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告状(2 / 3)
还会留下一个智除姜黎的故事,完全是踩着姜黎的尸体成名。
可惜,管叔鲜错误的低估了姜黎的实力,以至于他计划失败,为姜黎所擒。
纵观今日之事,但凡管叔鲜身边多带一个高手,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就算杀不了姜黎,他也不至于被姜黎抓走。
说到底,还是经验不足罢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哪有以身行险的道理?
是故,儿子被擒,固然让西伯侯愤怒,但他却忍住了。让管叔鲜吃点亏,也是好的。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磨难,以及屈辱。在西伯侯看来,管叔鲜被姜黎所擒,就是他人生中的磨难。
倘若这次磨难,能够让管叔鲜成长,那无疑是值得的。
为此,西伯侯没打算立即去救管叔鲜。他要让管叔鲜吃点苦头,好牢牢记住此事,免得以后再犯。等管叔鲜苦头吃够了,再去救他也不迟。
是的,管叔鲜被抓,西伯侯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因为此事在他看来,只是一件小事,想要解决,其实很简单。
只需他亲自往黎国走一趟,就能悄无声息的救回管叔鲜。
姜黎说到底,也只是一中三境的修士而已,以他仙神级别的实力,自然能够悄无声息的从姜黎手中带走一个人。
真正让西伯侯重视的,是吴国的事,姜黎怎么知道的?知道太伯与虞仲让位之事的人很多,可知道两人建立吴国的事,却没有几个。
吴国毕竟地处蛮荒之地,不与中原诸侯接洽,那里的消息,根本传不过来。
得知姜黎知道此事后,西伯侯立即就做出了判断,周国有内鬼,且这个内鬼,必然是宗室之人,否则不会对周国宗室之事了解的那么清楚。
周国的继承制度是立嫡立长,因此打消了很多宗室子弟的野心,避免了因爵位传承而产生的混乱。
像大商的九世之乱,就是因为兄终弟及,父死子继,两种继承制并行闹出来的。周国的嫡长制,很好的规避了这一问题。
但这套制度,在西伯侯父亲那里出了问题。他的父亲是嫡三子,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且还没有死。
因弟弟贤明,所以两个哥哥主动让位给弟弟。听听,这多感人啊。
但贤要如何定义呢?同样是人,同样一个鼻子两个眼睛,我怎么就不贤了?我觉得我也很贤,因此周侯的爵位应该传给我。
至于我不是嫡长子,也不是周侯的子嗣,哪有什么,同样是宗室子弟,因为我是大贤,别人就该发扬风格,效仿太伯与虞仲,主动让位。
不主动,那就帮他主动!
继承制度,就是因为有人坏了规矩,才乱起来的。而姬昌的父亲,嫡三子上位,不管理由多么正当,他乱了继承制度却是事实。
立嫡立长,由他起变成了立贤。
也正是因此,本来没什么野心的周国宗室子弟,渐渐滋生出了野心。
立嫡立长,只有嫡长子有机会,可立贤,那宗室子弟就人人有机会,谁又会觉得自己不贤呢。
自季历起,周国宗室就不一样了,起码没有以前那么安分了。西伯侯早早的立伯邑考为世子,未尝没有安定人心的想法。
可惜,没用。
野心一旦滋生,就很难消失了。
西伯侯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在得知吴国之事被人泄露后,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周国宗室。
他觉得,定是周国宗室中有人与外人勾结,泄露了此事。
至于为何这么做,原因也不难猜测,无非是想通过吴国之事,动摇他这一脉的地位,以便自己上位。
心中有了猜测,西伯侯立即取出龟甲,开始推算起来。可结果,却是什么也没算出来。
西伯侯没觉得意外,他以推算闻名于世,幕后之人既然敢对付他,那肯定早有防备,不会让他轻易的算出来。
“关键还在姜黎的身上,看来,我得想办法见他一面。只要从他的口中得知,是谁告诉他的这些消息,那通过这点蛛丝马迹,就能查到幕后之人是谁。”
西伯侯沉思许久,把宗室中有能力的人,全都在脑海中过了一遍,也没看出谁有威胁他的能力。
最后,他只能把目光放在姜黎的身上,现有的信息显示,此人就是突破口。
心中一动,西伯侯又用龟甲算起了姜黎,可卦象的结果却显示,此人平平无奇,乃常人也。
这结果肯定不对,常人怎么可能单手擒下管叔鲜。定是有人出手为姜黎遮掩了天机,这才算不出有用的消息。
西伯侯越看,越觉得姜黎有问题,是以他渐渐忍不住,想要亲自见一见姜黎了。
反正也要救管叔鲜,不如趁此机会与他见上一面,顺便问问,吴国的消息他是从哪里了解的。
心中这样想着,西伯侯就要动身前往坠星域,可就是这时,他面前的虚空突然发生变化,丝丝缕缕的游龙之气浮现。
“姬昌,许久不见了。”
一面相威严,衣服绣龙的中年男子,悄无声息的出现在西伯侯面前。
“龙兄怎么有空来我这里?”
见到来人,西伯侯心中一惊,不动声色的问道。
来人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