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忠孝难以两全(1 / 4)
朝议。
皇帝当着大臣们的面,将拔擢王鏊为翰林学士的事公布,并且在朝上特旨批了杨廷和、杨廷仪兄弟二人回四川新都探望父母。
王鏊和杨廷和二人作为当事人,都在朝堂上,二人也是亲耳听到了皇帝寄予厚望的言辞。
杨廷和更是亲自出来领命。
“……朕先前已问过阁部、吏部、礼部等,他人对你的风评很高,朕已决定等你回朝之后,擢升你为翰林学士,不过在这之前伱一定要修好《大明会典》,先前刘阁老还跟朕举荐,说是在修《会典》时,你功劳甚多……”
杨廷和在弘治中后期开始崛起,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在修《大明会典》上的功绩,很多部分都是由杨廷和个人所完成,旁人来修撰总会出现一些偏差。
除了考证之外,更多是对于大明法典的理解。
他的能力也是逐渐得到朝野上下肯定的,也因为他的胸怀坦荡,虽然在嘉靖初年他大权在握,但没有令大明因继统支脉的变化而发生大的变乱,朝廷平稳渡过嘉靖初期的过渡期,他在历史上的功绩就值得肯定。
……
……
朝议结束。
很多人过去恭喜王鏊,王鏊一年两升,风头直逼全盛时期的程敏政。
但他的晋升,也属于正常的升迁,就在于翰林学士出缺,本来就该以侍读学士或侍讲学士增补,此番王鏊只说是晋升为翰林学士,皇帝将翰林院事交给他,至于詹事府和诰敕等事,皇帝没明说,大概回头还要详细说明。
如果只有一名翰林学士的话,以王鏊为掌院学士,那基本上这些差事都由他所负责。
王鏊一跃成为大明翰林体系中仅次于内阁三人的存在。
压力……
瞬间让他感觉有点喘不上气。
程敏政前车之鉴,他作为“局外人”也做到了旁观者清,也明白程敏政是被人冤枉,更晓得背后的利害关系。
所以当别人来给他恭贺时,他主动过去跟几位阁老尚书交流。
“济之算是熬出头了呀。”谢迁当着很多人的面,就好像是口无遮拦一般说道,“咱馆内的人,跟旁人为官不同,经常六年、九年秩满,职位动都不动,更莫说是能多为朝廷做事。以后跟翰林院沟通之事,济之也要多给点面子。”
“哈哈哈……”旁边的人只当是玩笑话,很多人都在报以灰心的笑容。
王鏊则恭谨道:“于乔你言笑了,以后自会通力配合。在下所为之事,多是东宫进讲,平时经筵日讲等事也不敢荒驰。”
他的意思,你们这些管朝廷大事的,我就不跟你们掺和了。
我的眼界就在给皇帝和太子讲学这方面,尤其是太子那边,所以你们也别把我当成竞争对手打压就好。
他上来这是示弱。
屠滽道:“目前济之仍旧是詹事府少詹事,不如詹事之职位,应该由谁来担当?”
这个问题很直接。
即便谢迁能言善道,此时也不好去接话。
詹事府负责太子的教导,理论上应该把詹事府也一并交给王鏊才对,可皇帝只让王鏊为掌院学士,至于詹事府少詹事的职位也可能很快就会卸任,虽然现在詹事府的事仍旧是由王鏊来代理,但谁来替代王鏊,或者说有没有人来替代……都是问题。
“不是还有介夫吗?”李东阳提醒了一句。
众一起出宫的大臣这才想起来,今天还有个主角,是要回乡省亲四个月,回来就就要晋升为翰林学士的杨廷和。
皇帝对杨廷和似乎也非常欣赏,着重还提到了修《大明会典》的功绩,如果说杨廷和也当了翰林学士,必定要有其差事,众大臣也会想,皇帝之所以没有安排詹事府詹事的职位,很可能也是等杨廷和回来之后,把此差事交给他。
“介夫,陛下是为成全你的孝义礼法,以后大明也要靠你了。”李东阳回头对杨廷和道。
杨廷和在一群阁老、尚书和翰林学士面前,则显得很谦卑,只是拱拱手,没再说什么。
……
……
杨廷和要回乡省亲了。
他没有在人前表达过任何对此事的看法,一直到出宫后,李东阳有意靠近他这边,把他给叫住。
“介夫,你对于回乡之事,如何看?”李东阳道。
在内阁的分工上,谢迁负责去安抚翰林院的人,至于安抚杨廷和则落到李东阳肩膀上。
杨廷和恭谨道:“在下能回乡省亲,探望尊堂并能奉养于前,心中感念陛下恩德,定不负皇恩。”
不管杨廷和心里是有多郁闷,他嘴上当然要说,我很想回家去照顾老爹老娘。
也是没办法的事,这年头对于官员孝义的品质是非常在意的,杨廷和多年没曾回去探望双亲,再加上这次弟弟杨廷仪也中了进士,皇帝特批四个月的假期让他回去,他心里觉得是被人给坑了,但还是要耐着性子表达回乡的迫切。
李东阳道:“你官职不动,也是衣锦还乡,待你回京师后,修撰《会典》仍有你一份。至于翰林学士,也会替你争取来。”
现在李东阳也不敢确定皇帝具体的用意,他跟杨廷和说这些,主要是为了示好,
↑返回顶部↑