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敲打和器重(2 / 3)
调离宁夏巡抚任之前,把手头上的差事做好。
谢迁道:“杨应宁倒是很有意思,之前在陕西做过学政,管理过马政,更早的时候做过陕西的巡按御史,对西北边政算知悉但绝谈不上精通。去年宁夏边政出了那么大的乱子,陛下竟都没把他拿下来,还给他机会立功……他这是想投桃报李吗?”
李东阳问道:“于乔你是说,他感念张秉宽的提携之恩?”
“呵呵。”谢迁笑着摇摇头,“不好说。”
“杨应宁到底是靠资历起来的,任宁夏巡抚也非一蹴而就,若不靠他,也不能指望王德华、陆劝卿站在我们的立场上。”刘健说着,把一份早就准备好的奏疏,从一摞奏疏最上面拿出来,“明日早朝,把这件事跟陛下提一提。”
谢迁拿过来一看:“女真人又有动向?”
李东阳甚至不用看内容,就知道里面说的是什么,显然他之前也留意过。
在王守仁被调去大同之后,甚至连辽东巡抚陆完也被调回京城,辽东巡抚变成传统文臣出身的王宪之后,辽东女真算是获得了喘息之机,一连串想“收复失地”,很多被安置在辽南等处的女真人,也都在暗中迁徙,跟大明之前安置政策作对。
甚至在抚顺等地,发生了小规模的暴动。
虽然事不太大,却被刘健认为可以借题发挥。
刘健道:“也该让杨应宁知晓,不是只有张秉宽才能调动西北将官之职,让他去奴儿干都司行治军之事,既是为了拨乱反正,也是给他个历练的机会。”
奴儿干都司是张周提议重设的,所管理的就是建州、海西女真等。
杨一清如今最风光的时候,肯定在等着皇帝和张周将他调到更重要的位置上,诸如替代秦纮为三边总制,或者是调去宣府当巡抚,甚至是加官进爵有机会当上六部侍郎调回京城等等。
若是把杨一清调去辽东,对杨一清心理自然是一种磨练,这算是内阁对杨一清的一种敲打。
谢迁笑着问道:“陛下能同意?张秉宽,应该能看出我们的用意吧?”
李东阳道:“此时提及将杨应宁调往辽东,陛下应该不会反对,既然辽东平女真之事乃陛下所定的策略,现在已生变乱,派个有功之臣前去厎定,也乃合情合理。张秉宽跟杨应宁之间似乎本就没太多往来,他这时候出面反对,却正好落人口实,料想张秉宽不会这么贸然去反对的。”
李东阳老谋深算。
把杨一清从宁夏巡抚调去辽东,明摆着就是给杨一清下马威,却还让张周甚至是皇帝无话可说。
“挺好,挺好。”
谢迁似乎听明白了,还在那笑着感慨。
就好像是耍阴谋诡计一般,让谢迁觉得心情舒畅,谢迁道:“以前张秉宽在暗处,我们在明面上,有时要猜他怎么拆招应招。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转而在暗,感觉灵活多变多了。”
李东阳和刘健同时白了谢迁一眼。
好似在说。
以为陷入暗处,也就是陷入被动,是什么好事呢?
以前我们可以主动出手,把张秉宽给压住,但事都没成,现在让张秉宽趁势崛起,反倒让我们处处陷入到掣肘,甚至要被他牵着鼻子走,就这样还值得庆幸?
李东阳道:“明日早朝,上奏时要注意口吻,这事还是由于乔你来提,进退也算是有个准备。”
由谢迁去当提议之人,李东阳和刘健先隔岸观火,利用谢迁口舌上的便利,算是给传统文臣进退的维度,若皇帝对此事反对意见强烈,也算是留有后路。
“明白。”谢迁知道,自己就是个干苦差事的,也不反对,反正内阁的分工一向如此。
……
……
刘健三人的计划既定,他们并不会过分去强调要暗中实施。
为了这件事能保证合法合理,他们首先要在辽东的上奏中拟定票拟,建议皇帝把杨一清调去辽东,如此一来在来日早朝之前,这件事其实已为司礼监所知。
李荣在跟朱祐樘奏禀之后,朱祐樘似乎也没觉得如何,李荣看出来这是内阁恩威并施收拢杨一清的手段,也不好在皇帝面前揭破。
趁着当晚去跟张周会面,谈有关朱晖等勋臣案子时,李荣也就把事明确跟张周说了。
张周府上的书房内。
李荣坐在一旁,看着张周在写写画画,李荣甚至都不好意思上去看看张周纸上写的是什么。
“李公公是担心,杨应宁离开宁夏之后,鞑靼人卷土重来?”张周好似是不明就里一般,问出个让李荣很无语的问题。
李荣尴尬道:“先生,您就不担心这位刚崛起的能臣,跟您就貌合神离了?这以后,应该是平草原时可仰仗之人吧?”
你提拔起来的,什么花马池、石沟城的功劳,还是你提前算出来,白送给他的。
把人培养起来,现在说甩手就甩手?
张周道:“同是为朝廷当差,分什么彼此呢?我反倒觉得,内阁的提议有其合理性,若让我来挑选去辽东平女真的人选,在新建伯之外,也的确是难找到能人。”
李荣苦笑道:“区区女真而已,何至于如此担心?反倒是朝鲜人,容易尾大不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