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6章 内廷的交易(2 / 3)

加入书签

,偏偏这时候太子还失踪了,让他焦头烂额的。

一旦有什么事放到朝堂上去说,就会感觉到那些大臣都在针对他和张周,还不如把人召到内廷来做个小圈子会议,事圆满解决就不用再去争论。

在这种事上,林瀚、马文升和张懋都不会随便发言。

哪怕他们有资格来进言和举荐人员了,但他们还是要按照一定的规矩,那就是由内阁去挑大梁……除非这会张周也在,让张周去发话,张周不在的话他们宁可做好尚书执行层的工作,把决策和顾问的权限交给内阁。

刘健道:“陛下,之前户部尚书已有推举,吏部历年考核,以右都御史佀钟接替周尚书最为合适。”

刘健说完,先观察了一下皇帝的反应,见皇帝没什么表示之后,再推选出另外一职位的人选,“刑部尚书,当首推刑部左侍郎屠勋。”

佀钟接替周经,是之前就商量好的。

而屠勋则是被临时推出来的,还是因为左都御史闵珪在跟张周的争斗中被降罪,勒令致仕。

左都御史没法接替白昂,那就以本部左侍郎来接替,听起来也是合理的。

“嗯。”朱祐樘听完两个人选之后,只是淡漠点头,随即道,“资历尚且不足。”

刘健问道:“陛下说的是哪位?”

“两位都是。”朱祐樘言之凿凿,“屠勋接替左侍郎尚不到一年,佀钟就算有治理大同军饷的经验,也始终未有大作为,晋升户部尚书之后所面临诸多的财政之事,朕并不看好。”

这下让刘健等内阁三人很是被动。

他们这算是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挑选出“合适”的人,本来是作为接替人选的,放到廷推上,也会是“众望所归”,结果内廷会议直接就被皇帝给否认了。

如果再想找出比他们还合适的人……刘健感觉到不太现实。

除非皇帝打算破格往上提拔,那就牵扯到党派的问题,有破格提拔资格的人,要么跟张周过从甚密,要么……至少也是个中立派。

朱祐樘突然岔开话题道:“吏部左侍郎的人选,也一直没定下来,此事你们有何看法?”

这次由李东阳道:“应由右侍郎韩文升任。”

“不好。”朱祐樘道,“朕想调翰林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的程敏政回京,为吏部左侍郎,诸位可有何异议?”

直接定人选了。

程敏政……回朝当吏部左侍郎……虽然之前程敏政一直都在翰林院、詹事府和礼部的体系内混,可要晋升个左侍郎也并不过分,到底程敏政论资历和学识,还有在朝中的威望,都是够的……

就是他的政治倾向成分不够纯正,以至于没人把他当回事。

朱祐樘见在场几人一时不答,再问道:“难道他资历不够吗?”

李东阳先打量过刘健,见刘健没表示,这才道:“程学士资历是够的。”

话虽如此。

但因为吏部左侍郎作为六部侍郎中,地位最显的,也被作为六部尚书的储备职位,之前传统文臣是想把此职位交给没有晋升礼部尚书的傅瀚。

现在突然杀出个程敏政……

论资历,程敏政不输给傅瀚,但书让程敏政没有人家那么根正苗红呢?

如果傅瀚不能迁为吏部左侍郎的话,那就尴尬了,六部尚书暂时没空位给他,难道让他当刑部、户部、工部尚书?还是让他当左都御史?

如此一来,以傅瀚六十六岁的年纪,怕在朝中熬不了几年。

若想当尚书,只能往南京发展了。

“那就好。”朱祐樘道,“程敏政为礼部右侍郎时间已久,晋升左侍郎也在情理之中,至于左都御史,朕之前也思量过,认为廷议上所推荐的南京刑部尚书戴珊为合适。”

戴珊为南京刑部尚书,这几年也活动过人脉,因为他在谳狱体系半辈子,如今白昂和闵珪二人都退了,戴珊就算是直接迁京城来当北刑部尚书也不是不可,让他当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算是皇帝“投桃报李”。

你们同意让程敏政回朝当吏部左侍郎,那朕就同意让戴珊当左都御史,对等交换。

“至于南京刑部尚书,就让屠勋去吧。”朱祐樘又补充了一句。

如此算是把刑部尚书这个职位的“

听起来也合理。

既然屠勋当刑部尚书资历还不够,那就先去南京先当着,以后怎么安排另说……如果屠勋走了,那接下来你们无论推举谁,在资历上都值得商榷,那刑部尚书的位子究竟给谁,就有说法了。

朱祐樘道:“如今秉宽为南京兵部尚书,参赞军务,朕暂时不会调他回京。所谓一时,大概便是今年吧。朕觉得有必要跟你们提一句。”

刘健几人心中又有些别扭。

这似乎是给他们打预防针,为避免让他们多想,皇帝这么操作是为给张周晋升北六部尚书做准备,所以就告诉他们,就算张周以后要当尚书,也不是现在,所以刑部尚书和户部尚书,还是要以如今朝中之人来担当。

刘健叹道:“若闵珪致仕、屠勋调南京刑部尚书,在刑部尚书的位子上,将会很难找出接替人选。”

朱祐樘突然道:“大理寺卿王轼,在大理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