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285:我的人也有人敢动?白饭鱼(2 / 4)
家帮(代指本地派)、东莞帮、潮州帮。
贺东、周溪年、颜成坤等人开始崛起。
高要心想港岛虽然只是弹丸之地,不过因为靠近广府,这边的权力斗争也是波澜壮阔啊。
不过,这些都要雨打风吹去了。
当年这些矢志要改变国家的少年已经垂垂老朽,而他们所期待的东方巨龙很快就要一统。
港岛已经没有资格再介入政治,这边最大的作用就是作为东西方交界的中心点。
以后是莫谈国事只搞钱。
“一切都过去了,周医生。”
高要举杯,他笑着说道:“而今迈步从头越,向钱看。”
无论周溪年口中这些大佬有多威水,但是已经过去了。
就好像颜成坤明明是当时潮州帮中的
为什么?日陷的时候,他有做过华人代表。
无论是被迫还是心甘情愿,这家族上都有了污点。
那3年中,有许多顶尖大佬都因为这儿被迫退居二线,不再过问时事。
否则哪里能轮到如高要这帮后生仔出头?
而高要为什么愿意重新接纳颜成坤进入潮州帮?无非是因为这家伙根本不能影响到自己的地位,而且还能以示团结。
“是啊。”
周溪年说道:“高会长说的好啊,还是得向前看。”
他没听懂。
高某人的意思是向钱看,以后的港岛将真正成为金钱至上的世界。
钱就是影响力,就是权力,就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
民意如火,只要一盘水浇下去就灭了。
随着电话通机,等电话公司大肆登报宣布其相关的优惠政策后,民间的舆论渐渐便已弱化。
高要趁机让律师团跟电话公司宣布和解,他为此付出的诉讼费是15万…
15万啊…
所以说一般人哪里打的起官司?
所以才有各路商会出现,其主要目的就是用最低的成本来调解民间的纷争的嘛。
不过高要收获的却是10%的电话公司的股份,以及一个董事的位置,然后他采购的相应设备将按照市场价格卖给电话公司扩张。
算下来倒也没亏。
春风得意的高某人正在带仁爱堂的一应董事视察上李屋邨的工程。
工程进度比预想中的拖延了些许日子,不过考虑到这是
有些许拖延也是难免的事情。
h型建筑,6层,每层62户。
每间房净面积约2.2x2.8(7x9英呎),房间背对背,中间有气孔相通,以助空气流通。
在两翼中间是公用的厕所和冲凉房,每翼的一端是储藏室。
两翼中间是10米(35英呎)的空地距离。
至于这走廊,后面自然会成为住户的厨房。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自港岛开埠至今,在鬼佬的推手下,这边向来寸地寸金,其贵莫名。
虽然这公屋的净面积看起来就这么点大,而且要容纳5口之家,似乎很是拥挤。
但是历来华民所居者多小如蜗舍、密若蜂房。
关键再小的房子也月必费十余金,所以一屋中多的常有七八家,少的二三家。
严格意义上来讲,其实这公屋的面积在港岛这边非常的常见。
所以如周溪年之流都习以为常,甚至还大加赞赏。
“好,好,可遮风挡雨。”
周溪年见的多走的多,经历的更多,是真正的见多识广之人,他感慨说道:“这要放以前是仁政啊。”
众人与有荣焉,虽然是蜗居,但是这公屋比之寮屋可靠谱太多了。
至于无有窗户也无卫生间之事,相比有屋容身,那简直就不值一提。
“共勉。”
一直以来,港府从来都没有为本地华人提供免费教育、医疗、房屋及老弱贫苦救济等社会福利或社会服务。
各种社会救济与扶助,只能由民间组织自行张罗筹措。
如此才有东华三院与保良局等民间慈善组织出现,其核心问题正是港府缺少为普通民众提供医疗服务的担当,不理弱势群体的死活,任其自生自灭。
所谓发财立品,对于高某人而言,这上李屋邨只不过是开始罢了。
他希望做的是从自己开始,发动华人中的名流踊跃加入公屋营造一事当中。
有屋居住,如此才能让港人愿意长久留在本港,否则他们仍然会成为流动性移民,那又谈何建设、发展港岛?
高要说道:“接下来还要辛苦大家仔细分辨租户。”
在接下来,这才是大阵仗。
高要可不希望自己搞的公益被有心之人巧取,他要帮助的是真正有需要之人。
“当得,当得。”
众人连连点头:“既然是仁爱堂的一份子,此事义不容辞。”
“诸位。”
高要说道:“这只是
上李屋邨的这一栋h型大厦对于高要来说是实验品,他需要借此观察入住状况,以及获取样本,而后从中改良。
如果问题不大的话,数月后,才会正式进行
他有勃勃雄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