有些不悦,陈丰年连忙回答道。
“既然村民们都很勤劳,信收村又不缺人,不缺地,那为什么会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
听了陈丰年的解释,李盛安感到更加疑惑了。
“唉,少爷你有所不知,”
陈丰年叹了一口气,然后继续说道:
“咱们信收村虽然不缺乏用来耕种的土地,但是咱们庄子周围的土地却并不肥沃。
同样是一亩地,我们每年能产出的粮食,相比长安城周围的大多数村庄都要少上1—2成。
再加上信收村,距离长安城有差不多五十里远,甚至最近的官道距离我们都有十几里的路程,大家想要进城去谋个差事,或者把自己家中养殖的家禽卖到城里去都很不方便,这些才是导致咱们信收村很难发展起来,大家的日子很难过好的几个最主要原因。”
“哦,原来是这样。”
听了陈丰年的解释,李盛安点了点头。
刚才,他骑电动车来信收村的时候,都觉得这庄子实在是有些偏僻,更不要说让这些村民们徒步走去长安城了,在这个交通极其不发达的时代,信收村的这种地理位置,的确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整个村庄的发展。
“对了,老陈,为什么这个庄子要叫信收村。”
李盛安又有些好奇地问道:
“这个名字的风格和其他的村庄差别好像有点大呀。”
“哈哈,信收村这个名字听起来确实有些奇怪。”
听到李盛安的这个问题,陈丰年笑了笑。
“我曾经听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