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一十三章 恩断义绝(1 / 3)

加入书签

应天府,江宁县。

宋家老宅,宾客如云。

自都中传来消息,先帝驾崩,传大位于武王,本已惊掉世人下巴。

而原锦衣卫指挥使,大乾一等冠军侯贾琮,为武王失散民间多年的独子,更是震惊的举国失声。

这等连话本戏曲中都不多见的传奇故事,着实让寻常百姓同过年般喜逐颜开,已经讨论了大半个月了,热度依旧不减。

而前大司空、一手抚育贾琮长大成年的天下高德大儒松禅公宋岩,便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自消息传来那一日,位于江宁县的宋家老宅门槛几乎都被访客踏破。

宾客车马骡轿挤满了宋家门前原本静谧的街道,而宋家仪厅内,也快要挤不下那么多来客了……

前内阁首辅、旧党魁首葛致诚,已经眼半瞎耳半聋,今日也来了。

除此之外,还有前内阁次辅、旧党巨擘陈西延,携孙陈墨,内阁阁臣、旧党巨擘孙敬轩携孙孙胜亦来了。

又有宋岩好友李儒、曹永二人,携孙李和、曹辉前来。

还有江南九大家石家家主石公寿、梁家家主梁正平、褚家家主褚东明等大人物,皆至。

而除了这些在野大贤外,江南总督唐延、江南巡抚诸葛泰,竟也来此拜访。

一时间,整个江南最有权势,也最具影响力的大人物,几乎都汇聚在了宋府的仪厅内。

宋岩长子宋先、次子宋元、三子宋崇并长孙宋华,帮助老迈的宋岩待客。

宋岩真的老了,满面的老年斑,眼帘似也越来越重,寻常都不睁开,只到了说话时候,才缓缓睁开,看一眼,说几句,复又垂下。

葛致诚自恃资历最高,最先开口,他含混不清的说道:“松禅公啊,让新党这样折腾下去不行啊。你瞧瞧,你听听,江南遍地哀嚎,如同鬼蜮。莫说秀才,就是多少举子和致仕老臣,都几无果腹之食,无庇寒之屋哇!新党横征暴敛,追杀迫害,民不聊生,不能这样下去了……”

陈西延、孙敬轩等旧党核心大佬们也纷纷点头附和,他们原本就是江南大乡绅大豪族的代言人。

在他们秉政之时,那些乡绅豪族根本不必交税纳粮,只要家中供养出一个举人,就能庇佑家族数十年。

虽然国法规定,一个举子的优免田为一千二百亩。

但到了举子地位,已经能和县太爷称兄道弟,只要不做的太过,根本无人监管。

自可广收田地,广纳仆婢。

家族中虽无一人从事生产,然从上至下皆能富足享乐。

然新法一出,曾经举子可收献无数优免田的好事一去不复返,一个举子的优免田不过数百亩。

这里的数百亩,是真正卡死的数百亩,绝非挂着羊头卖狗肉。

如此一来,虽依旧能保证举人饿不死,冻不着,还能读书,但再想向以前那般,却是再也不能。

也就难怪葛致诚等人言新党暴政了……

只是这话,却让新党大员江南总督唐延和江南巡抚诸葛泰颇为不满。

唐延工于心计,口才却不是很好,便以目示诸葛泰。

诸葛泰缓缓开口道:“江南遍地哀嚎,如同鬼蜮?本官实不知此言从何谈起?”

不等被群起攻之,诸葛泰就紧接着道:“新法之前,虽举人可受投献田地。可大乾立国百年,江南美田早已被各省豪绅巨阀瓜分殆尽。多少新科举子,身份虽贵,却根本无人投献田地,使其饱受饥寒。”

譬如当年的贾雨村,虽是举子,莫说进京赶考的盘缠,连寻日里的一日三餐都难对付,只能靠给人书写度日。

便是由于此因。

诸葛泰声量渐高,道:“自新法革除旧弊以来,豪绅巨阀不愿为土地交税纳粮,不得不将名下大量土地散出,反倒使得江南大量读书人受益。就巡抚衙门所计,数以千计的举人,得以获得田地供给,让他们可以继续读书,不复饥寒之忧。

杜少陵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此方为儒家仁人之心!

只顾几家几姓豪绅巨阀之利,而无友善天下士子百姓之心者,国贼也!!

安敢惑乱人心?”

对于这些政争之手下败将,诸葛泰自忖新党已经够宽宏大量了。

他们甚至没追杀到死,斩尽杀绝,还让他们在江南繁华之地优养晚年。

然而这些老贼竟然还想翻盘,真是不知死活!!

听见素以沉稳低调著称的江南巡抚忽然撕破脸皮破口大骂,旧党诸人无不面色大变。

眼见气氛愈炙,连宋先等人都皱起眉头,不悦的看着诸葛泰,似想逐客。

一直闭目不言的宋岩却忽然睁开眼,看着诸葛泰缓缓道:“元宫,莫要焦躁。”

此言一出,反倒让旧党诸人的面色愈发难看。

而诸葛泰则起身一礼道:“松禅公当面,是下官放肆了。”

宋岩面色淡然,微微摇了摇头,而后对葛致诚道:“都到了这个地步了,还要怎样呢?”

葛致诚太老了,气都有些喘不均匀,见他不济事,陈西延接口道:“松禅公,今时已非往日了。如今新皇登基,合该废黜暴政了。新皇还为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