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六六章 直面冲突(三更)(1 / 2)

加入书签

夏老头觉得自己不能猫屋装傻,叹了口气出去,路过厨房时看到苏美丽在那气咻咻地擦眼泪呢,问道:“秋儿他娘,是把粮食都搬走了、一点儿没留?还是只拿走了细粮?”

夏老头没其他意思。真是单纯地了解情况。因为他清楚他大儿子家粗粮是不缺的。再缺了大德心里没兄弟吧,也不至于那样啊!再说大儿子那么要脸面的人,传出去让爱国饿肚皮,他不怕丢磕碜啊?

可这话此时在苏美丽听来就曲解了:啥意思?我女婿孝顺我家的大米白面都被拿走了还不知足、还不够惨,还得连着粗粮都拿走了,我们没吃没喝了,才叫夏爱华郑三彩不是人呗?嫌弃我骂的狠啦!

苏美丽抹着眼泪在那和面要贴大饼子,根本就不想回答不想说话。夏冬坐在小板凳上帮他娘烧火呢,瞅瞅他娘,望望他爷爷,寻思寻思犹豫了两秒,替苏美丽回答:

“爷爷,不是都拿走了。留了些苞米面啥的,咱家原来有啥,现在就剩啥。就是我大哥、那个开小车来的我大哥,他来咱家拿的大米白面被拿走了。奶奶养的小鸡儿被大嫂给抓走一只,说是夏军儿馋的慌,闹肚子疼,给他补补。爷爷,我一口热汤都没喝着。”

夏老头站在门槛儿那,眼皮耷拉着,等夏冬叙述完,摸了把夏冬的脑袋,就背着手出去了。

夏爱国和夏秋都杵在院子里呢。夏爱国不吭声,夏秋也不知道说啥,不知道的以为爷俩闷着晒太阳呢……

“秋儿啊,去地里喊一声你大伯。就说你奶看病回来了,让他马上来一趟。你瞅准了,他要是忙着呢,就先别说让马上来,就让他晚上下工了,叫上你大伯娘一起来。”

在那之后,夏老头就回屋了。在屋里跟老太太俩一直没出来。

苏美丽喊吃饭了。把桌子支在老太太那屋炕上,以夏木头夏老头的饭量,喝了碗粥就没再添碗。

等到苏美丽刚把炕桌收拾下去,夏大伯、郑三彩以及张巧就进了院儿。从大地回来时。夏大伯真喊了一嗓子夏文,让他去看看他奶奶。老辈儿人都有句顺口溜叫:“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能成为传下来的民谣,大孙子地位可见一斑。

可夏文拒绝了,以要回家哄孩子这么个笨拙的理由搪塞的。再想要说点儿啥拒绝的理由。吱吱呜呜自己也觉得说不下去了。

夏大伯家的几个人,其实都明白夏文为何会打怵去见爷奶。

夏老头可是在老太太还没倒下前找过夏文,说要收拾他。

当时夏老头是在大地边儿上找到的夏文,夏老头没声张,怕让传闻更坐实了丢磕碜,是咬牙切齿地小声含糊说的:

“等干完活的,你给我得说道说道咋回事,老夏家怎么出了你这么个丢人现眼的东西。”

所以现在夏文找那拙劣的借口,夏大伯和郑三彩都没挑破,带着张巧去的。他们还不知道。老太太真正病倒的起因都跟他家分不开。

郑三彩跟她儿子夏文一样,一样打怵见夏爱国和苏美丽。至于老头老太太她倒不怕。

这人啊,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之前夏爱国和苏美丽没回来呢,郑三彩的心理建设特别完备。总不能让李老蔫儿四处宣传这事吧,他那虎了吧唧的,可不怕把他媳妇送进大狱。可他们老夏家的大孙子可不能进去。她老爷们夏爱华的大队书记不能被影响。

可如今真要面对这事啦,她心里是发虚的。唯一一个做错事还不发虚的就是张巧。

张巧觉得,无论是偷着拿粮食还是吃了老太太养的小鸡,那都不赖她。我以上两样儿事儿全是为了你们家姓夏的。你们不哄着我好好过日子就算了。要是因为这两件事埋怨我,我就问问大家伙,难道让夏文那事败露然后被抓走?你们家夏文对不起我,你们老夏家对不起我。

夏大伯进屋就赶紧奔老太太屋里去。路过苏美丽的时候,苏美丽特意冷哼了一声,夏爱国冲苏美丽瞪眼睛。

苏美丽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平时自家爷们真是挺男子汉的,怎么如今碰到事儿了,这么完犊子呢?

人拿你家吃的喝的,你媳妇孩子跟你过的要啥没啥。你大儿子在外地上学都为了家吃不饱饭;你闺女因为家穷借钱的事,以后得看多少年的大白眼;你没看出来她那婆婆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啊!你小儿子在你大哥家饿肚皮……

苏美丽寻思寻思眼圈儿就又红了。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涌向了她。这过的是啥日子啊!老的病了,小的连口热汤面条以后也别想吃了。

她正在那怨天怨地怨所有人呢,张巧撞枪口上了。郑三彩是从一进屋就偷着瞄苏美丽的脸色,夏冬那小破孩儿连声招呼都不打,哼了一声就跑出去了。

郑三彩看到苏美丽那脸色,就猜到了人家这是知道了。也是,那柜子里少了几十斤粮食,换她她也能立马发现。

郑三彩自己赔笑脸不往前凑,可她忘了她那个不省心的儿媳妇。

“老婶,你们啥时候到的啊?京都咋样啊?哎呦,你说再过十天八天的,玲子就要结婚了。我正犯愁送她点儿啥呢。你买啥没啊?我瞅个新鲜,开开眼界……”

郑三彩想要打岔已经来不及了。苏美丽掐着腰瞅着张巧冷笑出声,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