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治疗记录发布(1 / 2)
在仁爱医院住院三天后,王柏松头顶的共生光合绿叶蛋白彻底担负了王柏松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身体供应氧气充足,对王柏松身体的康复也有极大的好处。
能吃能睡的王柏松住院三天后,肺部的炎症彻底消失了。
此时的肺部早已经完全纤维化,没有任何吸收氧气的功能,就像是身体一个毫无作用的组织。
不过这一切对王柏松而言都不重要,只要肺部不癌变,它是否还有功能都不会影响健康。
王柏松还会在仁爱医院住院一个月左右。
这一个月主要是对王柏松身体健康情况的监测,以及完善起源科技论文的第二部分——人类临床实验的全过情况。
王柏松从死神那边回来,等于是再活一次,心境已经十分豁达。
他愿意将仁爱医院当做自己的家,每天早起在院子里锻炼身体,在不用配合医生做检查的时候,就自己看看电视、看看书。
卸下了思想包袱,王柏松的心情非常好,这几天也长胖了不少。
如果要说有些不习惯,就是王柏松每天早上起来都要给自己的头皮浇水,每隔几天就要上一次培养液,而且整个头顶感觉润润的,没有以前头发干爽那么舒适,夜晚或者光线不好的时候,要带特制的植物灯头套。
不过这些不习惯和活着比起来又算什么呢?
王柏松最爱吐槽的一句话就是:“晚上戴头套睡觉总比整天插管用呼吸机舒服吧。”
老人乐观的态度把医护人员给逗乐了。
周潇和张清则没有因为王柏松的康复而轻松下来,两人的团队详细收集整理了王柏松的病例和治所有治疗流程,用了一周时间完成了十分严谨的治疗记录文章。
和论文不同,这篇文章是纯粹的记录类文章,就是记录王柏松入院之后到治疗成功的全过程。
治疗记录类文章比论文更具有实用性而且拥有代表意义,因为记录类文章能够让和王柏松一样的病人知道自己应该接受怎样的治疗才能够康复。
记录文章的最后阶段,已经不是单纯的张清和周潇两个和两个团队的事了。
张清向华熙汇报了王柏松的例子,医院方面高度重视!医院的高层更是拍案叫绝!
这种治疗方式,这种生存质量,已经是创造了医学的历史。
华熙的郑院长在拿到张清教授的汇报材料时激动着说道:“全球所有的科研机构和医院,没有一家能让间质性肺炎晚期的患者再活过来,起源科技的技术我认为获得诺奖都不为过!共生蛋白对人类生存意义重大!”
郑院长决定和周潇面谈,他希望华熙呼吸能够能够引入共生蛋白特色治疗。
华熙也将竭尽全力让该项治疗技术直接进入临床使用,就算是只用于危重患者都是功德无量。
间质性肺炎晚期患者,在不用换肺的情况下,通过新的生物科技技术活了下来,已经是奇迹了!
在生命奇迹面前,再谈什么程序、谈什么治疗方式有副作用等等都特么的是瞎几把谈。
程序重要还是生命重要?
人都要死了,还要程序有屁用。
还有,哪种治疗没有副作用?
是长期服用激素没有副作用还是长期化疗没有副作用?
能够把人救活都不错了,在生和死面前还谈什么副作用?
像王柏松这样的情况,能够有质量的多活一天都是赚,其他的都是毫无意义的论调。
郑院长以极高的礼仪和周潇进行会谈,最后达成以华熙和起源科技共同发布治疗记录的方案。
华熙决定在争取临床治疗资格的同时,将先行把共生蛋白的特色医疗引入医院呼吸内科。
如果有西南最大的医院出面,周潇当然乐意。
如果治疗患者能够达到一定的数量级别,垄断值的超过70%是迟早的事。
至于治疗的费用,华熙医院表示将通过医院合作的救治基金、全国尘肺基金等方式让减少患者的负担。
治疗费用,周潇目前也没有详细的考虑。
共生光合绿叶蛋白菌种的培养和维护技术非常复杂,前期投入也非常巨大。
周潇不完全统计,起源科技在不到半年的时间为了捣鼓共生菌,包括实验室的建设、设备的定制等前前后后花费了上亿元,后面的动物性实验也是花费了上千万。
如果这个时候让患者按照成本承担治疗费用,每例患者上百万的治疗费,可能没有几个能够负担的起。
在华熙拿到临床治疗资格之前,在共生菌真的进入临床之前,谈论价格是不合时宜。
因此,周潇十分慷慨地说道:“前期救助的患者,互助资金不够的,起源科技补贴,价格的事以后再说。”
一切准备就就绪,华熙医院准备在明天一大早以长篇纪实文章的形式同时在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公众号发布《间质性肺炎晚期患者治疗纪实》。
周潇这边放松下来,陈椰那边的日子却一点都不好过。
起源科技拒绝任何媒体的采访又不对李钰的质疑进行任何辩驳,这基本就坐实了实验造假的名头。
李珏教授还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